以研促教,以“磨”兴教

招财郎

<p class="ql-block">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的新生、蓬勃,让人们也不甘落后,新平县第一教育集团六年级语文组按学校计划,在春伊始,开展了以问题为中心的“两课三反思”校本研修活动,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研究能力,促进教学经验的推广,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 <p class="ql-block">  课例中,磨课老师为体现集体备课意识,依然选择两人共同合作完成一篇课文。张琪、郎艳老师合作完成第8课《匆匆》的第一二课时。张琪老师带着“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和会正确书写文中生字词”的目标,从读词、句、篇中感悟情感,课堂上书声琅琅,师生朗读声中情感释放,听课老师们无不陶醉的;郎艳老师带着“通过读第一、四自然段,感受作者所表达的内心感受和体会一连串问句的表达方式的好处”的教学目标,聚焦第一、四段,品读文本,学生从读中悟,悟中读,读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唐明昌、徐美华老师合作完成第10课古诗两首:《马诗》《石灰吟》。两个老师紧抓学习古诗的主旋律:正字音、准节奏、会诗意、悟诗情,以读促悟,似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书声琅琅的课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认真书写的老师、孩子们</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正在激烈讨论的孩子们</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认真听课的老师们</b></p> <p class="ql-block">  都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例展示后,我们在三小校区展开了课例研讨活动,活动主要有两项议程:一、执教老师说课并反思;二、语文组老师点评。点评时,评课老师找到亮点,发现不足并直言不讳,共同探讨当下最合适的教学方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研讨活动后,执教的老师们认真总结教研课例的得与失,并调整教学活动,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span></p> <p class="ql-block">  研讨活动结束后,新平县第一教育集团语文教研员杨慧老师对语文课堂提出几点建议:1.语文课堂中“以读促悟”的主旋律不能丢;2.要落实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不能流于形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平县第一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兼六年级联系领导杨建红老师也提出希望:教学一定要本着提高课堂效率的理念,落实好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有“一课一得”的收获。</span></p> <p class="ql-block">  一篇课文,一磨一反思,一反思又一磨,再反思,教师们收获满满,或感叹一种教学方法的新奇,或反思一些教学方法阻碍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可否舍去?真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对教学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p> <p class="ql-block">审稿:杨建红</p><p class="ql-block">编稿:郎艳</p>

老师

反思

课例

课堂

教学

新平县

教学方法

活动

研讨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