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凝聚力的根源

岭南家谱文化馆

<p class="ql-block">在19世纪以前的传统社会,中国家族文化是长盛不衰的。19世纪末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都对家族文化进行了空前强烈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家族重新活跃起来,祭祖扫墓,续修家谱,以至兴修祠堂,时至今日仍方兴未艾。自97年来,笔者参加了若干次宗族会议及主编族谱,完全感受了宗族凝聚力的重要性。以下就简单探讨一下凝聚力的根源在于什么?同时笔者也得出一个论证:历代热心宗族公益事业的人士,往往他们子孙后代都是很优秀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族综合族(实)力是衡量一个家族在当地具有权威和威望的标杆,一个家族的兴旺与衰落,都有着其必然的主导原因和深刻的经验教训。尽管时代变了,但是每个家族成员都有承担起兴旺一个家族的义务,延续一个家族的血脉,传承一个家族优秀品质的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一些传统文化基础深厚,家教,家风传承良好的地方,很多家族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依然存在,并没有受到多少经济观念和个人利益的冲击,而且正是这种持续保持着的传统家族凝聚力,依然让其成员保持着旺盛的精神力量,不断的为整个家族增光添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相对于很多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家族成员的传统思想观念,个人的追求意志与家族大家庭的整体利益产生冲突或不和,导致整个家族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受到了冲击与削弱。一些家族成员开始脱离或不再严守先辈传下来的各种道德规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无论一个家族曾经和现在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不管家族成员过去和现在获得了什么样的成就,都不应该成为破坏或远离整个家族的理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人获得的最大成就,都是代表着整个家族的最高荣耀,而并非只是自己小家庭的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族成员长期分离。这让过去那种所有家族成员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相处环境受到了制约,天南地北的外出上学或工作,常年不回老家或迁居等,都是对家族亲情感和向心力的一种削弱和破坏,特别是家族人数较少的更容易受到冲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缺乏德高望重的长者。</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制约和影响整个家族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得以传承和继续发扬光大的核心。长期受到家族文化熏陶和继承的长者缺失,是造成整个家族越来越失去人心和亲情向心力的关键,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盘散沙的衰败局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失去了亲情的凝聚力。</b><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前,五服之内是一家,家族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彼此帮助,把带动和发展整个家族成员共同前进当成了一种责任;现在,即使是三服之内,成员之间不仅不够团结,有的还会互相嫉妒,甚至不断的做着伤害彼此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互相之间爱炫耀攀比。</b><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心的背离,是一个家族失去旺盛力的最大发展障碍。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人把最追求金钱当做了唯一和永远的目标,成员之间逐渐出现的互相炫耀攀比,不仅深深地伤害了曾经的感情,也在潜意识里树起了心灵的藩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多单打独斗只顾自己。</b><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很多人的首要利益满足目标,只要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与满足,就会毫不顾忌家族成员的需要与感受,一心一意的只为自己和小家庭的目标而活着。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对家族的整体凝聚力与荣誉感不再具有责任与担当,只想着小家庭而忘记了大家族的整体利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些人自私狭隘者的直接表现。从过去大家普遍穷的时候的齐心协力的帮助,到现在大家普遍都好的人为互相挤兑,打压。很多情况下,即使一个家族出了个强人,也很不愿意带着其他家族成员一起发展,恣意享受着被其他成员仰慕的心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不断淡化着的认同感。</b><span style="font-size:20px;">伴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每个人的追求与奋斗目标的不同,在难以得到家族力量的帮助下,逐渐失去了对家族概念的认同感。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人心丧失可能会成为逐渐失去家族概念的最大原因,家族一词将会被更多的年轻人淡化或遗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去,家族中如果谁家有个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其他家庭成员往往都是全部出动,主动的前去帮忙。现在,因为很多家族成员居于天南地北,别说有事帮忙,很多年不回老家的人连自家人的媳妇和孩子都不认识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一个家族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逐渐减弱和完全失去以后,不得不说是一种家族成员的无奈与悲哀。失去了大家庭的护佑与帮助,不但使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生分隔阂,也会使下一代人逐渐失去精神家园的寄托和亲情乡情的归属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家族凝聚力其实非常的重要。如果一个家族凝聚力好的话,那么他们培养出来的小孩也是懂得怎么样去在一个团体里面经营好自己的角色,怎么样去凝聚整个团体,所以他们更加的懂得去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也更加懂得团体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你的家族凝聚力很弱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其实都并没有说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是各自去解决的,所以你们其实并不懂得去携手解决一个问题。所以彼此之间更加处于的一种状态是相互独立。还有就是当大家都不懂得去站在彼此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之间其实都有非常深的矛盾,所以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都不会有什么来往,很有可能当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更多的是吵架矛盾,而不是快乐的瞬间。所以当你家族凝聚力很弱的时候,那么其实你会发现大家不聚在一起的时候会更加开心,反而是聚在一起的时候有更多的矛盾。但是往往家庭凝聚力比较强的家族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大家都是住在一起的,但他们住在一起的时候会更加的开心,他们懂得怎么样去维护自己的家庭关系,也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所以他们会更加的有凝聚力,他们面临的困难也会是携手共进的,所以他们会更加的强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家族文化是当代家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素材。在20世纪遭到政治的、社会舆论的强烈批判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社会伦理衰破不堪,然而新的社会人伦规范远远没有完善地建立起来,人际关系处于某种失常状态,可能会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家族历来钟情于人伦建设,对于重建伦理体系有重要价值,而家风建设则对重建伦理体系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