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给全国各地喊了2年加油,突然就轮到自己了。”这应该是18日以来,许多福州市民由衷的感慨。庆幸的是,在福州这片土地上,一样有勇敢的人挺身而出尽力保护着一方民众,今天我们带您走进这波疫情中微小却坚挺的一座镇级卫生院——仓山镇卫生院,讲述它在这6天里的故事。 </p><p> 仓山镇卫生院是全区最小的卫生院,全院总计39名职工,在编人员18人。仓山镇卫生院也是一所先进的卫生院,它获评过2017年市级“巾帼文明岗”,卫生院的带头人林美琴院长更是2013-2014年度省“三八红旗手”。这所规模最小、人员最少的基层卫生院在这一轮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挑起了不轻的担子:一是要负责全镇60078人的2轮核酸检测,二是要负责一处374床位隔离酒店的相关工作,三是派出了2名医护人员星夜驰援泉州,至今尚未归队。</p><p> 林美琴院长是一名有着21年党龄的老党员,“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从始至终,我每一次分配任务的时候,听到的回复永远都是‘马上到’、‘我可以坚持’‘没有问题’”,“能够带领这样的队伍我十分荣幸,正是他们的支持,让我们完成了原来难以想象的工作任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泉州有疫 星夜驰援</p><p><br></p> <p> 3月16日凌晨,在大家还在熟睡之际,驰援泉州的号角吹响,仓山镇卫生院的蔡旭莹、黄文莲主动要求前往疫区迅速收拾行装,义无反顾奔赴泉州晋江永和镇上宅村参与抗疫,主要参与隔离区核酸检测工作,轮换上阵,不下火线。以“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不谈困难、不谈风险、不畏牺牲、不设终点”为行动指南,用无畏的勇气、无私的奉献全身心投入到当地抗疫一线工作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民核酸 全员上阵</p> <p> 19日凌晨起至24日,仓山镇卫生院在仓山镇党委的指挥下,34名医技人员不分专业奔赴全镇12个检测点,6天6夜,全体医护人员拼命坚持、不下一线,硬是完成了全镇6万多人两轮的核酸检测任务。以拥有11000多位居民的仓山镇双湖社区的采样点为例,带队的林剑波医生作为保障双湖点采样点正常运行的系统的“大白总管”,包揽了采集设置、医疗废弃物收集、采样医护人员安排等所有他能够参与的工作。</p><p> “不到万不得已就绝不寻求帮助,总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开。”同事们钦佩道。</p><p> “什么?林医生居然还是临聘人员?”同事们惊讶道。 </p><p> 在他这种担当奉献的精神影响下,双湖检测点一直保持着全镇最高效的采集记录,单日最高采集量近7000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入封控 和衣而眠</p> <p> 先农村封控区里有两只“大白”,他们从19日起,每天步行上门给封控区内的69位居民做核酸检测,上采样点为管控区260位居民做核酸检测,隔离衣一穿就是大半天。他们叫刘杰龙、刘文军,是仓山镇卫生院里两名普通的医护人员,其中刘文军是“编外工”,刘杰龙更是结束婚假主动申请逆行驰援,他们一头扎进了先农村的封控区域,毅然挑起了最危险的逆行任务,已经告别家人在封控区内坚守了5天,并将继续坚持到疫情结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酒店隔离 服务密接</p> <p> 3月20日起,仓山镇卫生院副院长黄凌带领卫生院的郑思佳、郑思怡、刘晴、程素萍、吴洋入驻了世纪金源大酒店,带着共计12名各地征调的医务人员全盘负责了这里所有374张床位的隔离酒店的检测相关工作,为密接人员采集核酸、测量体温,培训酒店工作人员等工作,核酸日采量近400人次,不惧危险、不辞辛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巾帼有泪 战疫无畏</p> <p> 仓山镇卫生院39名职工中女性占了35位,是名副其实的“娘子军”。</p><p> “责任很大,压力很大” 林美琴院长说道,“院里最年轻的几个小姑娘爱哭鼻子,头两天压力太大了会哭,被个别市民训斥了也会哭,做得不够好被市里的专家批评了也会抹眼泪,可是还没怎么安慰,她们又擦干眼泪,自己给自己打气:‘没事了没事了,明天继续’,真是太可爱了。”</p><p> “支持很大,动力也很大”林美琴院长说道,“首先,仓山镇镇党委从疫情之初就反应迅速,尤其是思路很清晰,从点位布置、人员调配、物资供应、后勤保障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最大的支持”,“我的同事们也时不时被前来接种的市民朋友们感谢,陆续接到不少热心企业、个人的‘投喂’,都温暖着我们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