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是诗人王维描绘的一幅山水花鸟图。驾车停在泻水岩村,站在省道线路旁,面朝东北方向,你会惊叹,眼前所悬挂的正是王维笔下的那幅画。(本文字来源于英山人民政府网,下同。图片本人拍摄) 山显绿色,静止的绿,浓墨重泼的绿;水呈条状,纯粹的清透,舒展绵长的波纹。三五处楼阁,青石黛瓦;两三支山脉,纵深凹凸。碧空如洗,白云悠悠,大自然的美完完整整收纳在这张平面图中,我赶紧将手机横置,咔嚓一响,一张屏保图片便诞生了。 前不久,从朋友圈得知,此处建成了水帘洞风景区。初听这名,便联想起《西游记》里美猴王孙悟空的老根据地花果山,“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好一处世外桃园,好一处逍遥福地。 百闻不如一见,趁着周末,我便邀约好友,驾车奔赴。从城区往百丈河方向,八九公里的路程,便到达了目的地。 远观截取一幅美图,不虚此行的快意激发了近赏的急切之心,一条崭新的水泥路,转几道弯,便将我们安全送达。只见百余米高的悬崖如斧劈刀削一般,上书三个飘逸的大字——水帘洞。一幕水帘高挂其间,飞流直下,有的落入潭底,哗哗作响,有的撞击在岩石之上,炸裂成万千颗小水珠,继而形成一层雾气,飘然而起。 在水帘的后方,两孔石洞,内部相连,从左侧一孔进入,高度在三余米,三四十平方的面积。试想,身为美猴王,位列正上方,在众星捧月般的拥戴之下享受着帝王将相般的惬意生活,喝着美酒,看着美景,那份悠哉,可不就是一个神仙了吗! 我们一行,一会儿洞内,一会儿洞外,上小桥,转楼阁,兴高采烈地来回跑动,脸、手等裸露的肌肤上触碰到的是丝丝清凉,极度舒适。 沿着瀑布右侧的步游道,向山顶进发,曲径盘绕,景随步移。一米长、半步宽的石板台阶,随着山势而变化,时而呈现“S”形,时而又呈“Z”字形,错落有致。一侧依靠着山体,另一侧安置有水泥仿木护栏,攀援其间,可以借力栏杆,亦可以借力坡面上的一株花,一丛草,一棵灌木,一段古藤。不经意间,还会有意外收获,一树红亮的四月籽,密密匝匝,掩映在密林之间,摘一捧,尝一口,鲜美多汁,一股童年的甘甜味儿就流入心底。 初到夏天的五月,万物明媚。阳光经过细密枝叶的滤镜,生成一柱柱金线条,洒在我们身上,格外暖和。从景区示意图上看,这里分布有仙女池、大老鹰、天池、烽火台、猴子洞等诸多景点,强力吸引游客不断攀登,去一饱眼福,到达山腰时,一条横向的栈道伸展在眼前,气喘吁吁的我们终于走得轻松些了。 大老鹰原来是块巨石,形似一只匍匐的雄鹰,神似居高远瞻,护佑一方山水。老鹰石的右侧建有一栋楼阁,两层结构,下一层设计为玻璃观景台,上一层的休息台则散发着独特的古色古香。观景台底部完全悬空,透亮的玻璃平面,目光朝下看,数百米的高度,立马就能感到一阵眩晕,让我不得不撤身回退。 再上层楼,倚栏远眺。几层山峦高低起伏,横看像一浪追赶一浪的水花,纵看又像打着一个个褶皱,层层推进。绿田在外侧环绕,一条小河斗折蛇行的穿过,河道的两岸是一派依山伴田、背山向水、前耕后牧的田园风光,一幕地地道道的农家烟火。 一声呼喊惊扰了观景的雅致,尽管恋恋不舍,还是得跟着身边的游人继续往前走,但很快,我又一次感觉自己如临仙境。细品眼前的景象,水帘洞、花果山、天门寺、石刻仙翁,这些景点元素不都蕴含仙气吗?居高楼,把酒临风,物我两忘不正是仙人的境界?青山秀水,奇石清风,万物皆有灵,岂非仙境之地?水帘洞,真乃一处人间仙境。<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