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速叠杯也称飞叠杯,史塔克。于1980年左右起源于美国。2001年正式制定了规则,2007年传入中国。传入中国后,迅速在社会上风靡。现全球大约有3万多个学校已经把速叠杯作为一项体育竞技活动。( 其中大约为台湾,美国等地区)。其基本规则为:按一定规则将12个杯子堆成不同的金字塔状。</p> <p class="ql-block"> 为了培养学生们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五常市第二实验小学三年四班开展玩转手中“速叠杯”活动,让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提高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多方面兴趣爱好。</p> <p class="ql-block"> 速叠杯是一项比赛手速、挑战时间、挑战自己的新兴手部运动,在叠杯的过程中,比拼更快速度,不断变强,突破极限,这正是速叠杯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速叠杯和纸杯还是有一定差别的。</p><p class="ql-block"> 速叠杯与纸杯的最大不同点就是速叠杯比纸杯大,学习底部中央有一个直径约为二厘米的孔, 底部内部有三个小方块,它们看起来就像一台坦克上的炮筒上的炮孔一样。这些与众不同的设计是速叠杯与纸杯最大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这些奇妙的设计主要的作用就是通气了。比如说,当甲杯和乙杯重叠时,甲杯的底部和乙杯的底部之间会有约一厘米的间距。这个间距虽然看起来小,但是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如果拿纸杯当速叠杯玩的话,哪怕一个再优秀的选手,也会无可奈何的。因为当两个纸杯扣在一块的时候,空气迅速挤压出去,而想把它们再拿出来的时候,内部就形成了一个较为真空的环境,像章鱼一样,紧紧的吸在海底。只有两只手拿才能拿出来。</p> <p class="ql-block"> 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想要玩好速叠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的练习。</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双手在高速状态的配合下,飞快的不断叠杯和收杯,整套动作下来,手臂、手腕和手指,都需要大幅度到小幅度的不断运动,追求速度的同时,却要做到精确无误地上叠和下收,非常直接地锻炼了双手的灵活性,双手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对我来说,也很大程度锻炼了身体左右均衡发育和小脑的平衡能力。</p> <p class="ql-block">🙋我平时耐心缺乏,但是练习速叠杯,我的耐心好像能提高一点,加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锻炼我手的灵巧度,和我的反应能力</p> <p class="ql-block">通过玩速叠杯,我悟出了这样两个道理。</p><p class="ql-block">第一个是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注重基本。如果只图快的话,那么就像盖大楼而不打地基,随时有可能轰的一声倒塌,十分危险。现实中也有许多人在工作,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只图快,不图稳。最后贪多嚼不烂,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得到。比如我,在之前做作业的时候,只想着快点做完,好能多玩一会儿。结果做完后,却发现错误连篇,自己都看不清,又被妈妈臭骂一顿。重新返工,又耗了一大堆时间。结果玩也没玩好,学也没学好。</p><p class="ql-block">第二个速叠杯有点远,但是也很有道理。那就是木桶原理</p><p class="ql-block">这个是我在闲暇之余时回忆起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木桶,他能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它最长的那个木板,而是看它最短的那一个木板有多矮。最长的那个木瓜再高,水也只会从最短的那个木板里漏。</p><p class="ql-block">通过学这次速叠杯,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真是受益匪浅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