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夫妇云游黄山

健康长寿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华十大名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极顶我为峰。”耄耋之年难登顶,但愿“云游”还我梦。 迎客松,伸开双臂,恭迎天下。 黄山地质公园入口,天蓝云白,古寺幽静,远山雄奇,从此处徒步登山 玉屏景区古称文殊院,是黄山的中心景区之一。这里几乎集黄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黄山绝佳处之称。以玉屏楼为中心,包括莲花、天都两大主峰。雄山怪石、奇松险壑、摩崖古刻、云海烟云构成景区景观的主体。此处可观迎客松、送客松、松鼠跳天都、孔雀戏莲花、姜太公钓鱼、仙人飘海、犀牛望月等景观。玉屏景区是黄山绝胜处,有俗语云:“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 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右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龄至少已有1300年,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 “送客松”,黄山十大名松之一。送客松高4.8米,树龄约450年,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枝叶侧伸好像作揖送客,与名扬世界的黄山迎客松遥遥相对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玉屏楼送客松边上是观赏卧佛的最佳位置,只见玉屏卧佛头朝莲花峰,脚朝耕云峰,左右有象、狮二石镇守,头顶有金龟侍候,卧姿安详,形态逼真。 天都峰被誉为“黄山第一险峰”,高达1810米,直冲云霄,为黄山三大峰中最险峻者。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所以被命名为天都峰。峰上有“鲫鱼背”、“海豹爬天都”、“天都石室”“舞松”“琉璃松”等景点。古有“不到天都峰,枉来一场空。” 天都峰位于玉屏峰南,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之处,海拔1830米,古诗赞曰: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莲花峰,位于黄山风景区中部,玉屏峰西南,东对天都峰。海拔1864米,是黄山风景区第一高峰。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放,故名。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攀爬上莲花峰。他在日记上是写道: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div><br></div><div>黄山百步云梯位于莲花峰北麓,登莲花峰必经之地。是黄山在1934年开发旅游的初期修建的经典游览步道上,最为险峻、壮观的一段。<br></div> 莲花峰,是黄山风景区境内第一高峰,为36大峰之首,海拔1864.8米。位于登山步道玉屏楼到鳌鱼峰之间。莲花峰登峰盘道5里,相对高度110米。 鳌鱼峰是位于玉屏至北海途中的一座小山峰,峰以形名,海拔1780米,是黄山奇景之一。景观有鳌鱼洞、鳌鱼峰、大块文章。 “海心亭”就是天海景区的中心。向南,可观鳌鱼、莲花。向北,可望光明顶。周围地势比较平坦,游客途径此地,大多会选择休息片刻。 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41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br>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1955年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日落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 “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光明顶为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观日出、云海最佳点之一。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 炼丹峰,紧连光明顶,海拔1827米。轩辕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曾在黄山炼丹,最后羽化仙去,是黄山名字的来由,也是黄山文化遗产的原点。 狮子峰 ,酪似一只伏卧的雄狮,故名。它头西尾东,狮头昂向丹霞峰、铁线潭的上空;清凉台处是狮子的腰部;曙光亭处是狮子的尾巴;狮子张嘴的地方是原庙宇狮林精舍。附近有宝塔、麒麟等奇松和薄团、凤凰 等古柏,又有四季喷涌的天眼泉和古木参天的万松林。古木葱郁,秀色可餐,“雄狮”伏卧万松之巅,更是灵 秀雄奇。今人有诗写道“曾经万亿年,常卧翠微巅。渴饮南山雨,饥吞北海烟。风雷吼四面,日月绕双肩。 背负文殊座,雄威震大千”。 清凉台又名“法合石”,位于狮子峰腰。 曙光亭处是狮子的尾巴 排云亭位于黄山风景区西海门,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为一长形风景亭,花岗岩条石结构,石根楣刻有“排云亭”,这里视野开阔,是观赏黄山巧石奇景的最佳地点。因为西海时有云雾在山谷中升腾翻滚,扑至石亭前却又消散,故名“排云亭”。 西海大峡谷集险峻、幽奇、秀美于一身,立足峡谷环顾四周,即能感受壁立千仞、万壑峥嵘的磅礴气势,又可欣赏群峰竞秀、奇松巧石之诗情画意。 黄山始信峰在黄山北海散花坞东,凸起于绝壑之上,为36小峰之一,海拔1683米。这里巧石争艳,奇松林立,三面临空,悬崖千丈,云蒸霞蔚,风姿独秀。相传,明代黄习远自云谷寺游至此峰,如入画境,似幻而真,方信黄山风景奇绝,并题名“始信”。后渐名传遐迩。登峰环顾,确有“妙不可言,说也弗信;岂有此理,到者方知”之感。“始信”之名,千载叫绝。峰腰西侧有密集参天的大松树沿坡丛生,苍劲多姿,奇态万状,故俗称:“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此峰与东南一峰中隔丈许,古时曾断木为桥,游人手扶“接引松”而渡。如今已建石桥,名为“渡仙桥”,接引松依然挺立在桥畔。 佛光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物理现象,其本质是太阳自观赏者的身后,将人影投射到观赏者面前的云彩之上,云彩中的细小冰晶与水滴形成独特的圆圈形彩虹,人影正在其中。“佛光一般形成与雨后初晴的早上和阴雨过后放晴的傍晚,如果你此时是在一个孤立的最高点,那么你看到这种景象的机会会大得多。 黄山云海佛光奇观 <p class="ql-block">揭开黄山佛光之谜视频</p> 黄山石笋峰,位于黄山始信峰风景区,与卧云峰相对。近观音峰。海拔1683米,在黄山群峰中排名第17。<br><br> 白鹅峰位于黄山东南部,石门峰与乌泥岭之间,是黄山东海与北海的分界线,为36小峰之一,海拔1768米。<br>峰上一石突出云天,状似白鹅头上的红包,故名 黄山翡翠谷 黄山十大名松<br>  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于是,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国宝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位于前山玉屏楼宾馆门前广场 送客松高4.8米,树龄约450年,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枝叶侧伸好像作揖送客,与名扬世界的黄山迎客松遥遥相对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盼客松,高8.2米,树龄约400年,位于天都新道,海拔1680米。古松粗壮挺拔,巨臂前伸,姿态很像迎客松,盼望游客的到来。 黑虎松位于黄山风景区始信峰景区。黄山黑虎松位于始信峰步道、白鹅岭索道上站进站口步道、白鹅岭步道与北海宾馆过来的4条游步道交叉口位置 去始信峰过接引桥之后,桥头左边挨着花岗岩的松树就是明代命名的十大名松之一,接引松。桥头崖壁之上就是始信峰极顶。始信峰三面临空,悬崖百丈,与相邻的卧云峰也有丈宽的深涧,古人倒树为桥,恰好桥头松树,有一枝杈一直伸到深涧这边来,游客雅士,去始信峰赏景弹琴,都需要扶松枝走过木桥,所以把其称之为“接引松”。<br><br>接引松树龄已经逾500年,现在接引松的接引枝也已经枯死,但松树整体还郁郁葱葱,长势良好。<br> 蒲团松,位于玉屏索道山站去玉屏楼方向步道50米处。 探海松,位于黄山始信峰探海松观景平台,前方的山峰为石笋峰。 竖琴松和蘑菇亭 始信峰看日出最佳位置 黄山卧龙松,位于始信峰边上的卧云峰山顶悬崖靠近探海松观景台一侧,在探海松上面 孔雀松,头高尾长,振翅欲飞,非常形象,是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黄山名松之一。<div>孔雀松,位于白鹅岭山凹口到白鹅山庄步道右侧 。<br></div> 团结松,位于黄山北海宾馆到西海饭店的步道坝下,长得高大挺拔,生机勃勃。是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54棵黄山珍稀植物之一。 黄山大王松,位于贡阳山北麓,北海、西海和北海中路交叉口。树冠面积达100平米。大王松也是黄山北海景区一个重要的地标。 凤凰松:其干低矮,平分二杈,一枝昂然斜伸,宛若凤凰引颈;一枝平展四射,恰似凤凰开屏。 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十大怪石,以形和奇之美凌驾于五岳之上,可谓千姿百态,不同的角度观看同一块怪石景色绝然不一致,有时像人、有时似物、更有形状如鸟兽,正可谓远近高低各不同,黄山的山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的怪石在黄山四绝的另两绝黄山云海和黄山奇松的配合下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停的冲击游客的感观! 飞来石,位于黄山光明顶平天矼西端的一块平坦岩石上,为自然风化生成。<br>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上。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 “猴子观海”。到过黄山的人莫不为惟妙惟肖的石猴所陶醉。石猴永远是谋杀菲林的主角。猴子观海在黄山民间也叫猴子望太平。因为石猴面朝的黄山东海方向,阡陌纵横,山下就是太平县。那猴子为什么要那么深情地凝望望太平呢?与黄山其他的怪石不一样,只要大家细细端详,会发现他总有一种忧郁的神情在。那么,这石猴,蹲立在黄山之巅,千年万年,在守望什么,他忧郁地望向苍茫的黄山东海是为了等待谁的回眸呢? 十八罗汉朝南海,位于北海景区 仙人指路,位于云谷寺至白鹅岭登道 蓬莱三岛,位于玉屏景区 金鸡叫天门,位于天都峰 莲花峰观日出 丹霞峰西赏日落 <p class="ql-block">刘新宽无人机航拍黄山(视频)</p> 2022年3月28日<div>83岁十81岁老夫妇云游黄山已成。</div><div>黄山风景照片来源网络。</div><div>头像摄于2022年3月和1992年5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