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从电话、手机发展到现在的微信,教师可以随时可以和家长联系,与之前一学期见一次面相比较而言,我们现在和家长的联系更加方便,更加容易。不过我觉得,家长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在校学习状态,但是老师不一定了解学生的在家状况。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愿意深入学生家里,跟家长和孩子面对面交流。过去,我步行去过学校附近几百米的学生家,也骑自行车、摩托车去过离学校三四公里的学生家,今天的这次家访,怕是最远的了,远到吓人一跳!</p><p class="ql-block"> 下午放学,得知有个女孩子坐不上公交了,我想,天黑的快,女孩子不安全,临时起意决定送送她,顺便家访一下,了解一下家庭情况。女孩的哥哥一直在学校门口等着妹妹,是个忠实的守护者呢!我让他们坐我车,告诉他们要送一下,两个娃娃激动的手足无措。由于祁连路封路,我绕过上亿商贸城崎岖不平的石子路,经过航天公园,在铧尖乡路口红绿灯向南行进。因为前年家访去过几个回族学生家里,对这条路还有印象,只是当初的石子路如今变成宽阔的柏油马路了,平平整整,延伸到远处。夕阳的余晖正在悄悄落下,我一边跟两个孩子聊天,一边努力回忆方位。在孩子们的指引下,我从向南的这条路转向了东面,一条我从来没有走过的路,还好有他们做伴,否则此时这条路上人烟稀少,周围都是大型厂房,此时是下班时间,悄无声息的,连亮光都没有,还是很紧张的。此时,已超过我前年去过的地方了,孩子们说还有两三公里就到家了。我说,我以为刚才路过的回族同学家已经离学校四五公里了,就够远的啦,你们比他们还要远,上学真是太不容易了!孩子们说,他们早晨6:30起床,家长开车或者骑电动车送到铧尖乡路口,再坐公交去学校,才能按时到校。中午一来一回只够紧紧张张吃一顿饭的,根本没有休息时间!说话间,又过了差不多三公里,再转向南,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前方的路了,我感觉是上了去往东洞镇的路上了,在路东边的一个牛羊交易市场进去,就看到一个村子,家家户户的羊圈跃然眼前。对面有一辆灰色小轿车在窄窄的水泥路上正要出去,孩子们激动的喊“老师,老师,那是我爸爸的车!”我连忙远光示意他们停一下车,我刚停稳,孩子们就不约而同下车奔向他家的车,而对方车上下来了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学生,我对他说,问问你的爸爸,我能不能去你家家访?男孩说,那是他叔叔,他们正准备接弟弟妹妹去呢,我可以去他们家。我停车的时候,两个小孩子已经放下书包,从门里探出头来,笑着看我,一个中等个子的维吾尔族汉子一边打电话,一边向我走来,这是孩子们的家长没错了。简单打过招呼后,我被他们让进屋里。这是一排向阳的平房,一进门是客厅,地上铺着干净的地板革,红色耀眼的花朵图案,让我一下子想起了维吾尔族漂亮的羊毛地毯。沙发茶几电视柜,家具整齐洁净,一看就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女主人操持着。得知孩子妈妈着急的骑电动车接孩子去了,我赶紧让孩子爸爸给打电话让回来。了解了一下家庭情况,孩子上学情况,学习情况,他们原来在就近的农村学校上学,撤点并校后,我们学校是离他们家最近的,三个孩子能同时在一所学校上学,这是最佳选择。(像这样情况相近的学生在我们学校为数不少,我们班粗略统计有8个学生家离学校三公里以上)想着孩子们每天克服困难坚持按时上学实属不易,又是少数民族家庭,父母也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再没什么多的要求,再说了,路途不熟,我也害怕自己迷路,还是早一点返回吧!孩子爸爸一再挽留等孩子妈妈回来做饭吃了再走,就在我起身出门时,孩子妈妈急急忙忙回来了,是个大眼睛的漂亮妈妈呢,人很客气,简单的嘱咐了几句后,我赶紧回家。他们送到门口,看着我开车离开。一会儿,我来到市场门口,发现大门已经锁上了,旁边有一家人,我请他们开门,男主人出来说,他没有钥匙,向南不远处另外有个门,可以绕过去。我正准备上车,发现孩子的爸爸和哥哥骑着电动车来了,告诉我从南门出去,原来他们怕我出不去,也赶忙赶来给我指路来了,我心里挺感动的,多么善良敦厚的一家人。</p><p class="ql-block"> 回来的路上,我只见到了两辆车。周围黑漆漆的,我特意看了一下路码表,从学生家到学校门口竟然有九公里!难以想象,在我们这个城市学校,竟然还有这么多孩子上学的路这么遥远!那些在学校门口小区里住的孩子分分钟就能到校,是多么幸福!</p><p class="ql-block"> 此时,城市的夜灯火通明,我心里也敞亮了,放松了一些。赶紧回家吧,老公都等着急了。</p><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静后,我久久不能安睡,依然对这次计划之外的家访感慨万千。跟着孩子们同走他们的上学路,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小学的情景,同样大小的年龄,同样的姐弟二人做伴,同样漫长的风雨无阻的上学路,同样艰苦的条件需要一家人克服,同样坚定的意志支撑着农村孩子唯有上学一条出路的拼搏精神。他们的身上分明就有我小时候的影子!让人心生怜爱!家长坚定的眼神里也透着培养孩子成才的愿望,那也是当年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的期待啊!时光荏苒,世事变迁,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长,但是教育的心却是及其相似,不容置疑的。</p><p class="ql-block"> 在如此艰难的境况下,家长克服语言不通的困难,孩子克服路途遥远的困难,坚持每天按时到校,你还能对他们提出其他额外的要求吗?他们怎么能做得到? 那么,就让我们家校一起,尽心尽力,静待花开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