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骨图之小课题研究课

话晴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10日,林燕老师在高三(13)班与学生一起尝试鱼骨图的新用法——运用鱼骨图绘制段落思路,写好议论文主体段落。</p> <p class="ql-block">一.课堂导入</p><p class="ql-block"> 一个比较标准的议论段,是议论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作者整体议论水平的主体部分。优秀议论文最大的特色在于以丰富的论据、充沛的情感和严密的逻辑形成强大的论证力量,而形成这种论证力量的部件就是议论文的主体段。一篇议论文如果能有几个联系密切并具有较强论证力度的主体段,那就会增加论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颇具层次感,使议论文富有说服力。议论文出彩与否与标题、开头和结尾有关,更与主体段密切相关。作者的议论能力也主要体现在主体段。因此,写好议论文的主体段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二.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1.明确和熟悉议论文主体段落的五种句型</p><p class="ql-block">2.运用鱼骨图绘制段落思路</p><p class="ql-block">3.由鱼骨图发现问题并修改段落</p> <p class="ql-block">三.任务一</p><p class="ql-block"> 运用鱼骨图绘制段落的写作思路,找出问题并尝试修改。</p> <p class="ql-block">·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点评小结</p> <p class="ql-block">四、任务二</p><p class="ql-block">小试牛刀:学生自己运用鱼骨图绘制文段写作思路,指出存在问题并这下修改后的文段。</p> <p class="ql-block">·学生举手发言</p> <p class="ql-block">·学生鱼骨图展示</p> <p class="ql-block">·学生展示修改后的文段</p> <p class="ql-block">·教师点评小结</p> <p class="ql-block">五.课堂小结</p><p class="ql-block"> 主体段训练属于写作中的分解训练,是作文复习训练的重要一环。奥运会上,看到平衡木上柔曼绝伦的表演,奇怪运动员是怎样做到拿捏得分毫不差的。其实,秘密就在于教练对每一个动作的分解训练。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鱼骨图来分析自己的写作思路,发现问题之后补充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主体段落。</p> <p class="ql-block">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是本节课存在的最大问题,具体表现在不爱写、不会写、写不好几个反方面。课上有的学生草草写作,应付差事;有的咬断笔头也难以下笔;也有人言辞通顺却没有情感。写作应是以人为主体的一种十分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实践活动。作为主体的学生如果没有“乐于表达”的激情,缺乏“善于表达”的基础,失去“创造性表达”的能力,作文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运用鱼骨图来分析段落的写作思路,更应着眼于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如何进行段落的修改。首先方法的指导要到位,让学生真正理解理解每一种句型怎么去写以及如何写好;其次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时间,让学生动起来、写起来;最后给予学生的评价不应只看到其不足,更应注意学生的优点,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与信心。</p><p class="ql-block">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鱼骨图的运用对作文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指导学生写作也有一定的效果,希望能在这条课题研究路上,不断去发现更多问题并尝试去解决。</p> <p class="ql-block">教师评价:</p><p class="ql-block">刘鹏老师:紧抓学生在作文片段写作中存在的关键点,从方法指导中切入,实效性较强。</p> <p class="ql-block">林书彬老师:整堂课比较流畅,任务明确,时间把握合理,重难点突出,讲解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并能及时总结,通过练来检测学习效果。但在课堂训练前,能适当的小节前面的内容,也许效果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