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堂之本 传文化之美——西大街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活动纪实

护花使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梢淡淡鹅黄染,波面澄澄鸭绿添。”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好时节,春的讯息搅动着万物心池,与万物共眠而复苏的还有西大街小学语文组笃实进取的决心。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远景,3月5日下午,低语组全体教师齐聚江景园校区专家室,开展新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陈捷主任主持。</span></p> 名师导航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活动伊始,低语组全体教师观看第三届全国优秀课例《剃头大师》。整个课堂充满童真童趣。庄小芬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题眼,按照课文顺序,帮助学生梳理文中主要人物,即小沙、姑父、“剃头大师”、“害人精”。接着紧紧围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单元学习要素,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详细、深入的阅读,层层深入地感悟品味语言,既读懂了故事,也学习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老师们正襟危坐、奋笔疾书,仔细认真地聆听着、记录着、思考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观看结束后,老师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观课所得。希望把所有精彩的环节、优质的理念带进自己的课堂。</span></p> “备”出精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3月17日,在陈捷主任的组织下三年级组老师再次齐聚专家室进行研讨活动。首先进行读书分享活动。李铱晨老师以指导学生阅读《宝葫芦的秘密》为例进行分享。她从读前引导学生对整本书阅读进行规划指导;读中通过表格、预测、阅读单等方式了解阅读内容:读后展开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回顾阅读内容三方面为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提供了思路与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莉老师则以“泥人张”“刷子李”“苏七块”……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故事推荐老师们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故事虽精短,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做人做事的道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后,老师们对《赵州桥》一课进行集备。赵州桥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用了短短的几百个字,介绍了赵州桥雄伟、坚固和美观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选编这篇文章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石岚、张鸿清、詹秀丽三位老师对教材分析重难点、单元训练重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分享。接着,杨钦、李铱晨两位老师对教学流程进行说课,罗玲老师对各环节进行补充说明。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课教学应围绕三年级年段特点及单元语文要素,聚焦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在陈捷主任的指导下,确定了赏图入境——观桥,品读感悟——议桥,美文赛读——赞桥的教学思路和“数数——画画——想想——议议”的学习方法。但在第二自然段中,如何相机渗透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这一问题还在打磨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教研活动顺利开展,张鸿清老师率先试教,徐雪萍副书记也走进张老师的课堂。课后,徐书记建议,赵州桥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可以尝试以“智慧和才干”作为切入点,上串下连,通过品析词句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徐书记的建议引发了年组老师新的思考。她们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教研气氛浓厚。</span></p> 研能致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3月23日,区教研员陈国荣老师和低语组全体老师齐聚三楼微格教室,张鸿清老师现场执教《赵州桥》第一课时。张鸿清老师首先图文并茂地介绍有名的石桥;接着扫清字词障碍,通过提取关键信息初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然后聚焦第二自然段,以“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一中心句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最后补充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指导学生读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整节课,张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带动学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安静思考,入情朗读,在书声琅琅中感受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课后,老师们对本节课进行评课。张鸿清老师就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与目标进行说课,石岚、柳艳等老师就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课。老师们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这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等闪光点。陈国荣老师充分肯定张老师温和细腻的嗓音,同时呼吁老师们科学用嗓,控制好情绪,在日常教学中“修炼声音”,锤炼教师基本功。此外,陈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课文文质兼美,课堂上不要过于理性地分析,而要把它当作散文一样“感性教学”。文章第一自然段虽然只是简单交代基本信息,但“世界闻名”“李春”“一千四百多年”等重要词语不容忽视,它对理解赵州桥的特点和历史地位起到重要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活动最后,陈捷主任对上学期素质测评和随堂练习进行了反馈,校领导也为低语组送来最甜的问候——“西大向未来”美味蛋糕。活动在甜蜜温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是一场修行,教研活动更是教师终身的修炼。研讨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我校将长期扎实开展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努力让“轻负担,高质量”成为现实。</span></p>

老师

赵州桥

学生

教学

教研

张鸿清

活动

进行

陈捷

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