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莜面

河西走狼

<p class="ql-block"> 想不起来哪时哪刻哪个途径了,因为孩子的缘故,认真解读过那些天生排斥芹菜香菜等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究竟原因。莜面也是有气味的,相反,它主动散发气味是在积极诱人。秉承对美食的一贯热爱,今天,大家聊起地方的特色饮食,作为个内蒙人,本该“酒肉门第、王谢风流”,我却转而想起小时候我很讨厌吃的莜面。尽管那个时候难闻还难以下咽,但也只是记得难闻难以下咽,早忘记了它难闻难以下咽的具体模样。倒是,今非昔比了,再想起热气腾腾的莜面,就像被巴普洛夫剖析过的那条狗,身不由己的条件反射起来,垂涎欲滴,口水奔腾,能想起来的都是它的诱人之处,它的好了。变脸如戏,那个当初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禁不起功名利禄的诱惑在怅然若失中,最终沦为“食欲”的奴隶而放弃抵抗,屈从于满眼都是被放大的现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多人的中年跟青少年的界线泾渭分明。回顾上半场,不一定是个旧世界,俯瞰下半场,更不应该是个新世界。中年承上不动声色,显得游刃有余也孔武有力。启下也从来无感夕阳残照,反而是壮士暮年雄心不已的样子,分不出任何界线也看不到愈活愈透,愈活愈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果非说人生的哪个阶段最能代表你自己。那要说,中年是你,你是中年。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假若说面打下了国人餐桌的半壁江山,那么莜面的画风绝对是异军突起封狼居胥的存在,小众而彪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喜欢吃莜面的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因为莜面不好消化,老年人食量本身很小,偶尔打个牙祭,还不敢吃的太饱。所以所剩吃莜面的主力军,仅剩中年人了。奇怪的是,这部分人大多小时候又是不喜欢吃莜面的,原先我的解释是可能小时候长身体,正经的吃莜面又是以素汤为主,没有什么油水孩子们吃起来寡淡,吃一次就留下了不好的影响,往后就不愿意尝试了。现在我明白,那是厚积薄发的生动写照。而说起莜面丰富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吃法里,“带蛋耍水莜面”绝对是独一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耕文明下,高质量劳力和人口代表着家庭的潜力,饭量和生育能力又直接诠释着一切。老家旧时的田间地头,精壮劳力们津津乐道起兴旺的好人家,总会说谁家媳妇真的厉害这个话题,一个人推莜面窝窝能供的上吃饭量是三剂莜面的五个大后生,说着说着话题就挪到了推莜面那个媳妇屁股上面了,绘声绘色,都知道说的比《兄弟》里李光头看到林红的屁股还具体的虚假,但还是靠这么个没头没脑蹩脚的情景,却极大的丰富了大家劳作时的精神生活,更惹得大家毫无遮掩的时不时哄堂大笑起来。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人是很好惯的,原先吃这些东西,开口便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今儿忽发奇想,原本以为自己是甚都不会操作的,但架不住很想吃,照着依稀记忆的味道在想吃的驱动下竟犹如神助,摸索着也就都做出来了。我想,这次能做出这么个花儿来,往后诸如其它什么莜面墩墩、Ku Lei 、饺饺、饸烙、爆炸、窝窝、丸丸、鱼鱼,热汤凉汤的,自是都不在话下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往上是攀唤不起来了,曾祖一百多年前走西口去了内蒙,我99年来了深圳,都是出门人。出门人什么都可以装,唯独你乍泄出来的喜好吃甚、不由自主的说甚都是那个地方的痕迹,瞒是瞒不住的。管他呢,入乡随俗、随遇而安,有什么好遮掩的呢?不管在哪,能吃到老家的东西,有八成的感觉就已经算是回乡探家了。而且,吃记忆中的饭,也就又跟故去的老人们神会了一遍。何况,今天看到了去山西的照片,够理由聊表一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