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友老师们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共同欣赏一副特别有意思的名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即清代画家华嵒的传世画虎名作《蜂虎图》,该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欢</span>迎各位老师评论、点赞、关注支持!我将加倍努力与大家分享赏析更多更好的名画作品。</p><p class="ql-block">乍一看,这副传世名画不禁有些令人捧腹大笑:这哪是画的老虎呀,这简直是只病猫啊!我们印象中的老虎高大威猛,威风凛凛,虎虎生威,霸气十足,具有强大的气场,让人有不怒自威的感觉。而此作《蜂虎》图,却与其它任何画虎的作品大不相同,甚至看上去让人觉得有些怪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p><p class="ql-block">只见画中的老虎身材瘦小、皮毛杂乱毫无光泽,缩头垂尾,蹋腰曲腿身体蜷缩似瑟瑟发抖,把整个身体近乎堆成了一个“几”字形。眼睛斜向上看,惊恐万状,毫无神采。再看其一只虎爪软绵绵的抬起,似是要去捂住脸或眼睛或头上的某个部位,威风扫地,满是胆怯和恐惧的仰望着天空。难不成,这老虎遇见了外星人被打怕了???</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中的老虎咋这么像只病猫??难道作画者不熟悉画虎?难道是画虎不成反类猫?不能啊,细看之下,这虎的长相特点身材比例画的还是惟妙惟肖的呀!可作画者为什么要把千百年来中国人特别尊崇的虎文化中威严的老虎画成这样?画作一反自古画虎的凶猛之态,而令其呈现出一副病恹恹、畏畏缩缩的样子,不仅瘦骨嶙峋,毛发凌乱,还弓腰驼背置身于稀疏的荆棘丛中,战战兢兢的神情,实在难看至极。而这幅画又是凭什么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画呢?</p><p class="ql-block">扬州八怪华喦,画虎当然不可能失手!内中必有玄机!这个玄机还是在这幅画的修复过程中无意发现的,当时,由于画作年代久远有些破损,专家决定对其进行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发现画作的右上角有一个小黑点,一开始专家并没有在意,觉得可能是画作放置太久而产生的霉斑,可后来用放大镜仔细查看后才发现,这原来才是整幅画的精髓,可谓点睛之笔!也解开了300年来大家对这幅画作的疑惑!原来如此!!!这个小黑点被放大了20倍后,才发现这儿并不是霉斑,而是一只蜂,而且这只蜂的形态活灵活现,它的翅膀张开,肚子卷缩,正似要俯冲向下方的老虎,并且这只蜂身上还有虎斑花纹,体型较长,应该是一只山里的马蜂或者毒蜂。这样,就完全解释了画中这只老虎怪异的形态,这只百兽之王应该是刚刚从马蜂群的“围堵”之中“脱身”,已经被蜂群蛰得不轻,浑身肿胀疼痒不止,面对蛰蜂而毫无还手之力,急急就如同一只丧家犬一样狼狈逃窜。而这只马蜂则是不甘心老虎逃窜的勇敢“追兵”,“宜将剩勇追穷寇”,还想再给老虎一点厉害尝尝。</p><p class="ql-block">现在,根据马蜂的这个线索,再来重新欣赏这幅画,便有意思多了,不禁令人惊叹华嵒的绝世画功,画中老虎一边逃窜,一边还痛苦地举起前爪搔痒,真的是惟妙惟肖!它的身体是因为被蜂群蛰得疼痛卷缩,也才表现出一副病猫的姿态,而此时再看它的眼神,有痛苦、无奈和不甘,同时也不乏百兽之王的犀利和坚韧。一双眼睛就能传递出如此丰富的感情,画家的功底让人赞叹!《蜂虎》图应该是华喦晚年对官场的一种讽刺,百兽之王老虎离开了深山,遇到荆棘丛时遭到马蜂欺凌的场景。华喦将老虎受到攻击后的狼狈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幽默诙谐的画风表达深刻讽刺的寓意。老虎就算再威猛,也会被小小的马蜂欺负,万物相生相克,有权利的人再嚣张跋扈,也会有阴沟里翻船的。也有人认为,华喦是把自己坎坷的一生和满腔的感怀表达在了画里,画中的老虎就是他自己。</p><p class="ql-block">不管怎样,我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不仅欣赏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还发掘了画作背后的故事,令人身心愉悦。这便是赏析画作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