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家庭的抗疫故事

Z莹

<p class="ql-block">  连绵起伏的山峦,蜿蜒流淌的江河。远山的那边是妈妈,大江的彼岸是爸爸,一轮明月下面是一双双思念的眼睛……这是女儿送给爸妈的一幅画,也是一家三口的倾情守望和深切祝福。&nbsp;</p><p class="ql-block"> 3月4日下午,正在社区排查密接人员的白山市疾控中心主任助理、办公室主任、总务科科长王明浩,接到市疾控中心领导电话,省疾控中心要求白山市立即组织流调和消杀团队,火速赶赴吉林市支援疫情防控,组织上想委托王明浩带队。来不及多想没时间犹豫,王明浩说:“只要组织需要我就去,没有困难,请领导放心。”</p><p class="ql-block"> 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同事交接完任务,王明浩回家找了一套换洗的衣服匆匆赶到单位。清点人员、检查器具、准备物资,晚上5点,他带领10名流调和消杀队员,冒着凛冽寒风,借着朦胧夜色,赶赴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的吉林市。</p><p class="ql-block"> 看着一个个熟悉的战友,想到一幕幕严峻的考验,王明浩在车上叮嘱大家要注意安全,执行任务时做好防护避免感染;严格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冲锋在前,展现好白山流调和消杀团队的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  年轻的城市远离身后,艰巨的挑战近在眼前。王明浩承担过抗击“非典”,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新冠疫情初期带队在长春负责转运境外返白人员等重任,此刻心情并不平静,甚至有几分担心。轻轻打开手机,他给在阿勒泰地区第二中学“援疆支教”的妻子打电话,告诉她自己带队支援吉林市,因为走时太匆忙又怕女儿担心就没打招呼,叮嘱她一定要做好女儿的思想工作,不要为老爸担心害怕。接着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想尽办法赶快到白山陪伴照顾孩子,必要时做好居家抗疫的各项准备,千万别给政府添乱。</p><p class="ql-block"> 一家三口天各一方,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在白山外国语学校读初三的女儿王晶玉,建立起“情报交流中队”微信群,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拉到群里,第一时间通报战“疫”消息、天气变化、援疆信息、网课进度……在亲人和老师的关心呵护下,女儿从爸爸不告而别的埋怨和担心中走了出来。一条“爸爸加油,我为你骄傲,一定注意安全,等你凯旋”的微信,让勇敢坚强的王明浩流下了激动的热泪。</p><p class="ql-block"> 赶到吉林市的第二天,白山市疾控中心流调和消杀团队立即分赴各个战斗小组,深入娃哈哈矿泉水厂、农业科技学院、第十八中学开展流调和消杀工作,当天确诊病例15例、密接100多人、次密接46人。</p><p class="ql-block"> 随着确诊病例人数不断增多,流调和消杀任务量不断加大。为尽快查清确诊病例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尽早阻断传染源,减少感染人数,王明浩带领全体队员与时间赛跑、和病魔抗争,每天工作20多个小时。饿了吃几口面包,睏了就靠在墙边休息片刻,不分昼夜连续工作,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及时进行有效管控,成为吉林市疫情防控的一支劲旅。</p><p class="ql-block"> 夜深人静,月映窗前。“情报交流中队”微信群里,妈妈刘晶用简练的语言汇报工作。2021年10月,她被选派为第三批教育部“组团式”援疆教师,代表白山市第一中学履行支教任务。虽然工作性质没有变化,但面对一个维吾尔、哈巴克等多民族组成的集体,她不断勉励自己从熟悉一个个名字开始,克服风俗习惯、讲课语速、教材差异、时差调整等困难,每周上好22节课。除了完成紧张、繁重的教学工作外,还积极参与学校班级各类学科活动和疫情防控工作。</p> <p class="ql-block">  从阳光明媚的清晨醒来,更加想念远方的亲人。女儿王晶玉看到微信群里的留言,想到远在新疆支教的妈妈,正在外地执行流调和消杀任务的爸爸,还有在老家梨树社区疫情防控卡点值守的爷爷,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想要为抗疫多尽一点力量。为了不打扰奶奶休息,她轻轻起身下床,默默走到桌前,悄悄拿起画笔,一面鲜红的国旗,两个身着“天使白”的抗疫勇士,一柄插向天际的利剑,一抹象征胜利的曙光,依次闪过脑海,化作色彩,汇成力量,一幅题为“抗疫”的油画,迅速通过“情报交流中队”,传送给每一位亲人,彰显着一个普通家庭的大爱情怀。</p><p class="ql-block"> 3月13日中午,王明浩接到省疾控中心通知,立即从白山团队中抽调5人驰援长春。任务紧急,刻不容缓。他迅速带领4名战友赶赴长春,紧张启动消杀指导、疫情研判、信息核实等相关工作,先后在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等重要岗位,开展阳性病例宿舍楼布点取样,进行消毒后效果评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远方的妻子惦念前方的丈夫,格外牵挂在家上网课的女儿,还有通情达理、任劳任怨的老人。刘晶忘不了汶川地震,丈夫前往抗震救灾,女儿只有4个月,也是这么的突然,她有些手足无措。这次爱人带队走上抗疫一线,把将要考高中的女儿留在家里,该是承担多么大的压力。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爱人工作的岗位是疫情最为严重的地方,她越来越惦记和担心,每天通过微信查看爱人核酸检测的结果。有一天,她问女儿想妈妈不?女儿回答说我想爸爸。她对女儿说可以给爸爸打电话,女儿说怕影响爸爸工作,选择默默关注。</p> <p class="ql-block">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女儿王晶玉一边在家上网课,一边通过微信鼓励小伙伴乐观向上,把特殊时期经受的考验和锤炼,作为人生难得的经历和财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迎接战胜疫情、鲜花盛开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王晶玉又一次拿起画笔,在晶莹剔透的玻璃杯上,画上一朵朵腊梅,唤醒一缕缕春风,放飞一串串梦想……</p> <p class="ql-block">撰稿:王春宝 叶剑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