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趟旅程我们将飞越紫金山,领略钟灵毓秀的美景;徜徉玄武湖,邂逅江南仅有的皇家园林;在秦淮烟雨间,探寻这座六朝古都的悠悠过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京与西安、洛阳和北京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古城,这座鸡鸣寺就是位于南京市玄武湖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和皇家寺庙之一。这里的香火一直旺盛不衰,自古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这里是一片沼泽湿地,三国时期引水而入才成了后来的玄武湖。139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玄武湖的府库里存放“黄册”,于是,这里又成了明朝管理户籍与赋役的国家级档案库而列为皇家禁地。</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它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在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孝陵神道两侧对称排列12对石兽雕像,雕塑线条流畅圆润,气魄宏大,每个雕像都是由整块的巨石刻成,其中的大象一只就可达800吨重。</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梅花被赋予高洁坚韧、不屈不挠的品格。南京人爱梅花从六朝就开始了,直到1982年将“梅花”作为了南京市的市花,他们爱梅花爱在眼里,更是爱在心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孝陵的腊梅刚刚落下,梅花山的春梅也绽放开来,虽然梅花山的花开得不多,但在细雨薄雾中探梅寻香,却有着另一番意境。目前,在世界上已发现了380多种梅花,而梅花山上就有360多种,于是它拥有了天下第一梅的美称。</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紫金山的山脚下有一条绿宝石项链,它就是美龄宫,这一缕历史的余香是民国第一别墅。1925年建造中山陵,在其外围种下了一圈法国梧桐树。法国梧桐黄叶素较高,入秋时它比周围的树木更早变黄,一到秋季便在绿海之中就形成了这传说中的金项链的造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巧然天成的地方,它地处高敞,视野很开阔,一边可以看到明孝陵,一边又可以看到中山陵,附近还有宋美龄亲手创办的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着梧桐掩映的陵园路,再向东北飞行就是中山陵。中山陵位于紫金山南麓,它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以及纪念建筑群。中山陵的设计在1925年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方案,近四个月的时间共收到应征图案40余份,最终这个像一座平卧的警钟方案入选,它寓有“唤醒民众”之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中山陵音乐台原本用于大型纪念仪式的音乐演奏,如今它又多了一个新功能,成为了音乐爱好者消夏聚会的好去处。</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飞越南京老城区就像浏览一本史册,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这里建立了金陵邑,金陵是南京它最初的名字。这座石头城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址,它扼守着秦淮与长江的交汇口,“因山以为城,以江以为池,地形险固,尤有奇势”,因而它又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石城虎踞”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座南京明城墙是由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构成的,它有着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华门的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为明朝首创,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共动用数十万民工,历时28年建成。建城的城砖由工部、军队、卫所及37府参与烧制而成,它上至主管,下至普通工匠均需在砖上留名,这可能是那时的质量控制和问责的系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城墙竣工仅仅20几年后,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此后的600多年,南京明城墙饱经风雨,如今它的军事防御价值已经不再重要,但历史却赋予了它珍贵的文化和文物价值。</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它的北岸曾是江南的文人雅士聚集、娱乐活动兴盛的地方。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作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的南京,人杰地灵,名人荟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上和南京有着不解之缘的名人实在太多,南京就像一个沧桑变幻的舞榭歌台,数不清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名士、名姬佳丽在这里上演过无数悲壮雄武、哀婉缠绵的人生戏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京夫子庙是供奉祭祀孔子的地方,它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明清时期,这里成为了南京的文教中心。</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玻璃材质的宝塔模型,它的原型是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当时的琉璃塔通体透明美仑美奂,可惜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大报寺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东吴时期的建初寺,在此后的千百年间宝刹曾多次毁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412年朱棣下令在毁于火灾的废墟上重建新寺,并命名为大报恩寺以报答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养育之恩。</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淮灯会是南京延续了千年的传统民俗,还是在三国时期,南京城就出现了在重要节庆张灯结彩的现象,当时的彩灯大多是由织锦制成的,因为成本较高,所以能够扎得起彩灯的还仅限于宫廷和少数富贵人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200年后的南朝造纸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低廉的纸张取代了丝织品而被大量应用。于是,这灯彩艺术才得以迅速发展,走向民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江苏大剧院,它的建筑造型像荷叶托着水滴,于是它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寓意:水韵江苏。</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它建成于1968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它的建成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更是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因此又被称为:争气桥。</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它的建成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而且还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它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是著名的景点,它是江苏的文化,更是中国的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它的建成曾被广泛持久地宣传是那个时期最耀眼的辉煌成就,为此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4年7月南京长江大桥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在流经江苏的近400公里长江上已有九座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还有三座正在建设中,而在大桥之下,奔流不息的长江仍在为江苏贡献出新的动能。</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片资料解说词来源于网络/在此,鸣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谨以此片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三周年。</span></p> ⛰️⛰️⛰️ ⛰️⛰️⛰️ ⛰️⛰️⛰️ ⛰️⛰️⛰️ ⛰️⛰️⛰️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文编辑/漆老大 在此,谢谢各位亲的分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