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灵,相携前行——德院一实小“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第一期如期开展

🌵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本该是充满欢声笑语,朗朗读书声的校园,此时却悄然无声。“奥密克戎”毒株又一次席卷而来,学校根据上级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启动了线上教学应急机制。</p> <p class="ql-block">  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学校不仅要帮助同学们调整居家学习期间的心理状态,帮助同学们理性面对疫情,科学合理的有效安排学习生活,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更要为学生家长们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为此,我校专门成立家庭教育导师团,学校分专题为家长们展开讲座。</p> <p class="ql-block">  活动方案如下:</p> <p class="ql-block">  本期主讲嘉宾是张楠老师,她是德州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法学学士,教育学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担任《心理学》《教师专业发展》《认知心理学》《小学班主任》等多门课程,并在德州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十余年接待了数千名来访者,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同时,她作为一名妈妈,也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p> <p class="ql-block">  本次讲座分为四部分:</p><p class="ql-block"> 一、疫情是老师;</p><p class="ql-block"> 二、我们对孩子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三、育人先育己;</p><p class="ql-block"> 四、与孩子沟通的方法。</p> 疫情是老师 <p class="ql-block">  三年疫情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做人要有敬畏心。俗话说:“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大自然对芸芸众生都一视同仁,我们有了敬畏心,学会与自己和谐相处,才会少一些焦虑。作为家长,我们要减少自己的控制欲,视自己为渺小,放平心态,珍惜和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p><p class="ql-block"><br></p> 我们对孩子的影响 <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孩子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作为家长,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试想孩子如果长期处在一个暴躁的环境下,那么孩子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受到创伤。打骂不能解决问题,在暴躁的家庭氛围里,不仅损害家长的身体健康,还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p> 育人先育己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待这个事件的态度。我们培养孩子,不是去培养一个听话的机器人,而是要培养一个有判断力、胜任力、思考力的孩子,作为家长,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孩子要有信心,减少焦虑感。</p><p class="ql-block"> 张楠老师也为我们带来了几个缓解焦虑的小办法:(1)腹式呼吸(2)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3)改变认知。</p> 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p class="ql-block">  张楠老师为我们具体讲解了几个小办法:(1)多问问题,少下命令:注意沟通的态度和方法。</p><p class="ql-block"> (2)温柔的边界,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用纸笔写下今天的计划,和孩子一起完成。</p><p class="ql-block"> (3)表述要具体:小学段的孩子,还处在具体思维阶段,作为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细致,不能把孩子大人化。</p> <p class="ql-block">  虽然是线上讲座,但各位家长仍然热情不减,早早就准备好了纸笔,认真记录所听所想,直到讲座结束,还意犹未尽呢。</p> <p class="ql-block">  讲座结束后,各位家长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积极和张楠老师分享与孩子沟通时发生的问题,张老师也一一回应,耐心解答。</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房敏校长做总结,她提出疫情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理性的去看待它,不能暴躁的对待它。</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三个看法:(1)接受孩子,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品,我们不能肆意妄为的批评孩子,要坦然接受孩子的个体差异。</p><p class="ql-block"> (2)尽可能多的对孩子进行高质量陪伴。</p><p class="ql-block"> (3)育人先育己,只有家长自己的心态变了,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去涵养孩子,让孩子更加健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疫情当前,也请家长朋友们照顾好自己,让我们一起戴上“心灵口罩”,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善待自己,接受孩子,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摄影:杨永卫 陈莹</p><p class="ql-block">编辑:陈莹</p><p class="ql-block">审核:杨永卫</p>

孩子

家长

疫情

我们

讲座

老师

张楠

育人

先育己

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