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书香浸芳华</p><p class="ql-block"> 济源市邵原镇第一初级中学 周姗姗</p><p class="ql-block">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作为一名95后年轻教师,谈不上在读书方面有多么深远的影响力或有多么出色的成绩。但回顾自己一路成长跌跌撞撞,感谢书籍给了我始终向上的勇气与智慧;畅想未来,感谢书籍使我拥有前进路上最富足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犹记与书结缘是在童真的幼年,一本喜爱的故事书我央求妈妈读了无数遍,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早已烂熟于心,但却百听不厌,从此在书中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渐渐的到了中学时期,醉心于唐诗宋词所描绘的多情世界。爱上写作,习惯了与文字对话。于是在语文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参加了多次市级征文及演讲比赛,并在一次迎国庆征文中获得了一等奖在《济源晨报》刊登。步入大学,有了充分的时间和资源去阅读自己想读的书,于是常和室友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让自己做一块海绵充分吸取知识的甘泉。也在此期间共读了上百本不同种类书籍,做相关读书笔记五本,在网络社交平台分享读书笔记一百多篇,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书友。一路成长,书香四溢,读心读人读世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于学生时代对语言文字的痴迷与热爱,大学毕业后我顺利通过了济源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初中语文教师。初上讲台,带着满满的热情与憧憬。犹记刚上岗两个月时,在一次“向李芳老师学习演讲比赛”活动中,与杨伟超老师共同合作诵读原创诗歌,最终获得了河南省二等奖。</p> <p class="ql-block">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带着要唤醒学生学会阅读的信念,坚持开展课前五分钟阅读分享活动,每周固定两节阅读指导,并要求周末观看相关书籍讲解视频写出收获等。关于学生阅读名著兴趣不高,我尝试在阅读课设计一系列专题,让学生在解决专题问题中深入文本。每一本书或每一章节读完后会要求学生写读后感画思维导图,并在此之前要求自己先完成,为学生指明方向做足充分的引导。关于山区学生受大环境所限而导致的阅读问题,我也将其进行深入探究及探索,写了《浅谈山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论文。出于迫切想要更多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看到有些学生读书兴趣高涨但没有条件购买过多课外书籍时,我欣然将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与学生们分享,并以此激励学生们要始终保持阅读热情。</p><p class="ql-block"> 思想不分地域无关年龄,在每一次阅读指导,阅读分享过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不再只是单纯的指导者,而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参与者,见证者。做老师可以经常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做语文老师可以带领一群孩子奔向精神王国去,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作为邵原一中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在年轻的岁月扎根山区,晴耕雨读,为大山里的孩子点燃生命的热情,我意识到这是一种非凡意义也是责任。如今转眼已经是步入工作岗位第四个年头,很庆幸自己一直在阅读指导教学的路上。这一路有手机电脑存满着的各种读书软件及搜集来的资源,有办公桌上枕头旁边随处都有的阅读书本,有深夜还在研究阅读内容的较真,也有休息日为学生批阅读后感的坚持......当看到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在我持续鼓励给予有效阅读指导下慢慢能敞开心扉,晚自习下课后找我来兴奋的交流最近读到的一些书,并自豪的说已经坚持写读书笔记快一学期时,我内心激荡着强烈的自我认同与价值感。当看到学生能主动学着我的样子,做自己的读书记录本,并把其作为自己最好的成长礼物时,我终体会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望来时路,想借汪国真的那首《感谢》来赞许书籍带我的一路成长:“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未来的日子,愿我能用一己之力,尽己所能向学生持续传递阅读的能量,在他们身处人生心系梦想的节点播种下“读书=知识=财富=未来”的种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或早或晚,他们会看到贫瘠的土壤中依然能绽放出绚烂的思想之花,人生以书为伴,就会给予生命最丰富的营养,永不凋落不惧流年,不惧坎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