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人想读下去的书

蒲公英

<p class="ql-block">当下电子时代,许多人把大量的阅读时间花费在手机上,对传统纸制的书缺乏兴趣。那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会让人想读下去呢?</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本回忆录。就是照片上的这本书——《选择》。</p> <p class="ql-block">《选择》这本书不读不知道,当你打开书看到前言和两篇序言之后,你会产生一个想法“这本书有点意思,我先看两页再说”,结果,就会出现序言一作者张启敏同志读本书时出现的感受“看了一章还想看下章,…手难释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序一</p> <p class="ql-block">序二</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选择》一书会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呢?张启敏同志给出的答案是,《选择》一书是作者“用妙笔绘出的一幅五彩斑斓的乡村山水画,用心血写就的一部令人震憾、使人感动、给人启迪、让人思索的励志好书。”</p> <p class="ql-block">那么这本好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综合读者们的感受,大致有五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第一.真实感人。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他写作的原则是“落字有根,叙事有据”。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上都交待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人为的虚构和编造。读者跟随作者的回忆走入五十年前中国百姓的生活里。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你都能贴心感受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和人间冷暖。如果你是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你会在书中看到当年的你以及你的长辈、同学和接触过的各类人物的身影。这是本书内容真实的魅力。真实是回忆录的灵魂,失去了真实,感人不会存在,回忆录也就失去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第二.故事性强。回忆录的真实是前提,但仅有真实感人的情节,没有故事性的连接,也不会吸引人。</p><p class="ql-block"> 这本回忆录,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讲述的是作者一九六四年六月初中毕业之后,受父亲反革命案的株连失学又下乡至一九七一年九月回城的人生经历。这七年多的时间,作者每前进一步,每走过一程,遇到的留下的都是鲜为人知的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荡气回腸,催人泪下……,这些情景的文字描述都有画面感,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而且,故事前后呼应,环环相扣,促使读者更想知道每一个故事之后的故事,期盼看到故事的最后结局。</p> <p class="ql-block">第三.给人以力量。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从苦难中选择人生道路,在坎坷中铸就人生信念,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悲壮辉煌的成长历程。读后,让人热血奔涌,深受鼓舞。尤其是青年读者深深地为作者当年坚持的“别人走一步,我要跑十步”的奋斗精神所折服。他们说,我们的人生只要有作者的一半精神,还怕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吗?</p> <p class="ql-block">第四.给人以智慧。这本书里记录了作者一次次遇到突发事件之后,冷静、果敢、慎密、妥善处理的整个过程,令人惊叹。特别是十七岁的作者与知青同伴夜行山路“遭遇鬼打墙,急中生智挑魔王”;十七岁的作者,以“为人民服务”之名,为百姓仗义执言,致信公社领导,纠正学大寨工作中的重大错误;二十岁的作者做为贫宣队员秘密受命一人独闯“小台湾”;随后进驻老大难生产队智斗“土霸王”,力推科学种田为民造福等章节,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大智慧。使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人生需要大智慧,此书会为你助力。</p> <p class="ql-block">第五.给人以启迪。读过这本书之后,许多读者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在当年那么极端恶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能够出类拔萃,脱颖而出,成为知青的佼佼者,命运的眷顾人?”本书序言和本书的作者三人的感受合成给了答案。这个答案,正是这本书给予我们的重要启迪。</p><p class="ql-block">张启敏同志说,作者的经历证明“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设立的,命运只会眷顾那些有思想、有抱负、有目标、有行动的人。”</p><p class="ql-block">邓德庆同志说,“《选择》一书告诉人们,逆境是砥砺意志的磨刀石,高尚灵魂的再生朋友。……成功永远属于经历磨难失败而不言败的人。”</p><p class="ql-block">贺志冲同志说,“成功来之于一个人坚定的信念。”“我之所以能够咬紧牙关,坚持不懈的奋斗,是因为,我有奶奶建立的善正家风长期熏陶;有毛主席《老三篇》、《实践论》、《矛盾论》的思想武装;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英雄榜样;有朴实善良敢于担当的农村社员骨干张洪文和退伍老兵老党员隋连凤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倾心鼎力相帮;这些力量溶入我的血脉,深入我的骨子里,为我的心中点燃了一盏不灭的灯火。”</p> <p class="ql-block">作者的祖母孟仁荣为全家人立下家风“人活着不能光为了自己”,并亲历亲为。一生善良大气,助人为乐。1993年除夕留下遗嘱,“死后骨灰撒入干净大海,不给后人添麻烦……”当年8月老人家身故,享年84岁,家人遵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奠定了作者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给予年青的他一个智慧的大脑。</p> <p class="ql-block">当年十七岁的作者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英雄榜样鼓舞下,做出了无悔人生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当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关心爱护作者的德令大队果树队保管员张洪文大哥。</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九年三月,用党票担保作者去公社贫宣队的德令大队党支部委员、退伍革命军人、曾任知青管理员的隋连凤同志。</p> <p class="ql-block">当年支持隋连凤同志,为作者搬掉压在头上政治大山的德令大队党支部书记孙桐元(左)和大队长孙桂昌(右)</p> <p class="ql-block">1975年,作者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下面,有几件事向未读《选择》一书的同志们说一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本书涉及到的硬核部分。</p> <p class="ql-block">《选择》一书作者贺志冲同志,出生于1948年,当过知青,青年点点长,生产队长,公社贫宣队员、通讯报导员;国有企业工人,共青团工会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高级政工師;现任兴华书画院执行院长,大连百年南山功力武术研究会副会长,大连诗刊《诗润丹青》专栏主编。</p><p class="ql-block"> 获得荣誉:尖山公社德令大队果树队劳动标兵。大连造船厂优秀徒工、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领导干部。</p><p class="ql-block"> 撰写发表工作报告、经验介绍、通讯报道、回忆录、散文、诗歌、小说、述评、论文、著作等数百余万字。其中,《根本在于强化职工的主人意识——试论国营大中型企业精神建设的主题与对策》,《企业家应智于风险决策》两篇论文分获市级和省级一等奖。与辽宁师范学院教授、北京商务印书馆专家合著出版的《列宁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一书在德国莱比锡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出;与大连百年南山功力武术研究会会长,大连民族大学教授邓德庆合编出版的《百年南山——2019年鉴》,《百年南山——2020年鉴》被大连市武术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2.《选择》一书的序,是作者请他敬重的两位良师挚友写的。一位是张启敏同志,一位是邓德庆同志。</p> <p class="ql-block">张启敏同志是1966年高中毕业生,1968年下乡知青,曾任庄河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长海县人民政府县长、县委书记;大连市海洋局长;大连市高新技术园区党工委书记。他为《选择》一书作序《知青的佼佼者,命运的眷顾人》。</p> <p class="ql-block">邓德庆同志现任大连百年南山功力武术研究会会长。是集大连南山功力武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武术七段、大连民族大学教授、国家一级艺术指导于一身的武术大师。他为《选择》一书作序《人生有逆旅,生命更辉煌》。</p> <p class="ql-block">3.关于作者父亲反革命案的结局是,其父贺绍曾在劳改农场服滿刑期十年(1955~1965年)后,恢复公民权,在劳改农场就业。1984年6月,经本人申诉,原判法院重审,依照法律和政策给予彻底平反,在原单位辽宁省建筑工程设计院重新办理了干部退休证。</p> <p class="ql-block">4.关于本书</p><p class="ql-block">选择 /上卷.下卷/贺志冲著 </p><p class="ql-block">出版发行 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书 号 ISBN978-988-16069-2-1/L2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诗文融合/大连诗刊珍藏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印 刷 日升印刷有限公司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开 本 787mmx1092mm1/16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字 数 331千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版 次 2022年3月第一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印 次 2022年3月第一次印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定 价 40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连诗刊】珍藏版主编 罗铭(罗一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书责任编辑 张启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书 校 对 刘艳凤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书封面设计 贺志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span></p> <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制作 贺志冲 胡月媛</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