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们的故事六:抗战时期

跃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第五章 抗战时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父母都是30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正处在日本侵略东北期间,所以在这里要介绍一下;在当时东北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及对抗日的印象,父亲记得八棵树镇有住过日本人,也是来种地的农民,他小时候还和日本小孩一起玩耍,另外有一个日本男人常住开原,大家都叫他“小兵”,负责管理八棵树镇到清河沟这一带所有村子的日常事务,小兵没事会到各村子走走,尤其是在秋天庄稼丰收季节,都由村长负责招待,少不了吃吃喝喝高兴而去,家里的孩子淘气,大人们会以“小兵来了”吓唬孩子,廖家沟也归小兵负责管理,妈妈见过小兵本人,矮矮的个子、笑眯眯的,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可怕。日伪初期东北老百姓是可以吃大米的,随着日军侵略战争的深入扩张,东北作为日军后方补给,大概是1942年吧,宣布当地中国老百姓一律不准许吃大米,如果发现有人偷吃,杀头之过,大米则必须如实上缴给日本人,也正是这时期,母亲的姥爷病重,吃饭倒胃,边吃边吐,姥姥回家看望父亲,带了半小袋子大米,想给父亲做点米粥喝,可是姥姥的四叔胆小,拿着半袋子米东躲西藏不知该放那里好,最后藏到柴火地里,做饭时候拉袋子,米撒一地,紧张的他干脆把米全部倒入井中,太姥爷知道后很生气,从此滴米不进而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小学时候就开始接受双语教学,学生们必学日语,母亲学的不好,父亲学的挺好,一方面父亲比较有语言天赋,另一方面可能认为对以后求职有利,因为当时父亲有一位远房亲属给日本人做翻译,收入颇丰。当时小学生都会唱几首日本流行歌曲(包括日本军歌),这也是日本人在东北搞奴化教育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开始发动侵华战争,1932年二月就全面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当时在奉天的张学良部队挂起了白色投降旗,我还记得曾经看到一位记者采访正在美国安度晚年的张学良先生的视频,问起当年东北军为什么不打日本人,张学良先生答道:“不是不打日本人,是真的打不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东北出现了一批批民间抗日队伍,主要由爱国志士和当地地主武装组成,白子峰烈士就是在这期间参加抗日的,他是我二大娘的姥爷,也是我太奶奶的伯父,和我们算是连着亲,因为太奶奶是后续进家门的,所以我们没有血缘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白子峰在家中兄弟排行老三 ,家里掌权人,当地首富,比较有威望,乡亲们都称他“白三爷”,他的儿子白璞珍和侄儿白璞林都在奉天上大学,是有文化、有志向的年轻人,深知亡国之害,1932年接受爱国同学开原县人栾法章的邀请,介绍父亲白子峰一起成立了东北抗日救国军第五陆军,栾法章任总司令,白子峰任副司令,白子峰当时50出头,为了领头打鬼子,他卖掉家里的地,买成枪支弹药,带领附近乡亲,开始打鬼子。母亲年幼时,听大人们说,1933年的夏天,栾法章和白子峰趁夜晚带人消灭了当时在八棵树镇临时落脚的日本小分队20多人,后有老乡见日本人五花大绑拉走了马夫,认定他是抗日救国军的内应,之后乡亲们再也没有见到这位马夫回来,估计也被日军杀害了。抗日救国军歼灭八棵树镇守备小分队后,日军大怒,调来周边大批兵力对第五路抗日救国军进行围剿,抗日救国军终因寡不敌众而溃败,死的死、逃的逃,白璞珍、白璞林两位英雄先被日军抓获,栾法章和白子峰逃到锦州后,栾法章选择继续南下,白子峰跑回老家。程子源和白子峰两家为邻,程子源在八棵树镇给日本人干活,和小老婆常住八颗树镇,家也就在我爷爷家附近,过去八棵树镇也就那四条小街,小镇上人互相都认识,由于程子源的告密,导致白子峰被日军抓获。杀害白子峰那天,日本人还叫来家属和老乡观看,目的就是杀一儆百,我太爷和太奶奶也在其中,母亲听我太奶说,鬼子把白子峰丢入狗圈,先放出一只狼狗,被白子峰给打死了,鬼子又同时放出来几只狗,就这样白子峰被狼狗活活咬死,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多么凄惨,听太奶奶说白璞珍、白璞林死的也很惨,是叫抱火炉活活烧死的,可见日本侵略者为打击东北保家卫国的抗日武装队伍,真是太无人性了。后来日本人在八棵树镇西边的山上为他们死去的小分队队员树立一座纪念碑,就在我家祖坟上方,抗战胜利后,我大伯把日本人碑砸了,以我现在的观点,应该保留其遗址,作为历史见证,具有直观的教育意义,但在当时,就算大伯不砸,也会有其他老百姓来砸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镇压当地抗日武装队伍后,日军实施百姓归屯政策,母亲家也由山坡上搬到了村里居住,侵略势力得到巩固后,由汉奸程子源出资,竟然为白子峰修建了一座灵台,灵台为长方型,外砌青砖,上盖青瓦,型如当地传统的土地庙,庙内供有白子峰烈士的照片,不知汉奸程子源是内疚还是为了搜买民心?但是;我太奶奶的原话却是白家和程子源打官司胜了,由程子源出钱白家出力建的,当时太奶奶也是听家里人说的,毕竟她是历史的见证人,她去世于1979年。在网上看到有写是偷偷建的,这也太牵强了,毕竟当时东北正处于日本占领时期,庄稼地里方圆两公里都能看到的小建筑,而且位置在山边上,前面就是去村子的路,路前边是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解放后文革初期,白家的后辈又把这个灵台给拆除了,白家后人可能有什么不得已的情况吧,因为当时政治运动比较多,农村又开展破“四旧”,我记得上小学时期都经历过批林批孔、学黄帅等运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为纪念民族英雄白子峰,弘扬烈士精神在原灵台位置重新修建了白子峰烈士灵台,但母亲说没有以前那个建的好,过去建的是用大青砖一层一层磊起来的,厚重感强,现在建的红砖砌好,再用水泥抹一层看起来比较单薄,这也是大家更喜欢古建筑的原因,精工细雕,现在仿制的古建筑都缺少过去的工匠精神,有点跑题了,我父亲和母亲小时候的故事也到止结束了,读者们再见。感谢阅读!</span></p> <p class="ql-block">白子峰遗像</p> <p class="ql-block">八道岗子村</p> <p class="ql-block">日本小分队记念塔原址</p> <p class="ql-block">新修缮的白子峰烈士灵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