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萌发对科学的兴趣。最近我发现班里孩子对七星瓢虫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展了这次科学活动。</p> <p class="ql-block">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昆虫,它的身体像半个圆球,头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触角很短,不太明显,它的脚在大大的翅膀底下,它的口器既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因为它的翅膀有七个黑色的圆点点所以人们叫它七星瓢虫 。</p> <p class="ql-block">七星瓢虫🐞的秘密</p><p class="ql-block">卵</p><p class="ql-block">卵:长1.26毫米;宽0.60毫米。橙黄包,长卵形,两端较尖。成堆竖立在棉叶背面。每块卵一般20一40粒,最多达80粒。</p> <p class="ql-block">幼虫</p><p class="ql-block">共4龄.各龄期的主要特征:</p><p class="ql-block">一龄:体长2—3毫米。身体全黑色。从中胸至第八腹节,每节各有6个毛疣。</p> <p class="ql-block">二龄:体长4毫米。头部和足全黑色,体灰黑色。前胸左右后侧角黄色。腹部每节背面和侧面着生6个刺疣,第一腹节背面左右2刺疣呈黄色,刺黑色。第四腹节背面刺疣黄色斑不显.其余刺疣黑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龄:体长7毫米。体灰黑色.头、足、胸部背板及腹末臀板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黄色斑。腹部第一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桔黄色,刺黑包。第四节背侧2刺疣微带黄色,其余刺疣黑色。四龄:体长11毫米左右。体灰黑色。</p><p class="ql-block">四龄:体长11毫米左右。体灰黑色。前胸背板前侧角和后侧角有桔黄色斑。腹部第一节和第四节左右侧刺疣和侧下刺疣均有桔黄色斑。其余刺疣黑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到户外找一下小瓢虫吧(^_^)</p> <p class="ql-block">老师,快看,我发现了一只小瓢虫🐞</p> <p class="ql-block">我也找到了一只(^_^)</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小瓢虫吧</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观察我深深感到: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答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编辑:孟聪聪 刘澳欣 代艳艳</p><p class="ql-block">审核:郭江英 陈敬易</p><p class="ql-block">监制:杨清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