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金经人</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i><u> 我的根在十二连</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 原12连战士 金经人</i></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自1972年12月入伍,在河南辉县的土高村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就被分到十二连。正如《难忘的军旅生涯》(郭云山作词,王昌沪作曲)中所唱的 “从这里铸就信念”,在这里开始我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i><u> 铁心当好工程兵</u></i></b></p><p class="ql-block">十二连是一个光荣的连队。下连队当天,张双有指导员就给我们新兵上课,讲国际形势,讲国防建设的重要性,讲连队的光荣历史:坚强团结的历届领导班子、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严谨务实的各级连排干部,还有关心爱护战士的点点滴滴。给我们这些刚刚踏入军营的新战士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第二天,连队组织我们新战士参观洞库施工。当我进入雷声轰鸣的施工洞库,脑子立刻复杂起来。就在两年前,我初中毕业回乡参加劳动,大队里就分来一个名额,去社办企业萤石矿工作。这在当时来说,可是一个美差,每月可拿到20元钱的工资,而在生产队劳动,每天只有2毛钱的分红。当时大队书记问我想不想去,我听说这个工作可能会使人得矽肺病,所以我就婉拒了,今天当兵还是要干这个工作?当时思想斗争很激烈。但我想到了指导员的谆谆教导,想到自己能为国防建设流汗出力,也是非常光荣的。自此,我铁心扎根连队,当好一名工程兵,积极工作,献身国防。</p><p class="ql-block">下连后我被分在三排九班。班长吴兆毛是70年兵,副班长王善权是69年兵,还有71年兵姜海、陈春明,两名修道工董道阳,71年兵徐某,他们个个干活不怕苦,舍得下力气,这对我们六名新战士是一个极好的示范,所以我们也像老同志那样,不怕苦不惧累。我每天上班,总是一身军装全部被汗水湿透。由于每天拿锹装渣,一段时间下来,双手起先打血泡,后来磨出一手老茧;左膝盖处的军裤,几天就要缝补一次。半年下来,左腿膝盖上面的这块肌肉,明显要比右腿高出许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为政治学习作辅导</span></p> <p class="ql-block">班长、副班长和班里的老同志经常利用晚饭后的休息时间找我谈心,他们都鼓励我积极工作,努力进取,对我的促进很大。</p><p class="ql-block">下连队后,我主动把我们排的黑板报给承包下来了。出黑板报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我自小学五年级就买了一张硬板纸,用墨汁刷黑,然后在上面写毛主席语录,挂在我家门口的墙上,定期更换。初中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负责出学校的黑板报。我也很喜欢做这项工作。排里的黑板报是用水泥砂浆抹的,粗糙且不平。我每次出黑板报都要用墨汁刷一遍,使新换的板报版面整洁,排长也因别人夸奖而多次表扬我。</p><p class="ql-block">在我下连队时,我们班还有一位68年的老班长叫周福生,他已经明确退伍,但由于工伤,一直还在焦作矿务局医院治病未离队。后了解到,我们连队自建连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工伤亡人事故,而周福生老班长是我们连工伤最重的一位。听说自周福生老班长工伤住院至他脱离生命危险期间约有一个多月,连首长每天晚上进行连点名,通报周班长的病情。这个做法极大的提高了全连指战员的安全意识,提升了全连的凝聚力和战斗力。</p><p class="ql-block">在张双有指导员的引导下,我积极参加连队政治学习,也成为连队政治学习的骨干。</p><p class="ql-block">一次,我排从一号洞口往三号洞口抬一根重轨道(洞库掘进中用的铁轨分为轻轨和重轨,洞内一般都用轻轨,洞外都用重轨),因为铁轨很重,我们七八个人都用右肩一起抬着往上走。因为路上有坡,一般人走到坡顶的时候都会弯下腰,这样可以使重量往前后人分担,我是抬在中间,当我走到坡顶的时候,我仍挺直腰往前走。这时薛云平副排长在后面喊:“小金子,弯下腰!”我想这种时候就是考验一个人毅力的时候,就是要咬牙坚持,尽管只是一瞬间,但我经受住了考验。</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我在作业面装渣,上面掉下一块石头,砸破了安全帽后,把我的头上也砸了一个洞。当时鲜血直流,被战友们扶到洞口,叫来卫生员帮我包扎了之后,我又进洞干活去了,班长他们怎么劝说也不愿下来。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连首长的坚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班里同志的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到了74年初,连首长任命我为10班副班长。因为74年全团只招了20个新兵,我们73年兵等于还是新兵。新兵当副班长,这在全团1400多个人当中是极少的。我非常感谢连首长对我的培养,内心也非常珍惜领导给我的荣誉,工作中更加积极努力。那年,我们班承担扒上道坑的任务,全班12个人,我们三个人用镐刨渣,其他人用锹往下道坑翻渣,我一个人要占一半坑道的宽度,相当于1个半人的工作量,一刻不停的来回刨渣,每天上班都几乎全程弯腰干活,晚上上床睡觉,不是慢慢躺下来,而是直接倒下来,因为实在腰太痛了。好在那时年轻,睡一觉后,第二天醒来就又恢复了。</p><p class="ql-block">74年7月的一天,张双有指导员问我:“你怎么还没有写入党申请书?”我说:“我写好了,但我觉得自己还不够条件,所以没敢交上来。”我交上《入党申请书》后,于9月份,在同年入伍战友中第一批被批准入党。</p><p class="ql-block">在连首长的培养下,我于75年初担任12班班长。副班长是我下连队时我们班的副班长王善权。我虚心向老班长学习,遇事向老班长请教,老班长对我工作很支持。另外几个骨干,如70年兵笪来田,71年兵曹世礼等战友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所以,尽管我的工作经验不足,但有他们的全力支持,工作还是比较顺利。</p><p class="ql-block">76年初,我到10班担担任班长,那年,我们连负责修三营部以下这段公路,工作强度非常大。当时我们班里的战士有几个特点:有两个是全连力气最大的,如75年兵张习楚,76年兵余海燕等;而76年兵李必湘则是个文弱书生,力气单薄,但文才不错;73年兵王春海,既是施工中的主力,也是理论学习的骨干。</p><p class="ql-block">由于有第一年的摸索,第二年当班长就比较有经验了,一是经常找战士单独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关心他们的个人进步,指出他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二是每周的班务会上,对一周来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名道姓的严肃批评,全班人都明白,班长批评是为大家好,没有人闹情绪的。三是在外面只表扬好人好事,绝不说班里人的坏话。所以班里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很强。我根据每个战士的特点,让他们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李必湘,安排他出排里的黑板报,连里晚点名或总结表彰时,较多的表扬李必湘,后来他当了连队文书,后来也提干了;余海燕不怕苦不怕累,重活累活抢着干,后来当上了连队司务长;王春海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刻苦学习理论,后来成了连队理论学习骨干。</p> <p class="ql-block">那年秋天,班里也发生了一件事情,但由于处理的妥当,没有造成大的影响。事情是这样的:一天下午,班里的一名同志说他的一双新解放鞋放在床上不见了,他给我说了之后,我想这一定是班里的同志拿的。于是就把全班人召集起来开班务会,并把房门关紧,让丢鞋的同志把情况说明之后,大家进行讨论,多数人认为这双鞋一定是班里的同志拿的。我先做工作,要求谁拿了就主动认错。说了有十多分钟后,也没有人主动认错。这时,我看着每个人的表情,心里基本有谱了。我说,每个人把自己的物品拿出来放在自己的床铺上,我一检查,果然是徐某平同志拿的。徐某平在事实面前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然后我在班务会上提要求,第一,徐某平要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以后不能再犯,并在今后的工作上积极表现,争取同志们的谅解;第二,这件事任何人不得对外人说,不能因此影响徐某平的进步和班里的形象。经过这件事之后,班里的同志更加团结,工作更加积极,徐某平进步也很明显,我心里也特别高兴。</p><p class="ql-block">我在十二连工作的近五年时间里,我注重向连、排长学习,向周围的同志学习。连队下达任务、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就在想:这件事如果让我去处理,我该怎么办?我先做些思考,然后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从中学习人家的长处。我对班里同志丢失解放鞋的处理方法,就是学习盛敏生老班长的。盛敏生是我新兵连的班长,在新兵连里,我班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的这一习惯,让我在后续接手各项工作时给予了很大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前排左一副班长吴福生 冯营矿组长 班长李正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中排左一牛茂 陈宝宏 王成明 吴学庭 金经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后排左一黄新良 巩友富 金有正 朱希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i><u> 战斗在冯营煤矿</u></i></b></p><p class="ql-block">冯营煤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优质无烟煤矿,据说这里所产的煤炭,全数供应上海。约1973年9月,我团应冯营煤矿的请求,要派100名战士前去支援他们挖煤。连队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许多战士踊跃写请战书,要求参加支援挖煤,我也有幸参与其中。</p><p class="ql-block">我连11名同志在班长李正斌,副班长吴福生的带领下,认真向冯营煤矿派来指导我们的两位组长学习。</p><p class="ql-block">我们这11名同志,在连队里个个都是能吃苦,不怕累的干将,到了冯营煤矿,大家都迸发出一种拼劲,决心要多挖煤,保安全,为十二连争光。</p><p class="ql-block">挖煤作业与我们洞库施工有相似之处,就是钻孔、爆破,出渣(煤)。不同的是挖煤需要经常钻孔、爆破,而且爆破时人员撤离作业面不远,所以全身除了牙齿和眼睛是白的之外,其他全是黑的,连吐出来的痰也是黑的。采煤用电雷管爆破,爆破下来的煤通过U字形的搪瓷滑槽滑到下面,然后装进斗车,通过竖井运到地面。我们这个班的人,上班时个个生龙活虎,干活时拼命三郎,下班时个个疲惫不堪。从工作完成情况来看,我们班每天总比其他班多挖几斗车煤,多次得到团援煤队领导的表扬。两位冯营煤矿的组长对我们的工作也很满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我们于12月初奉命返回部队后,两位组长在1974年元旦,利用放假时间,坐公交车到498仓库,下车后沿着上山公路边走边问,沿途劳顿了两个多小时,找到我们连队来看望我们,足见情谊之深。</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离开冯营煤矿返回部队后约一个月,矿井就发生透水事件,地下水慢慢灌满了整个矿井,好在没有人员伤亡。后来听说是矿井边上的一个水库水通过裂隙进入井下坑道所致。因为煤矿的井下需要防止瓦斯爆炸,所以全部设备都需要防爆,电机、灯泡、电线接头等全部设备都要具备防爆功能,故造价很贵,据说当时损失超过10亿人民币,相当于全国每人损失1元钱,这个数字在当时来说,已是天文数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号储水池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i><u> 汗水洒在鸡公山疗养院</u></i></b></p><p class="ql-block">在连首长的培养和帮助下,我于1977年9月提干,到洪洞农场任排长,并于第二年9月被推荐去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团工程股任技术员。在工程股工作期间,一是与熊荣章工程师一起做洞库施工预算,二是陪同杨存山参谋长参与方庄武器库的隧道施工。1981年,团里要求技术员下连队,我又回到12连当技术员。</p><p class="ql-block">1982年初春,我奉命到信阳鸡公山131医院执行营建任务。</p><p class="ql-block">鸡公山131医院是总部设在信阳市的131野战医院的分院。鸡公山131医院原先规模不大,有近20栋建国前的洋房和别墅作为高干病房。</p><p class="ql-block">当时武汉军区因为没有自己的疗养院,要把鸡公山131医院改建成为武汉军区疗养院。武后营房部从当时代管的总后两个工程团(工程兵建筑第二〇二团,二〇九团)中抽调了三名技术员(二〇二团一名,二〇九团二名),三名部队老职工(木工、钢筋工是209团的,架子工是202团的),还有电焊工,以及机械连的砼搅拌机也前去配合。为了保障砼的质量,团里还派了工程股实验室的高志忠等同志前往。</p><p class="ql-block">鸡公山上缺水,建疗养院,首先要解决饮水问题。我的任务就是修建储水池,把山上的雨水收集起来,通过沉淀、过滤,进入储水池储存,供疗养期(鸡公山因为地理因素,冬季很冷,十二月以后,经常大雪封山,但夏天气候凉爽,风景迷人,是闻名的避暑胜地,疗养期也是限定在每年的7月到9月底)使用。这也是我第一次离开老部队,在外单独执行营建任务。我接受的第一个项目是1#储水池施工,它直径14米,高15米,容积为300立方米的地下圆形储水池。这个储水池的施工条件很特殊,因为疗养院当时能给我提供的木模板很少,只够支外模的,内模板的材料是长1.5米,宽10厘米的槽钢,即我们的洞库被复用于洞顶支模的槽钢。怎么办?经过和木工老师傅的认真讨论,并经仔细计算,确定了施工方案:在池底和80厘米高的池壁一次性浇筑完成后,支好池壁外模,扎好池壁钢筋,在水池中心树一根支撑柱,在池壁内测,间隔1.5米立一根方柱,池壁内侧的方柱与水池中心的支撑柱辐条相连,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体系。我设计好砼的和易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等,浇注砼时,每次厚度30公分,转圈、循环往上,在上一道砼终凝之前,下一道砼要覆盖上去,确保不能出现施工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209团部份援建人员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中排左一高志忠 中排右一老职工邵师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后排左一金经人后排左二老职工袁师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后排右一吴晓伟</span></p> <p class="ql-block">1.5米长的槽钢,对应圆弧池壁,在保证槽钢两头的钢筋有1.5公分的砼保护层后,槽钢中间的钢筋保护层(即圆弧的矢高)将达到2.8公分,这也只能如此了。</p><p class="ql-block">施工队的工人是鸡公山下的农民,以前从来没见过振动棒,我先给他们上课,要求他们“快插、慢拔、30秒”,然后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池壁砼浇筑,共用了三天三夜,施工人员两班倒,24小时不停的施工,我每天在工地上呆20多小时,两眼紧盯着模板支撑系统有没有松动?砼浇筑的速度能不能在上一层砼终凝之前浇注下一层?振动棒的操作是否按规程进行?精神上高度紧张。待池壁砼浇注完毕,我和高志忠等人都精神一下放松了,人也瘫倒了。</p><p class="ql-block">为了节省开支,我要求民工在支模板的时候,钉子要留点头,不要钉平,拆模板后,把钉子取出调直,下次再用(因那时候人工费便宜,而材料费相对较贵,所以重复利用钉子也是划算的),拆木模板时也细心保护,减少破损,增加周转率,确保现有材料能够满足几个储水池的砼施工需要。</p><p class="ql-block">那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只要有民工在工地施工,我就在工地上,脚上穿一双高筒雨靴,军装上沾满振动棒溅起来的水泥浆,经常一个星期十来天不刮胡子,周围的人都叫我“大胡子兵”。</p><p class="ql-block">储水池的内壁粉刷,按图纸设计,在水泥砂浆中掺化学防水剂(具体名称记不清了)。我想,这个储水池的水是饮用水,最好不要使用化学防水剂。我采用在重庆后勤工程学院学到的“五层防水粉刷”。先与施工人员一起讨论该施工方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让他们都了解掌握。五层防水粉刷需要用三天时间完成。首先是清理池壁基层,凿掉蜂窝麻面,然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找平,再用木抹子将表面搓毛,第一天的工作是打基础。第二天,在找平层外面,粉3-4毫米厚的纯水泥膏(这是防水层),待快要干的时候,用铁抹子反复、使劲将其压密实,这是防水层能否起到防水作用的关键点。在压密实之后,不能让其干裂(这是五层防水粉刷的重点),立即用8毫米后的高标号水泥砂浆将防水层保护起来,并对防水层进行养护,这一层水泥砂浆上去之后,让它稍微干一下,先用铁抹子使劲将水泥砂浆反复压密实,然后再用木抹子搓毛。第三天与第二天的做法一样,在搓毛的水泥砂浆上面粉纯水泥膏和高标号水泥砂浆之后,再把水泥砂浆搓毛,最后再粉3毫米的纯水泥膏,再压实。五层防水粉刷的难点是要把握好前、后道工序的时间结点。粉刷、养护好后的水池内壁呈青绿色,油光发亮,宛如一个力大如牛的壮小伙子,它像有足够的力量可以顶住巨大的压力!</p><p class="ql-block">经过第一个圆形地下储水池的施工,为后续工程积累了不少经验。2#储水池项目是一个500立方米的矩形地面储水池,池壁与1#相同,为25公分厚钢筋砼,高度12米,一面靠山体,另外三面均在地面上,施工难度相比1#储水池项目减轻了许多,但我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每一个细节,确保工程质量,使储水池建好后不能出现渗漏水现象。当储水池建好开始进水时,我这个不抽烟的人也买了一包香烟,坐在水池旁边静观,深怕出现池壁渗漏水。一天,两天,一个星期过去了,池水装满了,池壁外连一点湿影子都没有。因为1#储水池是埋在地下的,也看不出是否会漏水,尽管自己努力做到一丝不苟,但还是心里没底。2#储水池装水后滴水不漏,当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们带着一帮山里民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造出了优质工程,我们可给209团争光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3#储水池总容量为3000立方米,是建在溪沟里由多个矩形储水池相连而成的。由于有前两个储水池的施工经验,3#储水池的施工就很顺利了。</p><p class="ql-block">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三个储水池施工全部结束,我团派出的10多名同志就要全部返回了。在整个过程中,大家团结一致,一心要做精品工程,无论是老职工、新战士,还是志愿兵,吃苦从无怨言,与医院的领导以及民工的关系都处得很好,深受武汉军区营房部和鸡公山医院领导的一致好评,我们自己也为能给209团争得荣誉而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根据医院领导的要求,我被继续留下帮助进行其他营建施工任务。在这期间,我也遇到了一件事,医院分管营房的院务处副处长,因为他是学营房专业的,所以营建的工程决算都由他审核把关。那年,他要转业了,他想利用工作之便,为自己捞点好处,就对施工队长说:“我在决算时给你多算一点钱,你给我一点好处。”后来,这个情况被传了出去,在医院造成很大的影响。尽管因为钱没有拿到,没有对其进行处理,但这足以把他搞得灰头土脸。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部队干部,就应该干干净净干事,踏踏实实做人,这个信念我一直得到了坚持,也让自己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1983年后,鸡公山医院改为武汉军区疗养院,我在这里呆了三年多,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1983年底,疗养院还给我记了三等功一次。1984年5月,我被推荐调往武汉军区营房部工作,同年7月,武汉军区政治部去武汉军区营房部调营房干部,我又被调到武汉军区政治营房办公室当助理员。1985年9月,武汉军区撤销,我被分配到济南军区政治部营房办公室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次三等功奖章及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u> 在济南工作的十一年</u></b></p><p class="ql-block">我一到济南军区政治部营房办公室,就有一栋团职楼等我去开工。我坚持以往带民工的做法,每天上班都在工地上转,基础等隐蔽工程及时做好记录;看见墙砌歪了,就要求他们拆掉,并开10元钱罚单交给财务,在下次拨款的时候扣下来,目的是要他们保证工程质量。工程结算时,我本着严格把关,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定额规定该给他们的钱一分不少,如预制钢筋砼楼板的钢筋用量,图集上有明确的数量,另外,定额的总说明上规定,预制钢筋砼楼板的钢筋用量,要按图集用量再增加5%的损耗。我拿着做好的决算与施工队长和他们的技术员一起对账讨论,3600平方米的团职房决算双方扯了半个多月,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多算点,所以他们跟我着急跟我吵,但我心平气和很有耐心,我说:“该给你们的钱,那是你们的血汗钱,我一分不会少给,不该是你们的钱,那是我们的军费,我一分不会多给,多给我就是犯罪。”他们也拿我无奈。决算结果,施工队完成的土建部分不足30万元(门窗、水、电、暖、油漆、涂料等由我们自己的职工完成,不计在内)。决算之后,他们给我送了一些海参,海米,我说你们也没必要送,我也不需要,我让他们拿回去。</p><p class="ql-block">第二年,建了五栋二层楼的军职房,我把工程结算做好之后,先送军区后勤部审计局的纪相勤高工审核。纪高工原先是武汉军区营房部的资深助理员,熟知营房专业,他拿到我送交的工程结算,先审大项,看大项无误后,再从头到尾细查,然后给我找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楼梯板底抹灰”算重了,定额的“综合楼梯”已经包含了楼梯板底抹灰内容,我说这是我错了。二是说我把檩条算多了,图上只有两根檩条,我怎么算那么多。我说,图上两根檩条是示意,按照规范,两根檩条之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90公分,一个坡屋面为5米多宽,两根檩条怎么会够?他说这是他错了。</p><p class="ql-block">我在济南军区政治部工作了11年,先后共建了大小26栋房子,有宿舍楼,办公楼,门诊楼,幼儿园,车库加战士宿舍,澡堂,锅炉房,变电室等。由于我严格把关,没有出现房子裂缝、漏水等严重质量问题,这一点,是当时军区司令部、后勤部都比不上我们的地方,我也多次受到军区政治部首长的表扬和肯定,1996年底,我被政治部荣立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i><u> 在20军杭州干休所工作</u></i></b></p><p class="ql-block">1997年初,终于如愿回到了家乡,调往20军杭州干休所当政委。到干休所后,我转变观念,强化服务,虚心学习老干部的优良品质。我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100多户老干部。走访中我了解到,原军长杨石毅因中风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他爱人陈继文阿姨因为自己也是年老多病,不能照顾杨军长,她就花钱雇了两个保姆来照顾杨军长的日常起居,每天两个保姆扶着杨军长去爬山,去走路。陈阿姨就对我说:“老头子活着就是一个军长,我把老头子的钱全部用到他自己身上去,每周给保姆家里买一只鸡和一块肉,换季给保姆买衣服,小孩上学、过年过节给保姆发红包,让保姆开开心心照顾好老头子,老头子很开心,我也很轻松。”对陈阿姨的“开心”和“轻松”说,我多次在干休所里宣传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在干休所调师级,要同时满足一个前提,达到三个条件才行。一个前提就是干休所老干部户数要在100户以上,三个条件,一是在干休所任主官满6年,二是在任主官期间,干休所被评为全军先进干休所,三是在任主官期间立过三等功。很荣幸,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于2002年被晋升为文职三级(相当于副师,编者注)</p><p class="ql-block">2004年,部队精减整编。我想,我这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即从军,现在如果转业到地方还能再干一件事,于是我提出了转业申请。2006年初,我转业到地方上班,工作了八年,于2014年底退休。</p><p class="ql-block">回顾自己的前半生,转战了十多个工作单位,经历了两个大军区机关,荣立了三次三等功。我始终感恩十二连首长对我的培养教育,永远不忘十二连战友对我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一直怀念在十二连工作、战斗中与战友们结下的深厚友谊,我深知是十二连这个光荣的连队让我成为今天的自己,所以说,我的根在十二连。我曾将我的银行卡密码设为“209312”,意思是我是209团3营12连的战士。我为十二连争光,我以自己是十二连的战士为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责任编辑 金厚盛</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209团回忆录编委会</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2022年2月18日</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