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灵武作协〕</b><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嘱托,是人民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文艺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文艺工作肩负的重大使命,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语重心长、令人振奋,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一重要讲话,与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等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构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现就灵武作协部分会员学习心得分期摘录,相互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郭文秀:</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中所作出的贡献,并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为文艺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作为文艺工作者,就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自身留清名。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影响,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要对正能量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要对丑恶事敢怒敢批,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要弘扬行风艺德,树立文艺界良好社会形象,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强调,要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让当代中国文学家、艺术家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让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作为文学创作者,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守人民立场,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创作反映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作为今后文学创作的工作主线,用生动鲜活的故事,讲好新时代的大变化,讲好新时代的硬道理。要深入乡村,贴近人民,用情用力用心讲好灵武故事,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不断开拓我市文学创作的新境界。要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从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掘创作源泉,在平凡质朴的百姓生活中发现人民的伟大和崇高,用情用力开展创作,塑造出可亲、可爱、可敬的灵武人民好形象,让文学作品活起来。要积极发展文学创作新会员,引导更多的青年文学爱好者聚焦广大文艺工作者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通过文学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新生活,以自信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要秉持主旋律,弘扬行风艺德,始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抒写真善美,创作出人民满意的优秀作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启迪人、引领人、鼓舞人,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 杨贵峰</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们所处的时代前所未有,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的文艺作品要与时代共振,反映历史巨变,描绘时代图谱,塑造崭新形象,凝聚精神力量,在人民的创造中完成艺术创造,以文学创作的形式为这个时代“画像”。对于新时代文学的光荣使命,我们生逢其时,要体现自己的力量担当。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创新,文艺创新有它的特点,那就是文艺工作者要热爱生活,要对日新月异的生活现场保持足够的敏感,要能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这种“新”,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去表达这种“新”。要用新的艺术手法和艺术形式去表达,反映人民的心声和心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深邃,提出许多事关文艺发展的重大命题,为今后中国文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思考,贯彻到文艺工作和具体的文艺创作之中。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要不负重托,继续努力,为时代而书写。要坚持人民立场,以文学的触角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组织优势、创新组织体系,为深入做好新时代的作协工作提出新命题,我们要引领、团结、服务好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不断繁荣创作、多出优秀作品,更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稳步拓展作协工作的领域、视野,为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成长交流的广阔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重要性,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们发展地方文艺事业,离不开文艺新人。我们要加强团队建设,不断壮大文学创作队伍,引导更多的文艺青年积极投身文艺事业,用笔下的文字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这几年,我们努力实施文艺“青苗”计划,对加强文学培训,激发青少年写作兴趣,促进文艺人才梯队建设发挥了作用。今后,我们要继续发现新人,培育新人,做好引导和服务,提高其文学素养,让更多的青年作家以朝气蓬勃的创作活力,用紧跟时代脉搏的作品去开拓文艺新境界,为民族地区文学艺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作家和其层作协工作者,在文学创作和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校园和和生产建设一线,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创作之路,倾心书写人民生活的伟大实践,以真实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反映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心愿、追求和梦想。作为一名灵武作家,要聚焦灵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努力推出一批讴歌时代、礼赞人民、催人奋进的文学作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