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古街巷记录(二) <p class="ql-block"> 嵊州市老城关的白莲堂社区即将进行改造,东前街、东后街、保婴路也在拆迁改造之列。</p><p class="ql-block"> 去年11月19日,我用手机对东前街进行了拍摄,用文字、照片与视频记录了现存的建筑物,对知道的人文景观作了简单介绍。 2022年1月19日上午,我去了东后街,也想在东后街即将拆除改造前留下一些记录。</p><p class="ql-block"> 东后街、保婴路即将拆除,有一大半的房子原来是公房,由房管会管理,收低廉房租租给市民居住,这些公房基本上已经腾空,但也有较多私房至今仍然居住着,因年代久远,大都成了危房,住户们说,没有拿到赔偿款,就是不走。</p><p class="ql-block"> 东后街在东前街北,中间有房子隔开,东起官河路,西至北直街,长度约三百余米。</p><p class="ql-block"> 纵观东后街,大部分房子历经沧桑,如垂暮老人,有很多已经岌岌可危。也有后来新建和修缮的,仍然发挥着房子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东后街有一幢老宅特别醒目,门楣上写有文字,字体圆润又不失苍劲古朴,西边墙上钉着一块嵊州市文物点铜牌,上书“江浙闽三省烟商会馆旧址”,由剡湖街道办事处和市文广旅游局认定。还有一处老宅在东后街经保婴路通往鹿山路的中间,原来是卢家台门的祠堂,后来成了爱华女校旧址。孙中山的两位女保镖尹锐志、尹维峻姐妹俩曾经在这里读过书。</p><p class="ql-block"> 东后街还有一处有名的老房子是临城卫生院,现在已经移往剡城路(更名为剡湖街道中心卫生院),原址成了白莲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白莲堂社区的东、西面,排列着的大部分是老宅,灰黑色的斑剥老墙,看似默默无语,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过去黑暗、繁华、战乱、悲伤相互交织的难忘岁月……</p> <p class="ql-block">东后街西是文化广场,天华大厦曾经是嵊州市五套班子的办公楼,也是购物中心。</p> <p class="ql-block">从文化广场往东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电信局,这幢大楼于1986年底竣工,前面是东前街,后面是东后街。当年12月25日开通纵横制自动电话,设备就是安装在这幢楼里的。</p> <p class="ql-block">1986年重建的嵊县邮电局(后来经过装修),现为电信局北直街营业房。</p> <p class="ql-block">东后街西,与北直街相交。</p> <p class="ql-block">从北直街往东走二十余米,见到墙上有“云和摄影”几个大字,云和摄影在这里已有近三十年了,现在已移往别处。</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后街从北直街往东走左手的一幢商住楼,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这里曾经是嵊县剧院,后来嵊县剧院向北移建近一公里,这里就建起了商住楼,上面住人,下面营业。</p> <p class="ql-block">从西往东走,靠右手这边大部分是老宅,我1958年来东前街读初中,这些老房子就已经在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点击看视频(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从北直街进入东后街,往东走一百多米,见到街的两边靠右的大部分是老房子,相比之下,左边的房子有的比较新。左边的“小乐惠饺子”是比较有名气的饺子店,店铺虽小,名气很大。</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视频的结尾处,是一幢四层危房,已用塑料网遮挡,防止墙体墜落伤人。</b></p> <p class="ql-block">左边这家小吃店已有三十五年店龄了,名叫“小乐惠”,专营手工饺子,很有名气,如今还在经营。</p> <p class="ql-block">相比右边,左边这幢楼房比较新,这里是嵊州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p> <p class="ql-block">每次路过东后街,总会对着这幢老宅的大门想起我那个英年早逝的初中同学徐淼达,徐同学长相英俊,一表人才,他初中毕业后就被安排到税务部门工作。记得工作还不到一年,就在浦口什么地方骑着自行车过小桥时连人带车摔了下去……当时我刚刚上高一年级,听到这个消息,当时的心情难以言表,五味杂陈。每次路过他的家门口,徐同学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眼前,他皮肤白静,五官端正,永远停留在十六岁,至今历历在目,潸然泪下,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左一:徐淼达,右一:钱陶飞,中间的是我,当时我才16岁,至今已经过去62年了!</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里面是低矮的二层楼。</p> <p class="ql-block">还是右边的房子,这样的房子已经与城市面貌不太匹配。</p> <p class="ql-block">左边的四层楼有点老了,外墙包裏了塑料网,上面写有“危房危险,禁止进入”红色警示牌。</p> <p class="ql-block">右边也有警示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后街21号,文革期间东后街改为胜利路,后来又改为东后街。</p> <p class="ql-block">从东后街21号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21号里边有这个空地,与南面的老宅相邻,地上有一些花盆堆放着。</p> <p class="ql-block">图中远处的防盗门里面,是邮电局建造的二层楼房,门内原来是职工食堂,我2005年5月退休前,常常会去食堂吃饭。时今大门紧闭,这里成了危险地带,估计也在拆迁之列。</p> <p class="ql-block">原电信局食堂大门。</p> <p class="ql-block">从旁边危房的门洞张望,住户已经搬迁,现在人去楼空。</p> <p class="ql-block">类似“危房禁止靠近”内容的几块警示牌赫然在目。</p> <p class="ql-block">原临城卫生院旁边的小弄堂,直通东前街。这条小弄堂叫财神庙弄:这条弄从东后街至东前街这里有一口井,井的南面是百货公司宿舍,在宿舍位置有一座财神庙,一场大火毁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前,而这条弄本来就叫财神庙弄,原来住在附近的老人都是这样叫的,但年轻人就不知道这条弄堂叫什么了。</p> <p class="ql-block">白莲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原临城卫生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点击看视频(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个视频的开头是原临城卫生院,现在是白莲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因该房列入拆迁,社区已停止在这里办公)。对面是四层楼房,底层是店面房,整幢楼看上去比较破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视频结尾处是东后街16号,这是江浙闽三省的烟商会馆旧址。</b></p> <p class="ql-block">这幢老宅是东后街16号,原来是江浙闽三省烟商会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西面墙上订着一块金属牌,上书:江浙闽烟商会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墙上还有文物保护责任人公示牌</p> <p class="ql-block">窗户或门的上方墙上有题字,上书“道协大成”。</p> <p class="ql-block">题字之二:德齐天亶</p> <p class="ql-block">墙上题字之三:布昭圣武</p> <p class="ql-block">从东向西拍摄的东后街16号</p> <p class="ql-block">这幢房子与临城卫生院一条小巷相隔。</p> <p class="ql-block">这是左边的房子,一楼还在经营古玩。</p> <p class="ql-block">原临城卫生院(今白莲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对面的四层楼看上去有点破烂。一楼的烟酒店二十多年前也在。</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东向西拍摄的东前街16号,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江浙闽三省烟商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晚上的一场大火,烧毁了这幢老宅。</p> <p class="ql-block">前几年,这里的老宅被一场大火烧毁,为创建卫生城市,有碍观瞻而围上了围墙。。</p> <p class="ql-block">这条小弄堂是保婴路16弄,有16弄6号和16弄8号两幢二层楼房,是邮电局七十年代建造的职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我1992年夏天至1995年4月间曾经住在这幢单位七十年代末自建的房子里,西边是食堂。当时住房条件很差,没有卫生间,一家人住在不到二十平米的房子里,中间自己隔开。</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出的6号门,26年过去了,至今不变。</p> <p class="ql-block">这是8号门,是双扇门。</p> <p class="ql-block">6号的对面是公房,房管会负责修缮,租给市民居住,现在已封门,已被房管会收回。</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前后两幢二层楼,是当时邮电局职工宿舍,职工能分到一间,已经不错了。</p> <p class="ql-block">保婴路16弄竹丝台门。</p> <p class="ql-block">竹丝台门,风雨飘摇,不知道要不要修缮保护下来?</p> <p class="ql-block"> 门口右边有一口古井,市民还在打水使用。</p><p class="ql-block"> 像这样的井有很多,以前没有自来水,居民吃的洗的都是井水,这种井水碱性很重,我一块棉制品毛巾,用这种井水洗脸,两个月就会被腐蚀而破烂。</p> <p class="ql-block">保婴路16弄中段。</p> <p class="ql-block">这是保婴路16弄与鹿山路相交处,这里有个小型停车场,旁边是房管会。</p> <p class="ql-block">保婴路16弄17号,大门紧闭。</p> <p class="ql-block">从这条小弄看过去,是工商银行。</p> <p class="ql-block">与东前街16号相邻的居民楼</p> <p class="ql-block">白莲堂社区东后街北面有一条保婴路,保婴路9号是一幢老宅,木柱子上还有雕刻精美的“牛腿”,以前曾办过爱华女校,被称为鉴湖三侠(秋瑾、尹锐志、尹维峻)的尹氏两姐妹是孙中山的保镖,她俩曾在这里读过书。</p> <p class="ql-block">保婴路1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点击看视频(三)</b></p><p class="ql-block"> 这幢老宅原来是卢家台门的祠堂,后来在这里办了爱华女校。孙中山的两位女保镖尹锐志与尹维峻姐妹俩曾经在这里读过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点击看视频(四)</b></p><p class="ql-block"> 虽然已经在老城区读初中高中,也是老城关了,但还是有很多不了解的东西。今天才知道了尹维峻两姐妹读过的爱华女校。</p> <p class="ql-block">老城关陈安西热情地陪我去看看爱华女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这是尹锐志和尹维峻。</p><p class="ql-block">尹氏姐妹俩与鉴湖女侠秋瑾被时人共称为“中国近代史中女界三杰”,曾担任孙中山的保镖,孙中山尊称尹氏姐妹为“革命女侠”,曾在公开场合十余次救过孙中山的命。</p> <p class="ql-block">雕刻精美的“牛腿”。</p> <p class="ql-block">门口有市委党史办设立的石质保护碑。</p> <p class="ql-block">这位老人叫陈安西,生于1944年,只比我大一岁,世居东后街14号。</p><p class="ql-block">东后街14号也是一幢两层楼老宅,显得拥挤与破烂,这里几乎都是私人房产,拆迁前政府应该付清赔偿款,但据他们说目前赔偿款还没拿到手。</p> <p class="ql-block">杂乱破旧的陈安西家的公用庭院(东)。</p> <p class="ql-block">陈安西与邻居们共用的庭院(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点击看视频(五)</b></p><p class="ql-block">这是陈安西与邻居们居住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 东后街是老城区的主要街道之一,看上去还真是老了。1958年来东前街药王庙的城关民中读书时,那时候我只有14岁,胆子小,几乎不走远,主要就在东前街、东后街、南大街一带活动,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可笑。</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 六十多年前的东后街,面貌依旧。</p> <p class="ql-block">东后街11号与邻居,房屋老旧矮小。</p> <p class="ql-block">东后街12号与邻居。</p> <p class="ql-block">东后街3——1号,其实这是卢家台门的后门口。</p> <p class="ql-block">从这旁边进去,就是卢家台门。</p> <p class="ql-block">卢家台门</p> <p class="ql-block">卢家台门</p> <p class="ql-block">卢家台门大门,大门前面就是东前街。</p> <p class="ql-block">东后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点击看视频(六)</b></p><p class="ql-block">陈安西领着我去看看老宅太子庙与卢家台门祠堂</p> <p class="ql-block">破败的太子庙</p> <p class="ql-block">太子庙局部</p> <p class="ql-block">太子庙的“牛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点击看视频(七)</b></p><p class="ql-block"> 五爱幼儿园隔壁(西)的古建筑太子庙,如今已经风雨飘摇。</p> <p class="ql-block">附录1:古嵊县界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附录2:古嵊县山川总图</p> <p class="ql-block">附录3:古嵊县城的寺庙、祠堂、城门、亭台、书院等。</p> <p class="ql-block">附录4:1943年的嵊县城关地图,东桥、南桥、西桥、襟带门、东站的位置和交通要道嵊长路等赫然在目。</p> <p class="ql-block"> 结 束 语</p><p class="ql-block"> 如今破破烂烂的东前街与东后街在我的求学时代(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与六十年代初)的印象中是两条很长很宽的大街,另外有南大街、市心街、北直街、西前街、西后街等也一样,在我十五岁初来乍到城关之时,对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我,这些大街真的是高大上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岁月的变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如今南大街已经不是南大街了,北直街也早已拓宽,市心街只剩下一段,而东前街东后街虽然还在,但已经破烂不堪,有的成了危房,市政府已将老城区改造提上了议事日程,白莲堂社区所辖的东前街东后街均在改造之例,但愿这里早日成为嵊州老城区中的“现代社区”。</p> <p class="ql-block"> 2022.2.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