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日散记之四,盛开在日本的汉文化之花

符泽尔夫斯基

<p class="ql-block">盛开在日本国的汉文化之</p><p class="ql-block">--------访日散记之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国后,有朋友问,在日本一周,印象最最深的是什么呢?是日本美丽宁静的城乡、和善文明的日本朋友、可口经济的日式料理吗?自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最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本朋友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和弘扬。在日本,她的建筑是飞檐画栋,十分象中国的古建筑;她的民俗是汉唐遗风,谦卑礼让,节俭忠孝;她的文字中的平假名,是地道的汉字,片假名是汉字的部首和偏旁;她的服饰中的和服,也是秦汉时期中国古人服饰的扬弃。至于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文化气息浓厚的“三道”即:书道、茶道、花道更是典型的汉文化的承继。</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频繁交往。历史上曾有过秦始皇派徐福带50O童男童女东渡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最终滞留日本的记载;唐宋时,日本数十次派遣高僧到中国留学取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鉴真和尚多次东渡日本讲学布道,最终客死日本仙台,至今仙台市还建有鉴真大师纪念馆;十八世纪中叶,日本通过著名的明治维新在亚洲崛起后,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纷纷去日本留学,学习她先进的现代科技……现在的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她的人民更是百般敬慕中国文化。</p><p class="ql-block">柴田町与丹阳市友城结好十周年以来,两市町间交流最多的还是文化艺术上的。该町有书画协会,她的书画就是毛笔书法和毛笔画,地道的中国书法和中国画。只有不到4万人的柴田町,喜欢、从事中国书画的人的绝对值可是要超过我们这个有80多万人的丹阳市的。随便走进一家日本人家,就可以看到到处悬挂在家中的中国书画作品。日本朋友介绍,在日本,一般女人结婚后便不再出去工作,在家承担相夫教子的任务,而教孩子唐诗宋词,教子女练书画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呢。柴田町日中友好协会有上百个会员,他们个个是个中国通,不仅懂一些汉语,还会背唐诗宋词,喜欢中国书画艺术。在日本结识了一个忘年交,叫加茂纪代子,她今年己62岁了,是该町有名望的议员,曾两次来丹阳访问,回去后画了好多幅有关丹阳的画,有东亚大酒店、丹阳的人力三轮车,见我既会写作,又会书画,很是喜欢非要认我做她的干儿子呢……有个叫大槻则子的家庭妇女,五十岁才开始学中国画,这次町开展纪念两市町友城结好活动,她举办了个人画展。经常到我们下榻的原田宾馆来看望我们的一个日本老太,叫-----她己八十多岁,是日本宫城县有名的假名书法家,她跟我们说,是中国书法让她长寿,现在书法是她生活的全部,她一口气跟我们谈起柳公权,欧阳钦,王羲之,口若悬河,她还带了五十多亇日本青年学习中国的书法,她准备带这些学生到中国来进行采风活动呢。</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去柴田町,带去了书法绘画作品,进行专题展览,没想到前来参观的日本朋友比肩接踵,整亇柴田象过大节一样,热闹非凡,甚而远在数十公里外的仙台市和其它町也有数百人闻讯专程赶来参观,东京、仙台市的一些有影响的报刊电视作了专题报道。丹阳的书画家进行了三天的现场表演,写了百余幅书法作品和画了数十幅画无偿赠送,仍满足不了日本朋友需要呢。最后一天的现场表演,原计划只表演到下午5点(东京时间),但我们被日本朋友对中国文化无比喜爱所深深感动于是我们提出来将表演延长两个小时,直至把日本朋友事先准备宣纸写光,直至给每亇来索要字画的日本朋友都赠送了一幅,直至我们自己表演得腰酸背疼,手脚发麻……因为,我们为中华六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异国盛开不败而感到由衷的欣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0O四年五月十五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