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当如此生活

木子

<p class="ql-block">  “春未老” 。 脚往哪儿,路往哪儿 ; 尘俗的事,不再来烦扰我,我也不必再去想念它 !</p> <p class="ql-block">  文/木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七十周岁的我退休十年,简直是御风而行的逍遥潇洒。</p><p class="ql-block"> 我衣食住行均随和之至,凡事都已看开,性格豁达乐观,什么都能包涵容忍,一切都无所谓。钱财更是身外物,除必需品之外,均布施亲友。平日嘻嘻哈哈,绝不谈生死问题,只挑当年逸事来说。到了这种年纪的老人,如能活至耄耋,还受晚辈尊重欢迎,躯体虽然老化,思想却充满智慧,不枉此生。</p><p class="ql-block"> 我同年入伍的战友与我谈起他的母亲: 越活越斤斤计较,益发纵容珍惜自身,对于一杯茶、一碗饭,甚至一盆洗脸水,均啰啰唆唆,千般挑剔,再好也不够好 ; 子子孙孙,人人叫她生气,没有一人合眼缘,个个言语无味,话不投机。</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想象她一定只会自作打算,自私自利,一意孤行,无须替任何人着想,天地虽大,只有她一人至尊至大。这种老人往往叫晚辈退避三舍,相处时如同应付难缠的老板。</p><p class="ql-block"> 曾经年青时非常漂亮的同事王女士对我说,她平生最不喜接近的人为老人,最讨厌的事为衰迈,她宁愿于红颜未谢之时便归黄土,也不愿以将来的鸡皮鹤发取憎于人,更取憎于对镜中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生来不美,但为怕老丑而甘心短命,这种念头从来不曾在我脑海里萌生过。况且年岁是学习与做自己喜欢事的本钱,要想做的事有些成就,就非要活得较长不可。所以我想回到出生地的生产队,改建已有的小屋,后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似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能明灭萤火,观风行。</p><p class="ql-block"> 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的我喜读闲杂书,不必规矩,坐也可,站也可,卧也可。偶向墙根,水蚀斑驳,瞥一点而逮形象,即与书中人、物合,愈看愈肖。</p><p class="ql-block"> 门前冷落,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印而憾。恰好,听室外黄鹂、莺莺,能辨鸟语。能植竹看风行,能养菊赏瘦,能识雀爪文。 能行乐,吟东坡“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吃酒只备小蛊,小蛊浅醉,能推开人事、生计、“狗咬”、索账之恼。七月长夏睡翻身觉,醒来能知“知了”声了之时。</p><p class="ql-block"> 出门望天游。踏无名山水,省却门票,不看人亦不被人看,脚往哪儿,路往哪儿。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却更远了,遂吸清新空气,意尽而归。 </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学生时,我喜爱星期六下午更甚于星期日,星期六就好像负重之驴卸去背上的负担而到清池边喝水那么让人畅快。到了次日,想到语文笔记未交,数学练习题未做,不得不着急,只好埋头用功。</p><p class="ql-block"> 现在是我一生里的星期六。为什么呢?世界无论进化到何程度,生活总须用血和汗去换来。少壮和中年时偶尔得点闲暇,心里还是营营扰扰。唯有老了,由人生的战场退到后方,尘俗的事,不再来烦扰我,我也不必再去想念它,便真正达到心迹双清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与人交,淡,淡至无味,以残墙补远山,以水盆盛太阳,不怕将来的鸡皮鹤发为人所笑,只希望多活几岁,让我多读几本书。读传统,读现代,常读常新。写写读书日记,还要记记梦幻。梦醒夜半,不可睁目,慢慢坐起回忆静伏人睡,梦复续之。梦如前世生活,记其迹体验心境以察现实,领略一点人生意义,以我观我而我自知,自知乃于嚣烦尘世则自立。</p><p class="ql-block"> 我老了会是什么样?假使真能够活到八九十岁那种年纪,决不可让儿女成我的奴隶,至少在表面上,自问可以做到平易近人、和藹可亲。这是我做人最起码的功夫。</p><p class="ql-block"> 中国是个善于养老的国家,圣经贤传累累数千万言,大旨只教你一个“孝”字。我不敢轻视那些教训,但不能不承认它是老人根據自私自利的心理制定的,如“出必告,返必面”“父母在,不远游”那一套,或扶持搔抑,倒痰盂,涤溺器……</p><p class="ql-block"> 我希望当我死的时候,要在一间光线柔和的屋子里,瓶中有花,壁上有画。亲友若来问候,叫家人在外室接待,垂死的心灵担荷不起情谊的重量,他们应当会体谅。</p><p class="ql-block"> 我做不到,生如夏花之绚烂 ; 但我期待,死如秋叶之静美。</p> <p class="ql-block">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多闻草木少识人,常守自在清净心。我只与我周旋,只与我和解,至此鲜花赠自己,纵马踏花向自由。就像此刻的我,牵起了风的手,带着三月的温柔,隐匿于四月花香的枝头,悄悄珍藏一缕美好在心头。风起时,纷飞成一场花瓣雨,氤氲绵延;花落时,在心海绽放一抹嫣红,幽香沁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