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浓缩人生百态的“巴士”---《巴士到站了》精读

拓谱布卡阅读中心

大家好,我是拓谱布卡阅读中心的木子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绘本是<font color="#ff8a00">五味太郎</font>的<font color="#39b54a">巴士到站了</font>。 <h1><b>一、绘本内容介绍</b></h1><p class="ql-block">全书以“巴士到站了,***该下车了”构成回复旋律。人们乘坐巴士到达属于自己的目的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那一站下车去做自己的事情。我们能否猜出每一站是什么地方?而巴士的下一站又会停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br></p><h1><b>二、绘本精读</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封面</b>颜色较暗,由上至下的纯白、深绿、深褐、黑色和深灰组成,都是大色块,唯有中间白色的巴士给人以明亮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ff8a00" style=""><b>环衬</b></font><br>前后环衬都是大地泥土的色彩,没有装饰,只有带给人们以思考。巴士到站了,什么人又是从什么地方来,又要去做什么,引人深思。 <b><font color="#ed2308">扉页</font></b>是一小小的站牌和黑黢黢的道路,圆圆的站牌底色也附和着那路的颜色,倒是中间一抹橙色的停止符预示到此巴士要停下来。<br><br>这是一个车站的符号,也是人生的休止符。长长的道路没有边线,从哪儿来驶向哪儿都不曾获知,只知每一个人的车站是不一样的。<br><br>初读这本书有人会觉得没什么意思,不就是每一站停车乘客下车了吗!实在没有发现很惊艳的地方。但反复阅读认真思考,会发现这真是一本绝妙的好书。其实,我们都是这辆巴士中的一员,巴士的每一次到站,都可以成为有故事的一站。<br><br><br> <font color="#167efb">正文:巴士到站了。来画画的人下车了。</font><div><br></div><div>解析:白色的巴士在一座房子面前停下,一个头戴白色帽子,腋下夹着白色画板的背影丛从走向那座主体为白色的房子。那里一定是这位绘画从业者的驻地,从色彩上看他们是一体的,还有白色的船身。金黄色大地、深蓝色的水系能激起这位业者的激情和热忱。</div><br>路的另一边是一辆蓝色小车,显然是抛锚了,前盖顶起,怎么类似保险杠横在一边,车后黄色的箱子是警示?还是工具箱?人没有出现在画面里,是去求助?另外前后两轮直径差异很大,前轮轮胎已瘪。道路一边是画者走向心中满意的驿站,而另一边却是不协调的暗示,路边的这颗大树的三个硕果,颜色不同预示着不同的人生?<br><br>人们乘坐巴士到达属于自己的目的地,下车去做自己的事情。可以让小朋友猜猜每一站是什么地方?下一站又会停在哪里呢?<br><br><br>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来扫墓的人下车了。</font><div><br></div><div>解析:绘本里出现前来祭扫的人们,手里拿着鲜花祭品,神情也比较低沉和哀思。</div><br>走在墓地两旁的大块的蓝色、黑色和紫色,这是一个肃穆静谧之地。但路另一旁的垂钓者暗示这里不是愿者上钩的情分,只是逝者不得已才放弃世间的亲情和未竟的事业。粉色座椅和屋顶暗示温馨的氛围给逝者和生者一个慰籍!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去卖货的人下车了。</font><div><br></div><div>解析:巴士每到一站,就有做不同事情的人下车,扫墓的人手捧白花,表情肃穆;卖货的人身背大包,手拎皮箱,走街串巷;各有各的神态动作。但面对读者、手拎黑包肃然以对的那个男人又是做啥的呢!</div>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盖大楼的人精神抖擞地下车了。</font><br><br>解析:一个繁忙的工地,这是建设者的辛勤劳作之所,分工不同却目标相同。新赶来的工人,他们没有表现出不情愿,而是精神抖擞、热情激扬。看到路另一侧的路障和团队的标识吗?可能随时出现意外的状况而采取的临时措施。显然施工工地不是安全的场所,告诉孩子要远离。<br>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不知为什么,很多人急匆匆地跑下了车。</font><br><br>解析:这应该是一个商务区办公楼,看大家惊恐的往外跑,楼顶的人按响了警报装置。直升机出动了,在营救一个楼顶的人。可是从车里下来的几个人却往里跑,帽子跑丢了也顾不上了。从车里跑下的是几个人?车前后的五个人?他们跑向哪里?右下角前趴的人是如何摔倒的呢?他是从车上下来的人吗?柱子上的英文caution是警告语,柱子上面往下窥探的人显然知晓这一警语。左下角的蓝色小车也发出鸣叫。这一切都暗藏着玄机,让孩子大胆的去想,去发挥吧!<br><br><br>巴士已经行进了几站,哪是车头,那又是车尾呢!从图画书的语言看,从左到右是前进方向。巴士车一路前行,车头应该是右侧。从站牌和车的位置看,每到一站,人下车走。路牌在左,显然车头在右。你和孩子看明白了吗?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人们成群结队、兴冲冲地下了车。</font><br><br>解析:这应该是一个游乐场,大门外有扮成动物的迎宾和两两大人和孩子携手走进的身影。大门两侧是停车场,戴白色高帽的四个人应该是游乐场的工作人员,看起来他们很忙碌。<br><br>巴士每一次停靠,看到不同的乘客下车,同时看到不同的人生,可以说:“小书大意义”,囊括了人生百态,五味生活。较小的孩子也能看这本书,但成年人才更会从中受到启迪。看完这本书后,启发孩子可以模仿书中的句子,说说他坐公交的时候看到了哪些人下车,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br>此书看似描述的就是一辆巴士每到站有人下车,可画面及文字反应出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另外,怎么只有下车的没有上车呢?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打电话叫来的人下车了。“让您久等了。”</font><br><br>解析:这一页上人物之间的联系对孩子们来说比较难,是谁打的电话?房子里面的人,还是奶牛旁边的人打的电话?那他们叫来的人是谁?穿白衣服的,他是医生?医生是给谁治病呢?那头牛,因为我觉得它是趴在车上的,一定是生病了。<br><br><br>五味太郎用明快的色调,描绘了一部浓缩人生百态的“巴士”,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画一辆巴士,一起规划自己的出行路线。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总是输球的球队下车了。他们说:“今天一定要加油!”</font><br><br>解析:巴士到站了,总是输球的球队下车了。那一队总是输球呢?白色的,他们是刚排队从车上走下来的吗?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细节观察能力,可以把关注点移到场地外,观战的行人和一个孩子及飞行中的小鸟。这些看似和内容无关的事项在于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和兴趣。<br>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护士小姐来接病人。<br></font><br>解析:看到了缠满绷带的人,他一定是骨折了,还拄着拐杖。他后面那个垂头丧气的人,也是生病了吗?或者是他的原因导致了前边拄着拐杖的人造成了伤害,由此感到愧疚。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根据实例和自身的经历引发联想且加深生活的体验。<br><br>在黑色路面上奔跑的男孩是百米赛跑吗?面部还看着读者,似乎再说:看我的。这个男孩显然不是运动员,应该是头部受伤了。可是他不愿意去医院,下车后就沿着路面跑开了。<br><br>楼顶上露出一个孩子的头部,他和奔跑的男孩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能站到楼顶上?这是一个形象力的绘本,本书的故事只是提供了一个故事的引子,更多的情节靠读者,特别是小读者去发挥了。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妈妈一边盘算着晚上烧什么菜,一边下车。</font><br><br>解析:这一站是哪里?超市还是菜市场,超市里有车吗?位于画面中间的红顶房子下面可能是个大型超市,外面是市场?<br><br>巴士到站了,有人下车了,是哪几位?孩子应该去过菜市场,让他比较一下和自己看到的有啥不同。菜市场里的人们都在做什么,他们都在买什么?<br><br>从第一个画画的人下车,到扫墓之人、卖货的人、去工地的人、去救援的人、去游乐场的人、去救治的人、打棒球的队伍,再到去医院医治的人,作者一共设置了9种不同的人去做不同的事。透过色彩,不仅将不同停靠站所代表的生活气氛表露无遗,也透露了巴士服务的各种人的职业,以及服务时间。最重要的,缤纷的色彩也让巴士每天的行程变得非常愉快。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这里没有人要下车。</font><br><br>解析:从早晨乘巴士去海边画画的人,到从乡下去城里上班卖货的人,到建设城市的人,到在城里上班的人,到游乐场去玩儿的人,到妈妈去菜场买晚上的菜,然后,有一个停顿休息的地方——垃圾场。垃圾场前面都是城市人的生活,垃圾是人产生的,垃圾给环境造成了影响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让孩子体会到垃圾的种类,产生的途径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形中的影响。<br>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让人等得不耐烦的人下车了。他对大家说:“对不起!”</font><br><br>解析:垃圾场后面接着的,是迟到的日本古装剧大河剧的演员。场景、道具、演员都到位,就等这位先生了。显然这是个大碗,但还是让大家等得很不耐烦。因为他的姗姗来迟,耽误了工作的进度和人们的时间安排,这是不应该的,尽管他已经向大家进行了道歉。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从远方归来的人怀着思乡的心情下车了。</font><br><br>解析:坐车回乡的人抬头仰望这颗大树,这里承载这难忘的记忆,或许是自己亲自栽种的。思乡一是人、二是物,对于游子来说都是见证,特别是物是人非的现实更让思乡之人久久忘怀。<br><br>奔跑而来的女士是接洽而来,看她急迫焦急的神态,一定和来者有着深深的情怀。<br><br>商店店员戴着巨大眼睛,暗示瞪大着眼睛看着这重逢的一幕,作为见证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别人给他买东西的人、买东西的人、不情愿地给别人买东西的人下车了。</font><br><br>解析:买东西回家的一家三口,有不同的心态。孩子得到父母买的东西而兴高彩烈跑在前面,女士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一脸轻松坦然面对,而走在最后的男士则是满脸不高兴,因为他不情愿买这些东西。这位一家之主在思量什么呢?殿后的小狗看着这一切百思不得其解。<br> <font color="#167efb">巴士到站了。啊,司机先生下车了。</font><br><br>解析:巴士司机把巴士开到车库走下车,这时,我们才看到司机的真实面目,一位身穿工作服、头戴大檐帽的男士,他迈着轻盈的步伐奔向值班室,他要和同事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吗?<br><br>画面下方有两台加油机,当然站牌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每一个人心中不同的站点。<br><br>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司机先生下班后,白色的巴士从蓝色的窗户变成了黑窗户吗? 奔波了一天的巴士也该休息了。<br> 行走于各站点之间的巴士,象征了人生百态。这里有失败中的坚持和努力(“总是输球的球队下车了。他们说:‘今天一定要加油!’”);有为了生活的奔波(“急匆匆地跑下了车”);有荒废(“这里没有人要下车”),也有建设(“盖大楼的人精神抖擞地下车了”);有离去和归来(“从远方归来的人怀着思乡的心情下车了”);有人际关系(“别人给他买东西的人、买东西的人、不情愿地给别人买东西的人下车了”)。<br><br><div>那辆在每一页上都出现的巴士,画家没有画上一个乘客,甚至连司机都没有画,读者只能看到蓝色的窗户(这样乘客就被屏蔽掉了),可是出现在画面上的其他巴士里,画家却都画上了乘客(司机)。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用朱自强老师的话说采用的正是以无为有,以少胜多,以单纯蕴含丰富这一艺术方法。这辆车一路开来,应该乘客是满满的,却给读者以无的感觉,作者把这些当做多余的信息,只让读者的目光聚焦在下车的人身上。五味太郎为我们描绘的是一部浓缩人生百态的“巴士”,他不画任何一个具体的乘客,这样我们每个人就都成了这人生巴士里的乘客。<br></div> <p class="ql-block">三、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五味太郎(Taroh GOMI), 国内读者很熟悉的绘本作家。1945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日本桑泽研究所的工业设计科。30岁开始走上天马行空、创意十足的绘本创作之路,曾经荣获波隆那国际儿童原画展等多项国际知名大奖。五味太郎的观察力非常敏锐,创作力惊人、题材多元且为多产作家,于短短20多年间,就拥有230多本图画书作品,堪称世界儿童图画书界的创举。</p><p class="ql-block"><br></p> 四、创作风格与特色:<br><br>轻松幽默,不加入严肃的教训;自己写作,自己画插画,自己设计版面,且题材多样;展现高度的创意,在制作图画书时,会加入许多设计的点子,使书的形式、封面、装订都有出人意料的展现;充满了创意、趣味和幽默感,画风和线条近似涂鸭,丰富的色彩运用,朴实中带点淘气,顽皮而又纯真。善于利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出有趣画面,利用简单的元素来吸引读者;作品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用诙谐、逗趣的手法,主题浅显易懂。<br><br>五味太郎的主要作品有:《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小金鱼逃走了》、《我的朋友》、《我是大象》、《兔子先生去散步》、《 图画书》、《春天来了》、《爸爸走丢了》、《我是第一个》、《大家来大便》、《巴士到站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