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的心留住——观课随感

<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听了郑建萍老师的一节物理课,她讲的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郑老师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两种不同观点,通过实验、科学推理、转换法等得到牛顿第一定理,郑老师课堂单独提问学生8次,实验、讲练结合,并且注重课堂巡视,适时提醒学生记笔记,思路清晰明了,班内同学听课状态看似不错,实际上这种状态不是真实的,至少后三排的同学听不进去课。</p> <p class="ql-block">这时我的佩服之意油然而生,孩子们听不进去课,还要坐的很端正,装的有模有样,想一想自己也经历过培训,听不懂或听不进去的时候简直度日如年,我瞬间理解了这些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同时我也在反思,对于我们县域初中,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有一部分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失去求知欲望,而这一部分学生将是县域建设的底色,他们素质的高度决定10多年后我们地方建设高度。这些学生之所以这样,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家庭、社会、学校方方面面因素,更大的因素也许是双减前,教育的短视化、功利化,大量作业已经榨干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抛开家庭和社会,我们学校,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做怎样的改变,才是我们老师应该思索的问题。初中的孩子没有那么多崇高的理想,也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那么答案来了,把课讲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做课堂主人,让学生爱上课堂,他们的心自然而然会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我知道这个挑战很大,对于教书几十年的我们来说,已经习惯了原来的课堂关系,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做出改变不容易,但新背景下,这也是唯一的减负体质增效的路径。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出改变,改变原来课堂上的“霸权”,学生会回报以灿烂的成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减后,课堂教学会发生质的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