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宾县宾州镇第二中学校 宋殿银

心雨朦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宾州镇第二中学校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宋殿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宋殿银,一级教师,1986年6月参加工作,就职于英杰小学,任教四、五及六年级自然学科。1994年8月因工作需要,调至宾县宾州镇第二中学(原英杰中学);1994年8月至今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化学课程教学及实验员工作; 2003年至今兼学校的电教工作。55岁的他扎根乡村教学三十五年,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送走了二十多届毕业班,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他工作认真,事无巨细,追求完美,无私奉献,在教学生涯中曾获得过很多荣誉,比如他曾获得过 “哈尔滨市‘四有’好老师、县记功奖、县‘四有’好老师、县优秀教师等荣誉”。在教学上,也曾获得过“国家级优秀指导奖、由中央电教馆颁发的国培优秀学员、哈尔滨市第八届电化教学‘探索杯’大赛二等奖、县级‘百师百课’大赛一等奖”等荣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他的心里,作为一名老师,应当有理想信念,他的理想信念就是不断的用知识来丰富自己,把自己拥有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工作中,他时刻用教师的标准来约束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教师形象的塑造,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注重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同时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也对学生渗透一些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到在他的课堂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怎样做人,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以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是一个积极上进,追求完美的人。作为老师应具备的能力他都想具有,因此他不断的通过自学来充实自己,使自己拥有更多的知识技能。努力不会白白付出,通过自己的努力,曾在全县初中化学教师考试中荣获过第一名的好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以上成绩的取得与他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他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潜心研究教材,教法,精心上好每一节课。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他逐渐适应了教育教学的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他注意三个方面的转变: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由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教学手段转变;由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他在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化学学习活动中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他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尤其对于化学学科,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课件可以把微观粒子的变化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有利于学生对微观粒子变化的理解,也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所任教的班级化学成绩在历届中考中都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待学生除了生活上的关心,更多的是体现在学习上。以前教初三化学的时候,学生住宿,每周我要有两个晚上在学校辅导学生,一直到晚上九点半才能下课,冬天寒风凛冽,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他上班骑摩托车,每当晚上九点半上完课,还要骑着摩托车行走三十多里的路程回家,由于冬天路滑,一路骑行一路担心,到家后手脚早已冻的失去知觉,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孩子们未来,他从未有过抱怨。作为毕业班化学把关教师,他深知身上的责任重大,由于化学课节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不误人子弟,他时常在午休时间无偿的为学生讲课,有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虽然又饿又累,但是看到同学们那一张张渴望求知的笑脸,他再饿再累也无怨无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待同事他能积极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教师,在工作中处处为他人着想。在单位因为他的电脑技术相对其他老师来说是略胜一筹,所以他经常承担对教师计算机方面的软硬件培训和指导工作,每当老师出公开课时,都会找他帮助做课件,他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教学检查听物理课,祖老师找到他帮忙做《浮力》一节课课件,为了使课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果,他用flash做了一些动画素材,作为自学flash的他,对软件只是懂得点皮毛,做起来也很费劲,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从下班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十几个小时还是完成了让祖老师满意的课件,而他正是因为那次长时间的一个姿势久坐在电脑前,使他患上了颈椎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命之中有不断涌动的情感,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理解,他们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和真情互动,从而获得成长的资源与养分。当老师与学生打开心灵,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才能为教育注入生机。富有生机的教育,触及心灵,感动人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晨光轻扣明净的窗扉,书声回荡宽敞的校园;夕阳轻掩愉悦的面容,灯光是老师们不倦的双眼;大地吐露第一抹新绿,润物无声是园丁的情怀。他三十余载的教学经历,伴随着他毕生所热爱、追求的事业,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方向的指引,不仅教书更要育人,为祖国培育出全面综合的人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就是他热爱的职业——人民教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