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说起写书,不容易,谈到卖书,感慨万千,可谓辛酸泪一把一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路遥、平凹,莫言,等诸多文坛大师在未成名之前,听说都曾经无奈地发过牢骚:“写书不易,吃文化饭难,出书不易,卖书更难。“每出版一本书都将面临着卖书难的尴尬。”</p> <p class="ql-block"> 是呀,在这个信息爆炸、大师泛滥,急功近利的时代,还有几人能静下心来读书写文章。据《某知名媒体》调研,世界上最喜欢读书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超过60本。而我们国家,平均每人每年连一本书都读不了!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还保留着阅读纸质书的良好习惯,而这个群体几乎都是中老年人。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沉迷于电子书、网络玄幻小说。操蛋的碎片化时代,微信、抖音、网游、直播小视频,像病毒一样,吞噬了大部分人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2016年,我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我是一粒尘埃”这是一本诞生于病床上的书,这是一本用手机一个字一个字扣出来的人生岁月。它记载了笔者前半生的苦辣酸甜,它承载了一个农村孩子想当作家的“痴人梦”。书拉回来那一刻,我很激动很激动,因为出书梦圆了。看到书那一刻,我有点傻有点蒙,几千册居然是一大车,卸了车,我有了一屋子书,之后就是卖书难。</p> <p class="ql-block"> 非著名作者,一个只有小学五年级水平的人,能写一本啥样的书?这是很多人的疑惑。是呀,小学文化,究竟能写一本啥样的书?能卖出去吗?有人看吗?有人愿意买吗?太多人都在质疑,甚至包括我自己。在这个小县城里,写书的人很多,自费出书的人也不少,只是出这么多的仿佛就我一个。书出了,卖真的成了问题。不会宣传自己,也不懂营销策划,只能在朋友圈里发一发。首先得到了至亲好友们的支持捧场,后来一些朋友开始发读后感言支持我,好评越来越多。买书者大多都是微信好友,身边的朋友。和屋里堆的书相比虽然卖的数量不多,却也是读者朋友对我的一份肯定。</p> <p class="ql-block"> 薛老师抬爱帮着出书并提笔作序,赠墨宝题词评价该书为登封版平凡的世界,还有一些老师和读者评价该书是当代版平凡的世界。甚至有位读者读后激动的联系我说“我是一粒尘埃”堪比路遥老师的人生,是现实版的平凡的世界。我深知自己的水平,也知道这是人家会说话,话很好听很受用。可这些评价太高了,实在承受不起。路遥老师是我写作路上的偶像,也是我永远无法走近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 尽管好评如潮,甚至该书还荣获了当年河南省郑州市五个一工程奖,优秀文学作品奖,但六年过去了,书还是没卖出去多少。我深深体会到了,写书不易,出书难,卖书更难的文化尴尬。一本书从创作到整理书稿、编辑校对、付梓印刷,路很长。为了不把书价定的过高,只能增加印刷册数来降低费用;为了保证质量,采用印刷商提供的最高标准纸张;为了更精美,封面采用烫金字体,还加了腰封。可每增加一项,都需要用钱作后盾。样书一本一本击毙,校对一次一次反复删减改动,然最终成书,仍有遗憾。</p> <p class="ql-block"> 六年来,老师的鼓励,家人的支持,发小的帮助,友情的援手,无不让我感动。还有很多家长跑来找我:“说孩子读了你的书深受启发,知道生活不易了,愿意主动学习了。说书中的你太苦了,之所以苦是因为你家贫,辍学早读书少。你的经历让他们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你成了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反面教材,成了一面眼前看得见的镜子。孩子们都嫌你写得太少,没有读够,大呼不过瘾。问你还写不写了,还有没有续集。也许这个世界本就功利,也许这个时代处处浮躁,但对于一名酷爱文学,视写作如生命的写作者来说,被读者认可才是写下去的动力,更是最好的褒奖。哪怕未来仍然清贫,我会继续写下去。卖书难,下次就少出一点,没钱就再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