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战,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正常秩序和师生家长健康安全,根据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现在根据《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的文件精神,进行了钟家村明德小学2022年春季多点触发预警应急演练。</p> <p class="ql-block"> 演练之前,学校防疫小组召开全体教职工多点触发预警应急处置专项培训,陶亦萍校长强调要严格按照要求,希望老师们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此次演练,不断提高疫情防控应急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p> 模拟场景一 <p class="ql-block"> 一(4)班正在上课,突然一名学生感觉身体不舒服,发生呕吐。</p> <p class="ql-block"> 任课教师立即帮学生擦拭口鼻,并为学生戴好口罩,首先电话上报保健教师班级有学生呕吐,请紧急处理。再通知班主任,同时开窗通风,任课教师组织其余学生从后门有序转移至备用教室。</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将呕吐学生带至留观室,并通知家长到校将孩子送医就诊;由保健教师测量体温,询问最近几天身体状况等登记相关信息后,让家长接走孩子。班主任追踪检测结果。若确诊无传染疾病,持相关诊断证明,痊愈后返校。若确诊传染病,学校及时上报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按照武汉卫计委【2018】7号文件处理。</p> <p class="ql-block"> 保健教师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经过专业消毒培训的保洁人员到班级规范消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呕吐物较少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 5000mg / L~10000mg / L 的高浓度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小心移除。</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呕吐物较多时</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氯 5000mg /L~10000mg / L 的高浓度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消毒,作用 30 分钟以上,将覆盖物包裹呕吐物一起丢弃到垃圾袋中。将剩余的高浓度消毒剂倒入装有呕吐物的垃圾袋中消毒后,方可扎紧并丢弃垃圾袋。</span></p> 被呕吐物污染环境处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将浸有有效氯500mg/L~1000mg/L消毒液抹布或拖把稍作拧干,以湿而不滴为佳,以呕吐物位置1m范围内,由外向内擦拭桌面或地面。15 分钟后再次用浸有有效氯500mg/L~1000mg/L 消毒液抹布或拖把消毒被污染的区域,以及附近 2m 的范围,最后用清水擦拭并抹干。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盛放容器等工具必须用有效氯500mg/L~1000mg/L 消毒液浸泡消毒 30 分钟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厕所、洗漱间拖把应专用。</span></p> 模拟场景二 <p class="ql-block"> 一(4)班一名学生自己感觉有点儿发热,报告给正在上课的鲁雅文老师,鲁雅文老师立即给该学生量体温,确实有点发热,马上联系班主任茹艳老师。</p><p class="ql-block"> 茹艳老师到班第一时间对该生进行了体温复测3次,确定该学生发烧了,迅速将其带到留观室并上报给保健室。</p> <p class="ql-block"> 学生到达留观室 ,保健教师使用水银温度计进行复测,更换2支水银温度计再次确认发热了。班主任立即电话通知家长到校;保健教师立即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分管领导吴波副校长和陶亦萍校长,经校领导批示报告四新街道应急小分队、区疾控中心和区教育局体卫艺站,发热学生所在班级其余学生佩戴口罩并由班主任组织迅速转移至备用教室,原教室开展通风消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等待应急小分队和家长的过程中,保健教师和班主任陪伴发热的孩子并对其进行安抚 ,心理疏导 。询问其健康状况、临床症状、发病前14天有无外地旅居史、相关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等,做好信息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班级、家庭住址、学生及家长联系方式、体温、接触史等)。</p> <p class="ql-block"> 待孩子被送往发热门诊后,保洁师傅对该班级、留观室、对学生用过的物品进行全面消杀。</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启动因病追踪制,家长反馈就诊情况给班主任,班主任告知保健教师就诊结果,保健教师将情况按教育局体卫艺站,模板上报对应邮箱。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型,学生休息3—5天,身体无异样后携带检测结果返校复学;若检测结果为阳型,按照相关政策执行,专业消杀机构对学校进行消杀,疾控部门开展流调。</p> <p class="ql-block"> 演练后分管防疫工作吴波副校长进行总结,他说通过防疫实战演练,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明确了防疫流程中的规范程序,同时提升了疫情突发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对于本次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各位教师要进一步优化预案、熟悉流程,把演练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整改完善,查缺补漏,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小,确保学校的防疫安全。</p> 让我们一同做好以下几方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1.不鼓励带病坚持上课。学生在家中或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当立即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医院就医,不得隐瞒病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做好个人卫生。每日学生书包里自备两个独立包装医用级口罩和一包湿纸巾。日常生活中要牢记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做好用手卫生,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部遮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3.学生进校门需佩戴口罩,并配合老师检测体温。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校外无关人员(包括家长)原则上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确实有需要进入校园的,须经学校同意,并严格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核查、行程码查验、佩戴口罩、登记等措施后方能进入校园。近期到过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4.把好“排查关”。学生及家长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需前往,要向所在学校、单位报备,并提醒途中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聚集、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5.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尽快完成适龄儿童的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两剂次),符合加强免疫条件(已全程接种疫苗满6个月的人员)的立即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6.做好春季常见传染病多病同防。春季是诸多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除了新冠肺炎,水痘、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等疾病流行风险也很高,家长应配合学校落实各项春季传染病防控制度。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家长要留意孩子的体温变化,学生要养成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span></p> <p class="ql-block">撰稿:蒋寒雪</p><p class="ql-block">审稿:陶亦萍、吴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