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中学创省重记

樵苏

<p class="ql-block">百年崇中人文历史记忆*大事记篇(三)</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崇庆中学创省重记</b>(修订版)</p><p class="ql-block"> 图 文/樵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19年崇庆中学肇始办学,因为立足于高质量,高规格,在川西教育中影响著卓,还吸引了周边县份部分学生前来就读。从1938年起,四川省署教育厅特许崇庆中学的毕业生不参加全省统一考试,自行组织考试合格即可报送省署颁发毕业证。此情况一直延续了5年。</p> <p class="ql-block">  据《四川教育年鉴》记载,解放后国家最早对中学办学质量的等级评定只是在1953年和1960年进行过,当时全省只有4所学校进入省重行列。而那时的崇庆中学,已在1959年被温江专区行署(80年代初并入成都地区)教育局确定为专区五所重点中学之一,办学质量享誉川西平原,被誉称川西“老八所”学校之一。</p><p class="ql-block"> 1960年,崇庆中学因为教学质量和高考升学质量高,时任校长刘朗云(崇庆中学第23任校长)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p> <p class="ql-block">  文革后,国家重新恢复省重学校评定。四川省在1979年至1982年的四年间,评审“首批办好的省属重点中学”(1988年后改称“省重点中学”),文革前评选的省重学校重新参评。</p><p class="ql-block"> 由于崇庆中学在文革期间进入无政府状态,高、初中陆续停办,校舍遭到严重破坏,图书馆和实验室损失殆尽,教师备受摧残后分流下乡。1972年学校召回部分教师,艰难恢复高中招生,直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学校再次被确定为崇庆县和温江地区的重点中学。1981年崇庆中学恢复初中(三年制)招生后首届学生毕业,学校一派欣欣向荣。</p><p class="ql-block"> 在时任校长王才秀(崇庆中学第26任校长)的带领下,广大教师被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激情,学生为建设“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学习,崇庆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恢复至文革前的状态,多次获温江(成都)地区教育质量″大面积提升奖"。因为高考成绩优异,学校参加地区完全中学校长会被地区教育局指定在大会上作教学经验交流报告,题目分别为《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初步尝试》《抓好高中毕业班高考的点滴体会》。</p><p class="ql-block"> 这是崇庆中学继五十年代以后的又一个黄金时代。</p> <p class="ql-block">  1982年4月27日,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崇庆中学被四川省教厅评定为“首批办好的省属重点中学”,批准文件(通知)号为“川教中字(1982)第21号”。</p><p class="ql-block"> 那时崇庆中学能够进入省重行列实属不易,成都地区的几所著名中学与崇庆中学同批进入,有的学校甚至更迟。</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崇庆中学评选为首批省重的过程,印证了学校从建校之初就始终坚持的崇中精神,那就是“敦厚勤奋,锲而不舍”。</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版权所有,末经授权不得转载)</p> <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来源:</p><p class="ql-block">1.《四川教育事业统计年鉴》,G527.711-54,2009;</p><p class="ql-block">2.《崇庆中学志》,2002年版;</p><p class="ql-block">3.樵苏《崇庆中学创国重散记》,2018.9.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