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注定很俗,因为我要写的是那些年我们那些上厕所的事。是人,就得吃喝拉撒。那些年我们那样拉撒的经历,是农村几代人的记忆。</p><p class="ql-block">那些年,农村的房子里面是没有卫生间的。那些年也并不是每家每户都建有茅坑。比如我们村,当时三十来户人家的村庄,也只有五六间茅坑。至于公共厕所那是不可能有的事。茅坑是私人的,但大家都可使用,只要里面没人。有人的话,只能在附近候厕。那时,每家房里都会有尿桶,方便在家时拉尿。拉屎只得去茅坑。像大白天的,如果不是很急,我们很多人宁愿跑到山上去解手。茅坑太臭,蚊子还多,并且一不小心还有掉下粪坑的可能。在山上解手,没那么多麻烦。只要找一处没人的地方,能容下身子而又不至杂树杂草扎屁股的光秃地,便可尽情拉撒。那时的生活实在穷,且不说衣食住行方面的艰苦落后。单只拉撒一事,便尴尬百出。茅坑脏臭很正常,茅坑不够用很正常,拉撒使用的纸张更是有限。拉屎后擦屁股是正常人必须干的事。那些年,很多时候,很多人用干树枝擦屁股,在茅坑拉屎如此,在户外拉屎更如此。擦屁股的树枝还有讲究,湿得不行,干的才好。太滑的不行,要稍微有点粗糙的才好。在树枝类工具中,干枯的松树树枝最为好用,可称擦屁股的上上品。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好转,乡亲们渐渐地使用上了用书纸擦屁股。书纸虽硬,但毕竟比树枝好用。我还清楚记得当年我的祖父特别怜惜书纸,他把普通的一张书纸,一分为四,一张当四张用。后来我们家人谈及此事都忍不住笑。再后来,日子又好点了,不少乡亲上厕所擦屁股开始用上了卫生纸。那种卫生纸是很大一张的,紫红色的,相信现在还有很多人记得。再后来,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上厕所用的纸便发展为现在白色的卷纸了。在农村,乡亲们的自建房中也有了卫生间。有些村庄还建了比较高档的公共厕所。</p><p class="ql-block">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那些年,我们上厕所的那些事,已成为了历史,已成为了乡亲们几代人的记忆。回顾以前的苦,当更加珍惜当下的甜。往事历历都已过,未来悠悠皆可期!</p><p class="ql-block">拜拜茅坑,拜拜枯树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