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主题引领——古镇学校(初中部)语文课题组中期检查公开课系列一

中山市古镇学校

<p class="ql-block">  古镇学校(中学部)语文科组的市立项课题《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初中语文主题阅读的实践研究》的实践研究已经开展一年多了,即将迎来课题的中期检查。为了检验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效果,自3月10日起,课题组成员陆续进行与课题相关的公开课展示,本周授课老师分别为欧敏娜老师和陈安梅老师。</p> <p class="ql-block">  欧敏娜老师的公开课主题是《皓月清晖总关情——“月亮”意象探微》,围绕“月亮”的文化内蕴、表情达意和其他象征义三大方面展开教学。在剖析文化内蕴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开展“神话故事分享会”活动,接着教师选取四首经典代表性诗词,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赏析“月亮”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被寄予的不同情意,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补充课堂的思维导图,由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联系现实扩展补充“月亮”的其他象征义。</p> <p class="ql-block">  陈安梅老师的公开课主题为《忧黎元苦难,叹民生多艰——唐诗三首主题阅读》,在导入部分安梅老师创设了“《中唐旧报》三则信息”的社会文化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梳理唐诗三首的内容,别开生面的课堂导入令人耳目一新。接着,陈老师以“苦”为主线,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苦难的具体内容,扩展苦难的衍生背景。在合作探究部分,陈老师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主题艺术的异同,进而师生共解写法艺术探究,整节课利用三个不同的思维导图将“苦难”主题拆解分析,教学设计巧妙流畅,令学生获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公开课结束后,在主持人李荣赞老师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集中评课,老师们思维碰撞,各抒己见,为两位年轻老师的公开课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主题阅读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由横向平行的归纳总结功能朝着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核心知识的纵深方向发展。利用思维导图开展主题阅读教学,能让学生拥有一种富有广度和深度的宏观视野,也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更好的“可视化”,更让人们看到阅读形式的多元和学生语文学习的张力。</p> <p class="ql-block">撰稿人:欧敏娜</p><p class="ql-block">一审:罗淑华</p><p class="ql-block">二审:李荣赞</p><p class="ql-block">三审:严海英</p><p class="ql-block">单位:中山市古镇学校</p>

导图

公开课

思维

老师

学生

主题

欧敏娜

苦难

课题组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