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川中学 2022 年新教师跟岗实习培训(第二周)

💛

观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周伊始,新教师们深入教学实践,紧跟各自学科导师的步伐,深入观课、议课,并尝试备课,为下周的全面顶岗教学实习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婴儿的学习,始于观察和模仿。对于新老师而言,观摩一线教师的课堂,是提升教学能力的捷径之路,更是必经之路。自行教学实践,固然能从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但这种直接经验往往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不断地听课、议课,则是在观摩他人课堂来获取间接经验,加速成长。“取人所长,补我所短”,这正是听课、议课的目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课,不单是了解导师的教学内容,更是学习导师们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课前,新教师们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做好观课准备,观察导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帮助导师巡视早读、批改作业的方式了解学生情况;观课时,新教师们坐在教室后方,近距离地观摩导师课堂流程,认真记录、仔细标注;课后,新教师们主动请教导师各课程环节的设计意图和课程管理的有效方法。整个流程下来,新教师们切实地深入到一线课堂的前、中、后环节,持续观摩导师和一线老师课堂,有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为自己的备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有部分新教师“不甘”仅充当课堂的观察者和评议者的角色,还进入课堂,成为了参与者。以胡琴、田佳为代表的新教师们,在学科导师的指导下,自己做足准备、精心磨课后,走上了讲台,将观课、议课所得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部分新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验证了其所悟所得,又在实践中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位新教师的成长与蜕变,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新教师们有信心、耐心和决心,不断请教,不断交流,不断进步。相信在巴川这片沃土之上,在学科导师们的帮助下,新教师们能茁壮成长,早日站稳讲台!</p> 备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认识认同,不打无准备之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备课是教学常规工作的起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保证。于新老师而言,如何备课与撰写教案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3月7日,执教中学物理27年的袁由均老师给新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如何备课与写教案》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对备课有充分的认识。袁由均老师围绕“是”和“不是”讲述了自己对备课的理解。备课,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不是按部就班地写教案、抄教参,不是“背课”或者老师自己唱独角戏,不是抄已有的教案而缺乏的自己的创新。备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求教师对教学要求的有效把握、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对学情的全面了解、对教学的精心设计、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对知识技巧的内化活化。总而言之,备课,是教师们不断学习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哈罗德·泰勒曾说过:“教师的责任就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有高质量的备课才有高质量的课堂,有高质量的课堂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学校的提倡与大力支持,也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巴川中学一直重视教师的备课环节,教师群体的备课已经实现了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从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教案转变,从个人备课向集体合作备课的转变。在这样良好的备课环境中,学校对新教师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于教师个人而言,备课,要备“人”,充分了解学生,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备“书”,对教材有充分的研读;备“法”,掌握有效的教法和学法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备“时”,要做到常年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袁由均老师围绕“如何写教案”谈了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对书写教案的认识;二是编写教案的要领;三是介绍当前巴川的两种教案;四是怎么设计和书写教案。在这其中,袁老师突出强调,“备课过程中,教案的书写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教案,是备课内容简要而有序的记录,是支持教师上课的范本。而教案的书写,一方面,是老师博览精选、消化吸收和创新精设后的呈现,有助于老师理清教学思路,形成和展现个人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则能体现教师的“教”是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尊重学生主体性、差异性,具有科学性。讲座最后,袁由均老师希望老师们认真备课,并在写好教案、落实教学基础之上,有自己的教学反思。</p> 课堂管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求诸己身,以助教书育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老师初入课堂最难把控的环节。为此,3月8日下午,周昌友老师作为经验丰富的前辈,为新教师们开展了一场《教坛菜鸟如何进行课堂管理》主题讲座,分享了自己从业多年的课堂管理心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顾名思义,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具体而言,周老师认为体现在与学生保持良好且合适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一系列学习行为、思考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等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亲其师而信其道”,周老师对此展开了重点讲解。他认为,初中的学生多数还是懵懵懂懂的状态,对于亲近的老师有莫名的好感,往往也将其当成学习、模仿的对象。于学生而言,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任何教科书、任何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教师人格高尚,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师的成长途中,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是其追求的目标,高尚的师德更是所有教师一生的自我修行。合理利用教师身上凸显出来的人格魅力、折射出来的精神品质,有效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提高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课堂管理的落地实践中,周老师倾囊相授,为新老师们介绍了“四不原则”和10余种切实可行的课堂管理方法。坚持“四不原则”贯穿教学生涯始终,涵盖“严肃不活泼”、“坚定不犹豫”、“成熟不幼稚”以及“持距不近乎”。“四不原则”是周老师多年切身体会的智慧凝结,他希望新老师用心体会,争取从中获益。此外,周老师还对规范预防法、有意忽视法、突然沉默法、接近安慰法、目光对视法、直接提醒法、及时转换法、语调变化法、幽默调节法、表现激励法和教育合同法等课程管理方法分别进行了阐述,并穿插了生动吸引人的教育教学实例,加深了新教师们对方法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一生的事业。漫长的执教生涯中,每个人都会有初入职场的激情,也有教育瓶颈期的茫然。不论哪个阶段,周老师希望新教师们能保持初心,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岗位和关爱每位学生。多参加各种培训,像海绵吸水一样从培训老师身上汲取养分,持续成长,练就“精湛的学术”,从而站稳讲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学术,是课程管理的王道。”周昌友老师对新教师殷切地嘱咐道。他期望这批新教师们要有空杯心态,不懈努力,多一些创新的思想和想法,并付诸行动到教学实践中,最后实现我们共同的教育梦。</p>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以评促学,以学论教</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评促学,以学论教”,一份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可以帮助新手老师完善教学设计,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此,3月9日下午,不同学科的导师们分别在融汇楼111和四楼书吧为新教师们开展了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专业培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训中,各学科导师帮助新教师们深入剖析课堂教学评价,针对不同的课型,逐条解析课堂评价表“教”与“学”的各项评价标准。在遇到晦涩难懂的标准时,导师们会用自己生动的教学案例进行举例说明,帮助新教师们加深对其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训进入尾声时,语文学科导师曾平老师针对今天对语文新教师们的培训进行总结。曾老师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导向功能,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师的课堂创新意识;二是激励功能,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三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学科导师们对新教师们</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进行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培训</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昌友主任说,“听课是初为人师的起点”。新教师们初入教学实践,从观课着手,正确做到“见贤思齐焉”。而如何清晰地认知和评价一堂课程,则需要正确认识并理解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些标准有助于新教师们知晓听课的重点、发现课堂的闪光点;同时,新教师们也能以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各项标准为导向,在将来评课与被评课的过程中,不断自知、自省,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逐步成为一名“可持续发展”的老师。</p> 信息技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与时俱进,也要贴合实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10日下午,张飞曜老师在融汇楼111开展了“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旨在提升教师们在教学时间中的信息技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伊始,张老师介绍了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与现状。信息化教学从硬件(幻灯片、电视机、投影仪、平板电脑)到软件(PPT、FLASH、微课教学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为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生动性和便捷性提供了支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张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梳理了17个常见的教学中涉及的信息技术问题,并逐一展开讲解。在PPT的制作与操作上,张老师事无巨细地介绍了版本兼容问题、背景选择、比例、字号设置、如何勾画圈点、插入视图、常用的动画;教室一体机的运用中,张老师强调了文件保存与桌面还原、手机与电脑同屏、视频播放问题、视频下载问题、软件安装问题和微课制作等方面。张老师的培训,内容翔实,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这场实用教学培训,赢得了新教师们的喝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技术的进步是形式,部分教师过分看重技术的使用,忽略了内容的主体性,产生了运用误区。张老师强调,新教师们要避免频繁密集地使用信息技术、过分强调教学课件、忽视传统教学的优势等误区,应该正确、辩证地对待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其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p> 读书分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自主管理,终身学习</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10日晚上,新教师们在刘松老师的主持下进行了《郭洪与自主教育》读书分享。各位老师踊跃发言,积极分享阅读后的感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毕佳惠老师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在书中,郭校长并没有从哲学的角度去阐释初中学生如何去认识你自己,而是将学生放在现世的生活中去,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所处位置、个人的优势与劣势、理想与使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校长将自主教育融入到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主题班会和班级管理方案,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对自主教育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他对自主教育的理解和研究让毕老师受益匪浅。她观察到,巴川小班的班级值周制度正是郭校长自主教育实践的体现。毕老师谈到,读这本书让她明白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教育的重要意义,即身为教育者,不仅要有热爱教育的心,还要拥有懂得教育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龙九芳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自己对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心得。她认为,终身学习就是自主学习。从学生层面来说,主体是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作为教师,要尽量避免外力打破鸡蛋的壳,而是要给予充分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让他们想自己破壳探索学习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坚持捍卫教师的尊严”,这是胡琴老师最有感触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初入职的新老师,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像郭校一样不因困难而退缩,不因不公而抱怨,调整心态,更加努力学习,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创造能力,用我们的实力捍卫教师的尊严。</p> 成长分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学习反思,砥砺前行</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如梭,新教师们在巴川中学跟岗实习已然两周。3月11日下午,刘松老师和甘永伦老师带领新教师们在融汇楼111进行了关于“在巴川,在成长”的主题分享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享会伊始,刘松老师娓娓道来了自己在巴川成长的教师生涯历程。随后,十二位新老师围绕“学生、教学、理想”三方面来分享这两周所见、所思、所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老师高荣婷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教师和学生的热爱,动情处,高老师一度哽咽,难以自持。化学老师邓进回顾自己从前的教学经历,分享巴川带给他的新感受,表明自己将会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实现站稳巴中讲台的目标。语文老师李明艳文采斐然,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分享了她充实而丰盈的实习生活经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邹明天老师是一名与众不同的老师,早在十几年前,他就与巴川中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邹老师曾是一名巴川中学的学生,如今,他又回到母校执教。他坦言,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经历。正是由于在巴川接受了扎实的、体系的、专业的优质教育,出生在周边小镇的他能顺利就读市直属高中,甚至连本科和硕士阶段都从中受益。邹老师表明,他非常感激巴川中学对他的培养,巴川中学通过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成就了他。而他如今,也加入了巴川教师队伍这个大家庭,成为其中一员,争取努力发光发热,通过高尚的师德、专业的教学改变更多孩子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星月、王二欢两位政治老师都想在巴川这片沃土上,成长为“一名立德树人的人民教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e water, my friends”放下过去的自己、认识现在的自己、成就未来的自己是张华育老师对这两周的思考与感悟。最后,陈凯鸿老师从公共培训和专业学习两方面分享了自己满满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交流会上,新教师们情感真挚,语言真诚,学习主动,思考深入。纵观这两周的学习经历与思考感悟,新教师们真正地做到和实现了“在巴川,在成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经典语录:</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教师是有使命的,所以要勇于尝试,大胆创新,教师是有尊严的,教师的尊严只能靠自己的能力来捍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不阻碍学生的成长,已是功德无量的事。看似简单,其实不易。</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h5>主办: 2022年 新入职教师第二小组</h5><h5>文案: 蒋修悦、蒋 雨、郝诗语、匡俞佳、胡 琴</h5><h5>排版: 邓 进、贺江林、黄 鑫</h5><h5>审核: 蒋修悦、蒋 雨、郝诗语、匡俞佳、胡 琴、邓进、贺江林、黄鑫</h5><h5>日期: 2022.3.13</h5>

教师

老师

教学

备课

巴川

课堂

教案

学生

导师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