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消费争议的解决办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那么,消费争议的解决方法有哪些呢?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p><p class="ql-block">消费争议的解决方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9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委员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五项解决争议的途径,为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供了自我保护的方法。这五项途径具体可概括为民间的、行政的和法律的保护手段,那么,消费者如何认识这些自我保护手段呢?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b>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发现商品的质量不合格;或在接受服务时,对服务质量、态度不满意,这时,可以先当场或事后找商店进行交涉,说明情况,提供证据,表明态度,并在商店承认事实的前提下,提出具体合理要求,促使纠纷能及时解决。</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请求消费者委员会调解解决。</b>消费者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门的社会团体。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消委会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市、区(县)消费者委员会均可,最好向争议发生地的区(县)消委会投诉为宜。</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b>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也可以向有关工商、物价、技监、标准、计量、卫生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这些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在自己的业务职责范围内,依据有关规定,做出相应的处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解决。</b>这种解决争议的方法,往往在商品购销的书面合同里约定,买卖商品的量也往往比较大。而在消费者与商店即时清付的口头合同中绝少存在,而且采取这种方式解决争议,程序相对比较复杂。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量少,且以即时付清的口头合同形式完成,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解决争议。</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诉讼的发生,往往是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甚至消费者的人身和重大财产受到侵害时,以及已尝试各种解决途径不能如愿时,消费者便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请求法律保护。如经营者的行为构成犯罪时,司法部门还要依法追究责任者的刑事责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