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武林、千年运河。

段清

<p class="ql-block">马寅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一)</span></p><p class="ql-block">马寅初,浙江绍兴嵊州人,天津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耶鲁、哥伦比亚、纽约大学攻读,在上海商科大学、交通大学、重庆商院、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教,曾任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开国大典站在毛主席后面的就是他。大家都知道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人们所熟知的《新人口论》曾经影响了我国的发展和建设,跌宕起伏的人生恰如一部中国的现代史。他还有一个特点,注重加强锻炼,步入耄耋还冷水澡、游泳、俯卧撑等坚持不懈,人生整101岁。杭州庆春路210号(原下城区政府隔壁)是他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二)</span></p><p class="ql-block">天水堂,司徒雷登故居</p><p class="ql-block">在热闹非凡的武林广场东南一隅,有座精美而宁静的教堂,不大,建于1867年,是杭州最早的基督教堂。曾有美国南长老会不少传教士在此布道,司徒尔是其中一员,1876年其子司徒雷登在此出生,成为会说一口流利杭州话的美国人,后任美国驻华大使,燕京大学首任校长。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返回美国,1962年病逝于美,早几年将骨灰迁归杭州葬于安闲园。现今故居、教堂、其母主办的育婴堂(图二)均修葺完好,成为150多年的历史遗存并对外开放。这也可谓是中美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天水堂</p> <p class="ql-block">在热闹非凡的武林广场东南一隅,有座精美而宁静的教堂,不大,建于1867年,是杭州最早的基督教堂。</p> <p class="ql-block">曾有美国南长老会不少传教士在此布道,司徒尔是其中一员,1876年其子司徒雷登在此出生,成为会说一口流利杭州话的美国人,后任美国驻华大使,燕京大学首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返回美国,1962年病逝于美,早几年将骨灰迁归杭州葬于安贤园。现今故居、教堂、其母主办的育婴堂均修葺完好,成为150多年的历史遗存并对外开放。这也可谓是中美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的廊道</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英式百叶窗</p> <p class="ql-block">育婴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三)</span></p><p class="ql-block">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在凤起路和中河路交叉口,原地名称“贡院前”“青云街”,封建社会时为皇帝考贡生“乡试”的贡院所在地,清光绪廿五年,1899年林启所建“养正书孰”,1906年是“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第一师范学校”。陈叔通、沈钧儒、经亨颐、蔡元培、鲁迅、马叙伦、朱自清、叶圣陶等名人前贤在此任教;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汪寿华等先进志士在此求索革命真理;李叔同所创《送别》曾是校歌;这里走出了52位院士,是科技精英的摇篮。最为著名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在这里爆发了“一师风潮”,与北大的学生运动遥相呼应,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孕育之地,是极其重要的红色记忆。诚然,今日也有许多科学家、党政领导、著名学者从这里毕业。整个校园有十进,图书馆、科学馆、音乐教室、天文台俱全,经国际天文组织命名与杭高有关的“胡景耀星”“胡鸿烈星”“钱学森星”“金庸星”“杭高星”闪耀在万里星空。杭高,是拱墅的骄傲,更是追求真理、发奋图强,实现报国为民宏大志向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在凤起路和中河路交叉口,原地名称“贡院前”“青云街”,封建社会时为皇帝考贡生“乡试”的贡院所在地,清光绪廿五年,1899年林启所建“养正书孰”,1906年是“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第一师范学校”。陈叔通、沈钧儒、经亨颐、蔡元培、鲁迅、马叙伦、朱自清、叶圣陶等名人前贤在此任教;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汪寿华等先进志士在此求索革命真理;李叔同所创《送别》曾是校歌;这里走出了52位院士,是科技精英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最为著名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在这里爆发了“一师风潮”,与北大的学生运动遥相呼应,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孕育之地,是极其重要的红色记忆。诚然,今日也有许多科学家、党政领导、著名学者从这里毕业。</p> <p class="ql-block">整个校园有十进,图书馆、科学馆、音乐教室、天文台俱全,经国际天文组织命名与杭高有关的“胡景耀星”“胡鸿烈星”“钱学森星”“金庸星”“杭高星”闪耀在万里星空。</p> <p class="ql-block">杭高,是浙江、杭州、拱墅的骄傲,更是追求真理、发奋图强,实现报国为民宏大志向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四)</span></p><p class="ql-block">梁宅(梁肯堂古居)。</p><p class="ql-block">在杭州老城的东河北端,东清巷内一条更小的弄堂~七龙潭(因靠近大运河),有一幢高墙古宅,主人是梁肯堂(1718~1802)。杭州人,从康熙年间出生至乾隆年代任直隶布政使、直隶总督、刑部尚书、漕运总督,在位清廉为政,深得乾隆赏赞,告老后赐建宅府一处以犒功绩。梁却没有将府第建在城南吴山、宋皇城官府集居一带,而特地选择于离运河最近的忠清、东清巷附近偏僻的小弄堂,是否表示着忠君思想,低调为人和心系漕运的不懈情怀?我们不得而知。但其从38岁从政入仕后,由知县、知府到尚书总督,勤勉勤政恪尽职守,深得皇帝欣赏并赐还乡之邸,可窥他的为官、为政、为人之一斑。至今,这也称得上“清正廉洁”的高级干部之榜样吧!</p> <p class="ql-block">在杭州老城的东河北端,东清巷内一条更小的弄堂~七龙潭(因靠近大运河),有一幢高墙古宅,主人是梁肯堂(1718~1802)。</p> <p class="ql-block">梁肯堂:杭州人,从康熙年间出生至乾隆年代任直隶布政使、直隶总督、刑部尚书、漕运总督,在位清廉为政,深得乾隆赏赞,告老后赐建宅府一处以犒功绩。梁却没有将府第建在城南吴山、宋皇城官府集居一带,而特地选择于离运河最近的忠清、东清巷附近偏僻的小弄堂。</p> <p class="ql-block">此举是否表示着忠君思想,低调为人和心系漕运的不懈情怀?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其38岁从政入仕后,由知县、知府到尚书总督,勤勉勤政恪尽职守,深得皇帝欣赏并赐还乡之邸,可窥他的为官、为政、为人之一斑。至今,这也称得上“清正廉洁”的高级干部之榜样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五)</span></p><p class="ql-block">张同泰药号。</p><p class="ql-block">在中山北路南端,孩儿巷交叉口有一家200多年历史的老药房,创始人张 梅,原籍浙江慈溪。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是迄今为止杭州市中心唯一同一店名、同一地点、同一品质、同一店训的百年老店,也是与胡庆余堂、叶种德堂、万承志堂、方回春堂、泰山堂齐名的“六大名药号”之一。她以“道地药材、岐黄正传”闻名遐迩,并按“悉遵古法务尽其良,货真价实存心利济”祖训,坚持“择药尤精、选料尤佳、选工尽善”的用药原则,取信于世,是目前杭州市最著名的国药号之一,是首批中华老字号,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基地。我出生在药号正门以东的仙林桥、长庆街附近,从小在中河、仙林寺、狗儿山玩耍,1966年母患癌症,我就经常在张同泰等药房四处为母亲撮药、配方、补药,直至1970年去黑龙江支边。可以说,别人“破四旧”造反之时,我在为母奔波治病,对该药房的布局、店堂、店招、店训、店规、甚至店员知晓不少。</p> <p class="ql-block">在中山北路南端,孩儿巷交叉口有一家200多年历史的老药房,创始人张梅,原籍浙江慈溪。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是迄今为止杭州市中心唯一同一店名、同一地点、同一品质、同一店训的百年老店,也是与胡庆余堂、叶种德堂、万承志堂、方回春堂、泰山堂齐名的“六大名药号”之一。</p> <p class="ql-block">她以“道地药材、岐黄正传”闻名遐迩,并按“悉遵古法务尽其良,货真价实存心利济”祖训,坚持“择药尤精、选料尤佳、选工尽善”的用药原则,取信于世,是目前杭州市最著名的国药号之一,是首批中华老字号,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基地。</p> <p class="ql-block">出生在药号正门以东的仙林桥、长庆街附近,从小在中河、仙林寺、狗儿山玩耍,1966年母患癌症,我就经常在张同泰等药房四处为母亲撮药、配方、补药,直至1970年去黑龙江支边。可以说,别人“破四旧”造反之时,我在为母奔波治病,对该药房的布局、店堂、店招、店训、店规、甚至店员知晓不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六)</span></p><p class="ql-block">龙兴寺唐代经幢</p><p class="ql-block">在延安路与凤起路交叉口西北角,紧贴灯芯巷、戒坛寺巷有龙兴寺遗址。该寺建于南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名:发心寺;唐神龙三年(707年)改名:龙兴寺;宋改名:大中祥符寺,分为龙兴、祥符、戒坛三寺(今皇亲巷、百井坊一带),毁于元;明万历年间重修,清光绪又最后一次维修,共五次重修,1959年因建设延安路拆除,现仅存经幢一处。</p><p class="ql-block">经幢建于唐开成二年(837年),幢高1.7米、面宽0.27米,八面刻“陀罗尼经”,由唐代大书法家胡季良多书,幢顶书额为“佛顶尊胜微妙救危济难之宝幢”。这尊近1400年的文物是中国为数极少的古代建筑实物之一,是浙江省现存最早的石刻经幢,也是杭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周围的皇亲巷、百井坊、狮虎桥、钱王井等,系唐代“李泌开六井”引西湖水进城,解决市民生活所需的遗址、遗存。由此可推,唐朝这一带已经是百姓居住生活、交往活动频繁之地。</p> <p class="ql-block">在延安路与凤起路交叉口西北角,紧贴灯芯巷、戒坛寺巷有龙兴寺遗址。该寺建于南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名:发心寺;唐神龙三年(707年)改名:龙兴寺;宋改名:大中祥符寺,分为龙兴、祥符、戒坛三寺(今皇亲巷、百井坊一带),毁于元;明万历年间重修,清光绪又最后一次维修,共五次重修,1959年因建设延安路拆除,现仅存经幢[jīng chuáng]一处。</p> <p class="ql-block">经幢建于唐开成二年(837年),幢高1.7米、面宽0.27米,八面刻“陀罗尼经”,由唐代大书法家胡季良所书,幢顶书额为“佛顶尊胜微妙救危济难之宝幢”。这尊近1400年的文物是中国为数极少的古代建筑实物之一,是浙江省现存最早的石刻经幢,也是杭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周围的皇亲巷、百井坊、狮虎桥、钱王井等,系唐代“李泌开六井”引西湖水进城,解决市民生活所需的遗址、遗存。由此可推,唐朝这一带已经是百姓居住生活、交往活动频繁之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七)</span></p><p class="ql-block">新华路.明宅</p><p class="ql-block">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p><p class="ql-block">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p><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从后唐吴越国至宋元明清,杭州一直以“东南佛国”著名,西湖群山灵隐寺、天竺寺、净慈寺、昭庆寺等辉煌的皇家寺院以外,杭州城内外遍布数以千计的庙院庵殿。仅不足千米的忠清巷(现为新华路)两侧的庙宇接踵连绵,香火鼎盛。沿用至今的地名巷名,白衣寺、水陆寺巷、白莲花寺、福圣庵巷、助圣庙巷、遥祥寺巷、小庙巷、长道弄、大营前、福莲庵、天华寺,雨花庵、纯阳庵巷等足以为证。但这些林林总总的寺院因年久失修,或陆续毁于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又大量用于改建校舍。迄今,仅留下白衣寺的一个前殿作为中学的图书馆外,几近灭迹。</p><p class="ql-block">在新华路北端原十五家园、大营前有一处“明宅”,此为1992年杭州开始大规模旧城改造后,在原址、移址保留改建的明代民居建筑。其斗拱、翘檐、厅廊、厢屋、天井等据考古专家实证有明显的明代特征。但明宅又是由茅宅、陈宅两家不同的宅第组成,后者系原在卖鱼桥东侧的霞湾巷内陈姓古宅,因当时湖墅南路改造,遂整幢编号拆移到此安装,专家说是杭州城内绝版的明代民居。后期丝绸城管委会、丝绸研究会、文化公司在此办公,近空关。因已经30年风雨,现闭门修缮。这里引出一个思考题目:对历史建筑加以保护修缮固然很为重要,但修好以后的利用、管理、养护更为关键,因为,房子是需要有人住的。</p><p class="ql-block">(2021~10~14)</p> <p class="ql-block">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p><p class="ql-block">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p><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从后唐吴越国至宋元明清,杭州一直以“东南佛国”著名,西湖群山灵隐寺、天竺寺、净慈寺、昭庆寺等辉煌的皇家寺院以外,杭州城内外遍布数以千计的庙院庵殿。仅不足千米的忠清巷(现为新华路)两侧的庙宇接踵连绵,香火鼎盛。沿用至今的地名巷名,白衣寺、水陆寺巷、白莲花寺、福圣庵巷、助圣庙巷、遥祥寺巷、小庙巷、长道弄、大营前、福莲庵、天华寺,雨花庵、纯阳庵巷等足以为证(我年幼时也都曾走过)。但这些林林总总的寺院因年久失修,或陆续毁于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又大量用于改建校舍。迄今,仅留下白衣寺的一个前殿作为中学的图书馆外,几近灭迹。</p> <p class="ql-block">在新华路北端原十五家园、大营前有一处“明宅”,此为1992年杭州开始大规模旧城改造后,在原址、移址保留改建的明代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其斗拱、翘檐、厅廊、厢屋、天井等据考古专家实证有明显的明代特征。但明宅又是由茅宅、陈宅两家不同的宅第组成,后者系原在卖鱼桥东侧的霞湾巷内陈姓古宅,因当时湖墅南路改造,遂整幢编号拆移到此安装,专家说是杭州城内绝版的明代民居。</p> <p class="ql-block">后期丝绸城管委会、丝绸研究会、文化公司在此办公,近空关。因已经30年风雨,现闭门修缮。这里引出一个思考题目:对历史建筑加以保护修缮固然很为重要,但修好以后的利用、管理、养护更为关键,因为,房子是需要有人住的。</p> <p class="ql-block">沿运河江涨桥(也称卖鱼桥)东北侧约800米处,2009年在原址重建了全国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香积寺。原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名:兴福寺,宋真宗帝赐名香积寺。是与当时灵隐、天竺齐名的朝山进香必经之地,也为“运河的第一缕芳香”。</p> <p class="ql-block">毁于元,几经沉沦,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扩建时新增石塔两座(重建时仅剩一座)八面九层、仿木结构、百石雕凿、栩栩如生,构造技巧和浮雕图案风格为清朝之经典。天王殿之后供奉的监斋菩萨也称紧那罗菩萨。该名为印度语(kinnaro),译成中文是“疑神”,是专门管理斋堂、谨防盗窃的袒胸赤脚,手握烧火棍的神灵,也是杭州人所称“灶神菩萨”,且处于市民居住之地,被誉为“与人间烟火为邻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重建的天王殿、紧那罗菩萨殿、钟鼓楼是铜殿,金碧辉煌,尤其在夜间灯火阑珊时更有流光溢彩、国泰民安之静谧平顺。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拱墅区建委工作时,下属的花木公司内就保存着这尊石塔,我们都认为是历史遗存,告诉胡经理必须严加保护,看来还积下了一份功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八)</span></p><p class="ql-block">香积寺</p><p class="ql-block">沿运河江涨桥(也称卖鱼桥)东北侧约800米处,2009年在原址重建了全国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香积寺。原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名:兴福寺,宋真宗帝赐名香积寺。是与当时灵隐、天竺齐名的朝山进香必经之地,也为“运河的第一缕芳香”。毁于元,几经沉沦,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扩建时新增石塔两座(重建时仅剩一座)八面九层、仿木结构、百石雕凿、栩栩如生,构造技巧和浮雕图案风格为清朝之经典。天王殿之后供奉的监斋菩萨也称紧那罗菩萨。该名为印度语(kinnaro),译成中文是“疑神”,是专门管理斋堂、谨防盗窃的袒胸赤脚,手握烧火棍的神灵,也是杭州人所称“灶神菩萨”,且处于市民居住之地,被誉为“与人间烟火为邻的寺庙”。重建的天王殿、紧那罗菩萨殿、钟鼓楼是铜殿,金碧辉煌,尤其在夜间灯火阑珊时更有流光溢彩、国泰民安之静谧平顺。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拱墅区建委工作时,下属的花木公司内就保存着这尊石塔,我们都认为是历史遗存,告诉胡经理必须严加保护,看来还积下了一份功德。</p><p class="ql-block">(2021~10~17)</p> <p class="ql-block">沿运河江涨桥(也称卖鱼桥)东北侧约800米处,2009年在原址重建了全国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香积寺。原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名:兴福寺,宋真宗帝赐名香积寺。是与当时灵隐、天竺齐名的朝山进香必经之地,也为“运河的第一缕芳香”。</p> <p class="ql-block">毁于元,几经沉沦,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扩建时新增石塔两座(重建时仅剩一座)八面九层、仿木结构、百石雕凿、栩栩如生,构造技巧和浮雕图案风格为清朝之经典。天王殿之后供奉的监斋菩萨也称紧那罗菩萨。该名为印度语(kinnaro),译成中文是“疑神”,是专门管理斋堂、谨防盗窃的袒胸赤脚,手握烧火棍的神灵,也是杭州人所称“灶神菩萨”,且处于市民居住之地,被誉为“与人间烟火为邻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重建的天王殿、紧那罗菩萨殿、钟鼓楼是铜殿,金碧辉煌,尤其在夜间灯火阑珊时更有流光溢彩、国泰民安之静谧平顺。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拱墅区建委工作时,下属的花木公司内就保存着这尊石塔,我们都认为是历史遗存,告诉胡经理必须严加保护,看来还积下了一份功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九)</span></p><p class="ql-block">城北堂。</p><p class="ql-block">杭州基督教除了最早的天水堂之外,南有鼓楼堂、东有崇一堂、中有思澄堂、北称城北堂。但这个礼拜堂是上世纪90年代末德胜路改造时重建的。原教堂始建于1881年,由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创建,传教士葛女士、福姑娘最早布道,并附简陋诊所与小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湖墅大夫坊正式建堂,占地13.24亩。1925年美国传教士、牧师明思德向长老会、高原教会、爱伦太第一长老会募捐,名“新民会”,下设教会牧养部、门诊部、小学部、社会服务部四个分部。美国牧师华葆仁、中国张之枚牧师、思德邻教士、吴破我牧师、吴志雄牧师均在此传过教。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湖墅青年会”,门诊部翟培清、余涌芬长老随之并入市二医院。1958年教堂关闭,房屋由政府代管产,租给卖鱼桥小学使用。1985年宗教产返还,信徒开始聚会,面积仅447平方米,占地0.7亩,条件简陋,无办公、卫生等设施。1998年列入拆迁范围,搬迁至现址,占地1.4亩,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教堂顶楼设置10米高的钟楼,现为杭州市区基督教信徒、教友的重要集聚点,详址德胜路363号(运河德胜桥南侧)。</p><p class="ql-block">(2021~10~17夜)</p> <p class="ql-block">红色根脉,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红色坚守,红色庚续。</p><p class="ql-block">“百年风雨过,初心未蹉跎",在刚刚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继续迎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我们不能忘记建党初期的浙江省委,当时的机关在杭州延安路的狮虎桥(现武林广场南)。</p> <p class="ql-block">1922年中共杭州小组成立,1927年4月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背叛革命、疯狂捕杀,共产党人从4000多人被迫害,骤降到1500人。6月中央决定建立浙江省委,到1929年4月不到两年时间内,有庄文恭、王家谟、张秋人、陈之一、夏曦、卓兰芳、龙大道、李硕勋、徐英、罗学瓚共10名省委书记,其中任职时间最短的仅2天,8位先后牺牲,年龄最小的牺牲时才21岁。</p> <p class="ql-block">他们是充满理想、坚信马列、追求真理、特殊材料铸成且死而后已的先驱;</p><p class="ql-block">他们是胸怀民族、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先辈;</p><p class="ql-block">他们是对党忠诚、严守纪律、党的利益至上的先进楷模;</p><p class="ql-block">他们是追求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人民安康生活的奠基人;</p><p class="ql-block">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世代激励开拓创新、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逝,城市改造,今天已经找不到原地原房的历史遗迹。时光变迁,人非物移,狮虎桥边只是留下了昨日故事、依稀若隐、不朽印记。时间作经,信仰是纬,历史记录着他们的坚定信念、坚强不屈、坚贞情操!无数先烈的革命精神、浩然正气始终是不灭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拱宸桥,洋关</span></p><p class="ql-block">1895年甲午战争后,签署了《马关条约》,败落政权割地赔款,在原来五口通商基础上,又增开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口岸,并且在杭州拱宸桥一带划定日租界,西沿运河塘路,南至拱宸桥脚,北至瓦窑头,东至陆家务河。说是在此设关征税,实质是为日本人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记得1992年前后我在拱墅区工作时,就有同事告诉称,横里马路、福海里一带原来是日本人居住地,并遍布青楼妓馆。现在二院保存的三座小红楼原为“杭州关税务司署”,名义通商收税,而实际税务司、英文文案帮办、总巡、验货员全由外国人担任。1937年日寇铁蹄入侵后,曾是“日本宪兵队队部”,实为丧权辱国殖民统治的地域标记。另外,这一带的地名也一改杭城历史文化遗存的规则,却以我省的一些城市命名居多,金华路、台州路、宁波路、温州路、衢州路、舟山路、丽水路、新昌路等等。或许是歪打正着的“现代文明”。</p><p class="ql-block">(2021~11~20晚)</p> <p class="ql-block">杭州基督教除了最早的天水堂之外,南有鼓楼堂、东有崇一堂、中有思澄堂、北称城北堂。但这个礼拜堂是上世纪90年代末德胜路改造时重建的。原教堂始建于1881年,由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创建,传教士葛女士、福姑娘最早布道,并附简陋诊所与小学。</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湖墅大夫坊正式建堂,占地13.24亩。1925年美国传教士、牧师明思德向长老会、高原教会、爱伦太第一长老会募捐,名“新民会”,下设教会牧养部、门诊部、小学部、社会服务部四个分部。美国牧师华葆仁、中国张之枚牧师、思德邻教士、吴破我牧师、吴志雄牧师均在此传过教。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湖墅青年会”,门诊部翟培清、余涌芬长老随之并入市二医院。</p> <p class="ql-block">1958年教堂关闭,房屋由政府代管产,租给卖鱼桥小学使用。1985年宗教产返还,信徒开始聚会,面积仅447平方米,占地0.7亩,条件简陋,无办公、卫生等设施。1998年列入拆迁范围,搬迁至现址,占地1.4亩,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教堂顶楼设置10米高的钟楼,现为杭州市区基督教信徒、教友的重要集聚点,详址德胜路363号(运河德胜桥南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十一)</span></p><p class="ql-block">杭州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地处杭州中山北路415号的杭州第一座天主教堂,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由杨廷筠的私堂转建。杨(1557~1627)字仲坚,号淇园,杭州仁和县人,22岁中举,35岁进士,任江西吉安安福县知县,信奉佛教后转信天主教,明末著名天主教儒者。</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十六年(1659)意大利耶稣会卫匡国从罗马来杭,将杨廷筠旧堂扩建,1661年建成,圣堂为罗马圆顶式,由正殿和左右侧殿构成,四行木柱,靠边两行柱子砌在墙内。清康熙二十八年、三十八年(1689、1699年)两次南巡到杭州,赐果饼、银两,并改该堂为“敕建”。然1730年雍正帝禁教,将教堂改为“天后宫”(妈祖庙)约130年,同治三年(1864年)才归还给天主教堂。1912年失火,1966年文革挪为它用,1979年归还宗教产,复堂。最近一次维修是在2009年“千年御街”改造,笔者多次去实地参观、调研、考察,认为该教堂有最明显的看点:一是教堂的地面全部采用中国的青石板铺成,而非外国进来的洋灰,水明汀,花岗石,木地板,是典型的“中西结合”产物;二是主堂的彩窗图案,除了圣母、圣子、圣灵,在进入正门南侧楼梯旁的第一扇窗,是身着明朝官服杨廷筠的形象;三是1661年卫匡国在杭逝世,葬于杭州留下镇大方井司铎公墓;以上三点足以证明此教堂与罗马教廷的历史渊源。更有意思的是,在中山路(宋朝皇帝出行的“御街”)南有伊斯兰教的凤凰寺,北有耶稣教的天主堂。一条街的两端挑起了杭州包容兼蓄,对外交流的重担,杭州的对外开放绝非偶然。</p><p class="ql-block">(2021~11~1)</p> <p class="ql-block">现今,杭州的小年轻几乎都不知道,清末至民国时期,杭州的西湖边昭庆寺西侧曾有日本国领事馆(原省旅游局局址),运河边拱宸桥东侧有洋关(即海关,现市第二人民医院内)这是满清皇朝的耻辱史的明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895年甲午战争后,签署了《马关条约》,败落政权割地赔款,在原来五口通商基础上,又增开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口岸,并且在杭州拱宸桥一带划定日租界,西沿运河塘路,南至拱宸桥脚,北至瓦窑头,东至陆家务河。说是在此设关征税,实质是为日本人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p> <p class="ql-block">记得1992年前后我在拱墅区工作时,就有同事告诉称,横里马路、福海里一带原来是日本人居住地,并遍布青楼妓馆。现在二院保存的三座小红楼原为“杭州关税务司署”,名义通商收税,而实际税务司、英文文案帮办、总巡、验货员全由外国人担任。1937年日寇铁蹄入侵后,曾是“日本宪兵队队部”,实为丧权辱国殖民统治的地域标记。另外,这一带的地名也一改杭城历史文化遗存的规则,却以我省的一些城市命名居多,金华路、台州路、宁波路、温州路、衢州路、舟山路、丽水路、新昌路等等。或许是歪打正着的“现代文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十二)</span></p><p class="ql-block">狮虎桥河下2号,建党初期的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p><p class="ql-block">红色根脉,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红色坚守,红色庚续。</p><p class="ql-block">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光辉日子里,我们不能忘记建党初期的浙江省委,当时的机关在杭州延安路的狮虎桥(现武林广场南)。1922年中共杭州小组成立,1927年4月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背叛革命、疯狂捕杀,共产党人从4000多人被迫害,骤降到1500人。6月中央决定建立浙江省委,到1929年4月不到两年时间内,有庄文恭、王家谟、张秋人、陈之一、夏曦、卓兰芳、龙大道、李硕勋、徐英、罗学瓚共10名省委书记,其中任职时间最短的仅2天,8位先后牺牲,年龄最小的牺牲时才21岁。</p><p class="ql-block">他们是充满理想、坚信马列、追求真理、特殊材料铸成且死而后已的先驱;</p><p class="ql-block">他们是胸怀民族、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先辈;</p><p class="ql-block">他们是对党忠诚、严守纪律、党的利益至上的先进楷模;</p><p class="ql-block">他们是追求民族独立、国家解放、人民安康生活的奠基人;</p><p class="ql-block">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世代激励开拓创新、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岁月流逝,城市改造,今天已经找不到原地原房的历史遗迹。时光变迁,人非物移,狮虎桥边只是留下了昨日故事、依稀若隐、不朽印记。时间作经,信仰是纬,历史记录着他们的坚定信念、坚强不屈、坚贞情操!无数先烈的革命精神、浩然正气始终是不灭的丰碑。</p><p class="ql-block">(2021~11~25灯下)</p> <p class="ql-block">就像不少上海人不知上海原点在国际饭店大堂,只认识人民广场是上海的中心一样,许多杭州人、新杭州人也不知杭州原点在紫薇园,而说到武林广场人人皆知,必到打卡。</p><p class="ql-block">武林广场是一个宽泛概念,既是地理标识,也是实体建筑。位于体育场路中段与延安路垂直交汇处,因靠近古“武林门”而得名(原为南宋都城“天宗水门”,元末改名“小北门”)。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为迎接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和中共九大召开,在一片原来城墙边的菜地上兴建起来的。当时是“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在文革极左狂热的巅峰,人们称之“万岁馆”、“胜利馆”,杭州至今还有人叫“红太阳”,后定名为“浙江展览馆”。该建筑造型呈“忠”字,东西有两个天井,正面是十根柱子九个门洞,象征纪念党的九大,庭前硕大广场,用于大型集会活动,是重要的政治中心。笔者在哈尔滨、沈阳、武汉、长沙、成都等城市也曾见到样式几乎相同的同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陆续在周边建起了杭州剧院、科技会堂、杭州大厦、国际大厦、百货大楼、电信枢纽、银泰商厦、浙江大酒店、广发银行、坤和大厦等等设施,广场中央有“8少女喷泉”,外5内3,是为了纪念杭州1949年5月3日解放日。近年来,政府和杭州大厦斥巨资在广场下建起了四层的中央商城,将商贸、文化、娱乐、创意、地铁等产业融合一体,堪超巴黎春天。这里经历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商务中心的演变,成为本省乃至全国著名的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地铁换乘站四通八达。进入新时代以来,杭州中心、出版大厦、恒龙广场都在紧张的建设中。可以骄傲地预测,明天的武林广场必将更加璀璨夺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十三)</span></p><p class="ql-block">孩儿巷98号,陆游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死去元知万事空,</p><p class="ql-block">但悲不见九州同,</p><p class="ql-block">王师北定中原日,</p><p class="ql-block">家祭无忘告乃翁。</p><p class="ql-block">一首《示儿》令人敬仰,千古流传。对于出生或世居杭州人来说,一般都熟知南宋时期的一武一文,民族英雄岳飞、爱国诗人陆游的许多励志故事。</p><p class="ql-block">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南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孝宗时赐进士,历任宁德主簿,隆兴府通判。1171年投身军旅,升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皇朝偏安杭州,他身在朝廷却心系抗金,一心夺回中原,统一山河。并一直笔耕不辍,以文寄怀。其诗词文不仅具有李白的豪放雄奇,杜甫的沉郁悲呛,更饱含爱国热情家国情怀,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入诗词9000余首,用当今文字表达:绝对是高产作家。</p><p class="ql-block">孩儿巷98号是晚清一处民居,2002年因划入隔壁的中学用地,被住户和周边百姓呼吁保留。是年底我到下城报到不久,还参加了区政协联合民革市委会为保护古居的书画义卖活动。因陆游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有人讹传此处是陆游故居,从楼房风格、建造年代与陆游并无交集。但毕竟陆游在杭州居住过,众安桥一带又是宋代酒楼茶肆,文人墨客集聚之地,将98号辟为“陆游纪念馆”也顺理成章。2004年我参与建设部门赴福建、访绍兴、搜资料,接着修房建馆于2005年正式落成。现在看来馆内陈设布局合理、内容明确、文字严谨、环境优雅,不失为保护利用比较好的一处老建筑,然而,唯一缺憾的是这里缺少有历史价值、人文璀璨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2021~11~12)</p> <p class="ql-block">地处杭州中山北路415号的杭州第一座天主教堂,是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由杨廷筠的私堂转建。杨(1557~1627)字仲坚,号淇园,杭州仁和县人,22岁中举,35岁进士,任江西吉安安福县知县,信奉佛教后转信天主教,明末著名天主教儒者。</p> <p class="ql-block">清顺治十六年(1659)意大利耶稣会卫匡国从罗马来杭,将杨廷筠旧堂扩建,1661年建成,圣堂为罗马圆顶式,由正殿和左右侧殿构成,四行木柱,靠边两行柱子砌在墙内。清康熙二十八年、三十八年(1689、1699年)两次南巡到杭州,赐果饼、银两,并改该堂为“敕建”。然1730年雍正帝禁教,将教堂改为“天后宫”(妈祖庙)约130年,同治三年(1864年)才归还给天主教堂。1912年失火,1966年文革挪为它用,1979年归还宗教产,复堂。</p><p class="ql-block">图片</p> <p class="ql-block">最近一次维修是在2009年“千年御街”改造,笔者多次去实地参观、调研、考察,认为该教堂有最明显的看点:一是教堂的地面全部采用中国的青石板铺成,而非外国进来的洋灰,水明汀,花岗石,木地板,是典型的“中西结合”产物;二是主堂的彩窗图案,除了圣母、圣子、圣灵,在进入正门南侧楼梯旁的第一扇窗,是身着明朝官服杨廷筠的形象;三是1661年卫匡国在杭逝世,葬于杭州留下镇大方井司铎公墓;以上三点足以证明此教堂与罗马教廷的历史渊源。更有意思的是,在中山路(宋朝皇帝出行的“御街”)南有伊斯兰教的凤凰寺,北有耶稣教的天主堂。一条街的两端挑起了杭州包容兼蓄,对外交流的重担,杭州的对外开放绝非偶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十四)</span></p><p class="ql-block">杭州中国丝绸城</p><p class="ql-block">在体育场路以南和风起路以北之间,紧挨中河并与中河路平行,一条很窄的小巷~健康路上,有一座“中国丝绸城”。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巷,最多是一条街。约500米长的小巷两侧古色古香的长廊,灰墙骑楼花窗雕檐,布满600来家丝绸商铺,绫罗绸缎、面料成衣、围巾披肩、旗袍棉娄、大到床上用品、小则围裙饭兜,从盛夏到腊月四季服饰都不缺货,年销售额可达40多亿,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伊朗、土耳其、中东多国的商家游客,真是生意兴隆通四海。丝绸城始建于1987年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初期,原来这里就是一条僻静的小巷,最多5~6米宽,东靠省体育场的观礼看台后背,西侧是百年学堂杭州高级中学(古代的贡院)校园。体育教育加丝绸,应该说还是很有文化气息的,业态也较相融。这名副其实的“马路市场”,当初由街道主办,一度曾经被列入拆迁计划,经几代人多方努力终于保留下来,直至演变为“中国丝绸城”。由此,我联想到第一次到北京荣宝斋参观学习,其实那里不光是一座斋府,而是一条两侧布满店铺的文化街(琉璃厂),书画印刻琳琅满目,文人墨客四方云集,可谓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2021~11~12灯下)</p> <p class="ql-block">《示儿》</p><p class="ql-block">死去元知万事空</p><p class="ql-block">但悲不见九州同</p><p class="ql-block">王师北定中原日</p><p class="ql-block">家祭无忘告乃翁</p><p class="ql-block">——宋 陆游</p><p class="ql-block">一首《示儿》令人敬仰,千古流传。对于出生或世居杭州人来说,一般都熟知南宋时期的一武一文,民族英雄岳飞、爱国诗人陆游的许多励志故事。</p> <p class="ql-block">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南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孝宗时赐进士,历任宁德主簿,隆兴府通判。1171年投身军旅,升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皇朝偏安杭州,他身在朝廷却心系抗金,一心夺回中原,统一山河。并一直笔耕不辍,以文寄怀。其诗词文不仅具有李白的豪放雄奇,杜甫的沉郁悲呛,更饱含爱国热情家国情怀,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入诗词9000余首,用当今文字表达:绝对是高产作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十五)</span></p><p class="ql-block">武林广场</p><p class="ql-block">就像不少上海人不知上海原点在国际饭店大堂,只认识人民广场是上海的中心一样,许多杭州人、新杭州人也不知杭州原点在紫薇园,而说到武林广场人人皆知,必到打卡。</p><p class="ql-block">武林广场是一个宽泛概念,既是地理标识,也是实体建筑。位于体育场路中段与延安路垂直交汇处,因靠近古“武林门”而得名(原为南宋都城“天宗水门”,元末改名“小北门”)。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为迎接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和中共九大召开,在一片原来城墙边的菜地上兴建起来的。当时是“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在文革极左狂热的巅峰,人们称之“万岁馆”、“胜利馆”,杭州至今还有人叫“红太阳”,后定名为“浙江展览馆”。该建筑造型呈“忠”字,东西有两个天井,正面是十根柱子九个门洞,象征纪念党的九大,庭前硕大广场,用于大型集会活动,是重要的政治中心。笔者在哈尔滨、沈阳、武汉、长沙、成都等城市也曾见到样式几乎相同的同代建筑。改革开放后陆续在周边建起了杭州剧院、科技会堂、杭州大厦、国际大厦、百货大楼、电信枢纽、银泰商厦、浙江大酒店、广发银行、坤和大厦等等设施,广场中央有“8少女喷泉”,外5内3,是为了纪念杭州1949年5月3日解放日。近年来,政府和杭州大厦斥巨资在广场下建起了四层的中央商城,将商贸、文化、娱乐、创意、地铁等产业融合一体,堪超巴黎春天。这里经历了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商务中心的演变,成为本省乃至全国著名的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地铁换乘站四通八达。进入新时代以来,杭州中心、出版大厦、恒龙广场都在紧张的建设中。可以骄傲地预测,明天的武林广场必将更加璀璨夺目!</p><p class="ql-block">(2021~12~23上午)</p> <p class="ql-block">丝绸城始建于1987年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初期,原来这里就是一条僻静的小巷,最多5~6米宽,东靠省体育场的观礼看台后背,西侧是百年学堂杭州高级中学(古代的贡院)校园。体育教育加丝绸,应该说还是很有文化气息的,业态也较相融。这名副其实的“马路市场”,当初由街道主办,一度曾经被列入拆迁计划,经几代人多方努力终于保留下来,直至演变为“中国丝绸城”。</p> <p class="ql-block">由此,我联想到第一次到北京荣宝斋参观学习,其实那里不光是一座斋府,而是一条两侧布满店铺的文化街(琉璃厂),书画印刻琳琅满目,文人墨客四方云集,可谓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十六)</span></p><p class="ql-block">拱宸桥</p><p class="ql-block">杭州,一座城市拥有西湖、良渚、大运河三大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这是目前在我国除了首都北京以外,独一无二的。说到大运河,不得不让人关注大运河南端第一古迹~拱宸桥。此名取于《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宸),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迄今近400年历史。由举人祝华封募资筹建,清顺治八年坍塌,康熙五十三年复建。全长98米、高16米、桥面两堍宽、桥顶窄,是京杭运河的终点标记,康熙、乾隆数十次下江南均在此登岸。由此向南连绵富义仓、卖鱼桥、米市巷、粮泊巷、北星关等等,足以证明进入了鱼米之乡,富甲一方。</p><p class="ql-block">河流记录历史,桥梁经历沧桑。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建设完整工业体系的杭州,根据规划拱宸桥一带建设成为纺织工业区,尤其浙江麻纺厂,杭州丝绸联合厂、杭州棉纺织印染厂等都是全能企业,从纺纱勦丝,织布制绸到练染印花,成套产品绝对一条龙生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能成为这些企业的产业工人,是非常令人羡慕而骄傲的。就连1961年通车的杭州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151路),也是“上到江头,下达湖墅”,从南星桥贯穿杭城南北直抵拱宸桥,带来一片兴旺,并一直营运至今。到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升级后,城北大批企业退二进三,工业厂房、车间改型为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杭州的地方特产扇子、绸伞、剪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推陈出新。如今的拱宸桥东是商务居住街区,桥西为历史文化街区,围绕着大运河国家公园的宏伟蓝图,正蓄势绽放崭新的时代光彩。</p><p class="ql-block">城市在变迁、产业在更替,但千年运河仍滔滔不息入江注海,世纪古桥还忠诚守护家园,默默积淀着民族情怀……</p><p class="ql-block">(2022/2/2 年初二傍晚)</p> <p class="ql-block">杭州,一座城市拥有西湖、良渚、大运河三大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这是目前在我国除了首都北京以外,独一无二的。</p><p class="ql-block">说到大运河,不得不让人关注大运河南端第一古迹——“拱宸桥”。此名取于《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宸),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迄今近400年历史。由举人祝华封募资筹建,清顺治八年坍塌,康熙五十三年复建。全长98米、高16米、桥面两堍宽、桥顶窄,是京杭运河的终点标记,康熙、乾隆数十次下江南均在此登岸。由此向南连绵富义仓、卖鱼桥、米市巷、粮泊巷、北星关等等,足以证明进入了鱼米之乡,富甲一方。</p> <p class="ql-block">河流记录历史,桥梁经历沧桑。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建设完整工业体系的杭州,根据规划拱宸桥一带建设成为纺织工业区,尤其浙江麻纺厂,杭州丝绸联合厂、杭州棉纺织印染厂等都是全能企业,从纺纱勦丝,织布制绸到练染印花,成套产品绝对一条龙生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能成为这些企业的产业工人,是非常令人羡慕而骄傲的。就连1961年通车的杭州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151路),也是“上到江头,下达湖墅”,从南星桥贯穿杭城南北直抵拱宸桥,带来一片兴旺,并一直营运至今。</p> <p class="ql-block">到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升级后,城北大批企业退二进三,工业厂房、车间改型为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杭州的地方特产扇子、绸伞、剪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推陈出新。如今的拱宸桥东是商务居住街区,桥西为历史文化街区,围绕着大运河国家公园的宏伟蓝图,正蓄势绽放崭新的时代光彩。</p> <p class="ql-block">城市在变迁、产业在更替,但千年运河仍滔滔不息入江注海,世纪古桥还忠诚守护家园,默默积淀着民族情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十七)</span></p><p class="ql-block">运河上的桥(南端)</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来,有一句很经典的名言:若要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大路!作为江河湖海溪“五水齐全”的杭州来说,除了修路,还建了许多桥梁,钱塘江上新架起了十多座大桥,还不算过江隧道。京杭大运河的末端,仅拱墅不足15千米的范围内,艮山、建北、中北、广场、文晖、潮王、德胜、大关、登云、轻纺至少10座以上新大桥拔地而起。它们有钢梁也有混凝土梁,有单孔也有多孔,有独拱也有交叉复拱,有单层也有多层,有人车同层也有分层单行,有景观人流为主,也有快速通过的城市干线,林林总总,千姿百态,让人们享受便捷的同时还能观赏美景。更具特色的是2007,2008年运河整治时,每座桥都有下穿的慢行游步道,即运河东西(或南北)两侧行人都能在桥下环行,既避车辆交错,又能避风挡雨,还可亲近母亲河,观赏两岸风光。在古色古香的青石板步道和飞檐翘角的风雨凉亭中穿行,让人有时光穿越的神秘感,也有在塞纳河边漫步的惬意,这可能会在世界的桥梁史上也不曾多见。</p><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两个故事和思考角度。一是意大利威尼斯的叹息桥等、英国伦敦剑桥大学的数学桥等,这些桥梁都不很高大,但流传着许多感人、诱人、激励人的故事。二是有次去上海黄浦区学习,他们讲过一个真实故事: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是百年前英国人承建的,2007年桥龄99岁时,英国公司专门致信上海市政府,告知按照质保约定,免费负责百年维修,于是有了后续“拆卸保养,重新安装”的故事。按照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文创产业值得学习的观点,我们在桥梁的文化挖掘、企业管理诚信制度方面,是否可以有“他山之石”的态度和提升呢?</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河世纪桥,</p><p class="ql-block">英姿焕发永不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十八)</span></p><p class="ql-block">中河上的桥</p><p class="ql-block">杭州的中河,开凿于唐朝,也是古都的护城河,因位于城市中心,贯穿南北,亦称“中河”。其功能主要是交通出行、货物运输、城市排水,并连通大运河,可以水路直通北京,帝王也经此南下巡视。</p><p class="ql-block">中河两侧均为官府、民宅、衙门、学堂,有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桥梁连接两岸。光听闻桥名,就能对周边的住家、商市、社会地位,作用等等猜度几分。有百姓生活的盐桥、柴垛桥,有回族市民、甚至中亚西域侨民居住的回回桥,有皇亲国戚的恭王府(荣府)桥,也有紧挨高等学府,举办乡试“贡院”的登云桥、仙林桥,更有中央政府、皇权政治集权的六部桥(礼、兵、户、工、吏、刑),可以说每座桥梁都有生动故事,每条坊巷都承载着国家、城市的兴衰更迭,流淌着绵延不绝的传统文脉。记得文革前主政浙江(杭州)的领导曾提出把杭州建成“东方日内瓦”的目标,改革开放后我去瑞士考察,觉得日内瓦湖远不及西湖精致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应该称他们为“西方的杭州”。早几年也有兄弟城市喊出打造“东方威尼斯”的口号。而我认为没有必要东施效颦,应该有个性,坚守弘扬自己的风格、风景、风尚!</p><p class="ql-block">笔者经历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东河改造,拆迁旧房、疏浚河道、拓宽道路等硬件建设。又参与2003年开始的河道整治、挖掘历史碎片,延续文脉的软件整理汇集。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延续。在近30年的城市建设、文化建设中不断寻找自己在哪里出生?城市的根和魂在哪里?我们将给后人留下点什么?</p><p class="ql-block">(2022/2/7凌晨4:30)</p> <p class="ql-block">登云桥</p> <p class="ql-block">仙林桥</p> <p class="ql-block">盐桥</p> <p class="ql-block">回回桥</p> <p class="ql-block">梅登高桥</p> <p class="ql-block">柴垛桥</p> <p class="ql-block">荣府桥</p> <p class="ql-block">六步桥</p> <p class="ql-block">水城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繁华武林,千年运河(十九)</span></p><p class="ql-block">东河上的桥</p><p class="ql-block">杭州东河开凿于后唐五代,是贯穿杭城南北四条古河道之一(贴沙河、东河、中河、浣纱河),因北通大运河、南连接中河,是杭州人工作、生活、甚至出行的必备条件。所以东河上的桥梁与中河的桥梁都在同一纬度上,只是经线偏东,如同中国象棋棋盘上的士位、车位一般。如果非要区分它与中河的差别,本人思索许久,似乎觉得东河的市井性、商贾性、经济性更强一些。</p><p class="ql-block">譬如,东河第一桥~壩子桥,它位于最北端与大运河交界处,古时往北人力翻壩,将各种货船引入运河主干,通往江苏、山东等地;中段的菜市桥(东河也有菜市河的别称)比之当今的交通枢纽、立交桥丝毫不为过。记得我幼年时经常到桥面上看风景,有从平湖来的西瓜船,塘西来的甘蔗、荸荠船,临安、安徽过来的竹筏、木筏,绍兴来的酒坛船,也有迎新娘的嫁妆船,鼓瑟齐鸣热闹喜庆,甚至还有农家的“料船”(人粪尿)多味杂陈。遇到午饭时分,许多船老大会上岸到大吉祥年糕店买点心、小菜,在船板上慢慢消遣。当然少不了的是,桥东侧不远的菜农穿过庆春门,肩挑手推将新鲜蔬菜运到河埠,转运销往别处。再往南便是万安桥、佑淳桥、安乐桥、章家桥等,直至靠近河坊街的斗富一、二、三桥。也有资料记载:沿中河低矮房屋,屋后有自家河埠近水,沿东河较多墙门院落,也是生活用品的经商大户。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由于东河较晚划入市区,当时的居民密集度要低于中河两岸。经过1983年的综合改造,2007年的再次整治,现在两河的风格、功能、建筑、桥梁完全一致,只是中河的岸坎上下垂直的多,而东河两岸护坡是渐降亲水型,更有江南园林特色。</p><p class="ql-block">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描述杭州的书中提到:杭州城内有1200多座桥梁,是世界最美丽的天城。愿她们是美丽、友谊、开放、传承的历史纽带。</p><p class="ql-block">(2022~2~21午后)</p> <p class="ql-block">壩子桥</p> <p class="ql-block">宝善桥</p> <p class="ql-block">太平桥</p> <p class="ql-block">广安新桥</p> <p class="ql-block">安乐桥</p> <p class="ql-block">安乐桥是当年抗金谋士王佐(岳飞麾下)功绩显赫,皇帝因其年迈授于“安乐王”,并在东河旁修建王府,为方便两岸百姓,他又在专门在府前建造了一座桥,居民感恩,故称“安乐桥”为永久纪念。一人安不算安,万众安为大安,这是我们后人敬仰的先贤楷模![偷笑][偷笑][玫瑰][玫瑰]</p> <p class="ql-block">万安桥</p> <p class="ql-block">佑淳桥</p> <p class="ql-block">斗富二桥</p> <p class="ql-block">斗富三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赵洁生1952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下过乡、当过兵、开过荒。1979年开始,任杭州市半山区城建局长、计经委主任、财政局长,拱墅区副区长,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西湖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下城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长期从事经济管理和城建城管工作,业余时间注意观察事物撰写一些见闻评论、小品杂文散文等、曾在《人民政协报》、《杭州日报》《联谊报》《杭州通讯》《杭州政协》等刊物发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