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上阅读课》读后感

李军

<div align="center">一束光照亮前行<br></div><div align="center">——《给孩子上阅读课》读后感(1)<br></div> <br> 《给孩子上阅读课》是北京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王文丽老师的又一本著作,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你会见到一束光,奔向教育理想与智慧之光。<br> 一、师无痕,匠心灵慧,爱而生光<br> “教育不是某时某刻,而是每时每刻。最好的教师总是不止于教书,他们自己就是一本书!”做做好的老师应该是天下为师者共同的心愿,但又该如何去做?“把全部的心灵都敞开,用露珠一样的眼睛和爱,朝向伟大的真理。”<br>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无痕的,就像是二月春风拂过柳梢穿过丛林。教师的爱也是心灵共振的温暖,如春日的细雨轻潜入梦润物无声。<br> 好老师是有光的,光在专业学识,光在心无旁骛。不由想起近期读到鲁迅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的情景,刚到北京的他其貌不扬衣着朴素,教授选修课程《中国小说史》,最初只有十来个人选修;源于学识渊博风格鲜明,不久听课的学生挤满了课堂,后来听课的除了北京大学的正式学生,还有旁听生等等。“孙席珍回忆说,鲁迅讲话略带乡音,但相当普通,总能运用深湛的哲学理论,广博的科学知识,丰富的历史经验,融会贯通地逐一解决疑难问题,常常有独到的见解,又能从这些问题生发开去,旁涉到其他学术领域,阐明其实质的奥义,使人茅塞顿开;还喜欢揭露和批判当前的社会现象。”<br> 师应有爱,爱必生光。<br> 二、行胜言,教书育人,学生为本<br> 行胜于言。教育是做的哲学。王老师指出,我们就是一本书,封面是父母给的,但内容是自己写的,内容要丰富,要耐人寻味,才能禁得住学生翻阅。<br> 《百合花开》教学时,学生带来一束花,王老师幽默了一下学生一脸茫然。王老师却深记在心,感到羞愧,并经常提醒自己不说无谓 的话,不做无谓的事。“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面干净的镜子,这样才能映照出自己的灵魂!”生活中,我也会故作幽默一下,但是真没有想到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学生,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习、多引领学生。教育是人格感染人格,教师的影响无声无息,我们能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学习再学习,观察再观察,尽可能地帮助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向美好前进。<br> 一次公共课教学,学生猜测老师年龄并说出依据。一学生说老师衣服老气,王老师当即表扬孩子直率、诚实,并告诉换个角度说话换个词语;学生再次发言,将老气换成了成熟,全场掌声。课堂教学是艺术,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修炼;语文老师更是要细致入微指导好学生品味、运用语言,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br>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心有灵犀还是巧遇,刚刚恰巧读到鲁迅先生这句话。心中有儿童,著作标题王文丽心声显然;做儿童老师,书插图丰子恺的图画明示……做最好的老师,一束光照亮我努力前行。<br><br><br>

学生

老师

王老师

教师

阅读课

一束

读后感

鲁迅

王文丽

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