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广吉里走来,中共四大的召开

陆老师

<p class="ql-block"><b>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石库门弄堂广吉里召开。</b></p><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等14个文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国旗广场,旗杆长度19.25米,与中共四大1925年召开年份相呼应。</b></p> <p class="ql-block"><b>国旗广场前的空地是老人、孩子们的乐园;四周绿植包围,景观水池,休息长廊,会址与公园实现了无缝衔接。</b></p> <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纪念馆,位于上海四川北路1468号,四川北路公园内。</b></p> <p class="ql-block"><b>走进中共四大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召开的背景:时局与形势</b></p><p class="ql-block"><b>第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推进国共联合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革命新局面。</b></p> <p class="ql-block"><b>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南昌路100弄2号</b></p> <p class="ql-block"><b>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活动</b></p><p class="ql-block"><b>1921年至192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党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同国民党合作的指示,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1923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三届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共产党人积极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推动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建立。</b></p> <p class="ql-block"><b>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石库门弄堂</b></p><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会址——广吉里</b></p> <p class="ql-block"><b>会址是新租来的一幢三层楼石库门房子,地点在上海去吴淞的铁路旁边,当时是“中国地界"但距越界筑路的北四川路不远,通过川公路可以到北四川路。</b></p><p class="ql-block"><b>——郑超麟《怀旧集》</b></p> <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会址原为坐西朝东的砖木结构假三层石库门民居,1932.1.28.毀于日军炮火。</b></p> <p class="ql-block"><b>三层楼石库门房子在铁路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中共四大的成就:</b><b>筹备与召开</b></p><p class="ql-block"><b>第二部分</b></p><p class="ql-block"><b>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0人,代表全国党员994人。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决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机构。</b></p> <p class="ql-block"><b>会议准备</b></p><p class="ql-block"><b>1924年8月至12月,中共中央为召开中共四大进行各项准备:发出会议通知,分配代表名额,确定中共四大的中心议题,由陈独秀、彭述之、维经斯基等人组织起草委员会。</b></p> <p class="ql-block"><b>192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发出召开中共四大的通知,要求各地汇报工作。</b></p><p class="ql-block"><b>“锺英”两字为中共中央的谐音,由毛泽东亲笔签署。</b></p> <p class="ql-block"><b>1924年9月7日陈独秀给维经斯基的信(复制件)</b></p> <p class="ql-block"><b>1924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召开中共四大的通知。</b></p><p class="ql-block"><b>“锺英”两字为中共中央的谐音,由毛泽东亲笔签署。</b></p> <p class="ql-block"><b>1924年12月19日,维经斯基致信共产国际东方部主任拉斯科尔尼科夫,通报了中共四大筹备情况。(复制件)</b></p> <p class="ql-block"><b>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1925年)</b></p><p class="ql-block"><b>——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今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召开。出席大会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翟秋白、周恩来等20人。会址原为坐西朝东的砖木结构假三层石库门民居,1932.1.28.毀于日军炮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走进广吉里石库门</b></p> <p class="ql-block"><b>置身于广吉里石库门弄堂的生活中</b></p> <p class="ql-block"><b>拾梯而上,走上二楼,复原的四大开会时的场景——像一间教室。</b></p><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召开,以英文补习班的形式作掩护,一旦发生状况,代表们即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英文课本,佯装补习班的英文老师。</b></p> <p class="ql-block"><b>出席大会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翟秋白、周恩来等20人。</b></p> <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代表、中央执行委员、候补委员简历</b></p> <p class="ql-block"><b>陈独秀、蔡和来</b></p> <p class="ql-block"><b>瞿秋白、林育南</b></p> <p class="ql-block"><b>周恩来、陈潭秋</b></p> <p class="ql-block"><b>朱锦堂、彭述之</b></p> <p class="ql-block"><b>李立三、李启汉</b></p> <p class="ql-block"><b>李维汉、王荷波</b></p> <p class="ql-block"><b>项英、尹宽</b></p> <p class="ql-block"><b>谭平山、汪寿华</b></p> <p class="ql-block"><b>庄文恭、李逸</b></p> <p class="ql-block"><b>阮章、范鸿劫、维经斯基</b></p> <p class="ql-block"><b>李大钊、张国焘</b></p> <p class="ql-block"><b>向警予、邓培</b></p> <p class="ql-block"><b>罗章龙、张太雷</b></p> <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会议具体议程</b></p> <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b></p> <p class="ql-block"><b>中共中央通告第一号(1925年1月24日)</b></p> <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1、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运动中的领导权问题。2、大会第一次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指出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者。3、确立了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组织执行使党群众化的组织路线。4、第一次将党的基本组织由“组”改为“支部”,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个支部”。5、第一次把党的最高领导人由委员长改称为"总书记”。</b></p> <p class="ql-block"><b>三、中共四大影响:发展与高潮</b></p><p class="ql-block"><b>第三部分</b></p><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以后,以工农为主体的革命群众运动进一步发展。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军胜利进军,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建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民政府一新的革命的民主政权,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壮举。</b></p> <p class="ql-block"><b>工人运动蓬勃发展:</b></p><p class="ql-block"><b>中共四大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推动了エ人运动发展,全国兴起了以ニ月罢工和五卅运动为标志的反帝运动。</b></p> <p class="ql-block"><b>1、1925年上海勤业女子师范学校女生在校门口讲演五卅惨案。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2、五卅运动上海人民集会。</b></p> <p class="ql-block"><b>顾正红(1905-1925),江苏阜宁(今滨海)人。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工人。1925年参加二月大罢工,5月15日被日本资本家枪杀。</b></p><p class="ql-block"><b>5月24日顾正红烈士追悼大会场景</b></p> <p class="ql-block"><b>刘少奇(1898-1969),湖南宁乡人,时任上海总エ会总务科主任。</b></p> <p class="ql-block"><b>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b></p><p class="ql-block"><b>为了迎接北伐军进军上海,1926年秋至1927年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发动和组织上海工人,连续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起义由于准备不足而失败,成立了起义最高指挥机关﹣特别委员会,陈独秀、罗亦农、赵世炎、周恩来等任委员。</b></p><p class="ql-block"><b>1927年3月21日,上海80万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随即转为第三次武装起义,经过30小时的激战,推翻了北洋军在上海的反动统治,建立了由民众选举产生的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上海市民政府。</b></p> <p class="ql-block"><b>上海工人武部起义主要领导人</b></p><p class="ql-block"><b>1927年3月5日《特委会议记录﹣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指挥人员及市民会议、市政府名单》(复制件)</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b></p> <p class="ql-block"><b>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淞沪铁路天通庵站经受战火的洗礼。</b></p> <p class="ql-block"><b>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旧址</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省港大罢工:1、共产党人苏兆征(中)、邓中夏(右)担任委员长和顾问。2、广州游行队伍。3、省港罢工委员会门外的武装纠察队</b></p> <p class="ql-block"><b>农民运动波澜壮阔:</b></p><p class="ql-block"><b>1925年5月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通过《工农联合的决议案》,把引导农民参加民主革命,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作为民主革命胜利的保证。10月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提出要在政纲中列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b></p> <p class="ql-block"><b>韶山农民夜校旧址。1925年夏秋,毛泽东通过杨开慧、李耿侯等人发动进步教师,利用公立学校、族校、祠堂等场所,开办农民夜校。夜校主要学员是秘密农会骨干。 </b></p> <p class="ql-block"><b>北伐战争势如破竹:</b></p><p class="ql-block"><b>为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在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工农群众支持下,国民革命军不到半年时间就基本消灭北洋军吴孚、孙传芳主力。</b></p> <p class="ql-block"><b>叶挺独立团在北伐中</b></p> <p class="ql-block"><b>北伐军进入上海江湾</b></p> <p class="ql-block"><b>党的“四大”为新的革命高潮作了理论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从而推动一九二五年以“五卅”运动为主要标志的全国反帝革命风暴的到来。</b></p><p class="ql-block"><b>——《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b></p> <p class="ql-block"><b>中共一大到五大党员人数增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