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腾龙桥

云南.曹歌

<p class="ql-block">滇西抗日战争历史时期,腾龙公路龙川江腾龙桥,是为保证汽车通行的工兵架设的简易公路贝蕾桥。(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散记】 腾龙桥 曹先强</p><p class="ql-block"> 腾龙桥,是一座连接腾冲与龙陵之间的腾龙公路龙川江(龙江)上的柔性钢索大吊桥。</p><p class="ql-block"> 腾龙公路,是著名的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国内北段,从中缅边境猴桥口岸,进入腾冲境内,经过古永,毛家营,和顺乡,到达腾冲县城,再经过勐连,米果,团田,跨过龙川江,到达龙陵县城,在龙山镇郊外连接举世瞩目之滇缅公路的一段干线公路。</p><p class="ql-block"> 民国28年(1939年)由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兼云南省公路一分局局长李曰垓主持勘修,时拟与已通车运输的滇缅公路联接。1942年5月,日军侵占龙腾后,落入敌手,日冦强迫民工修成简易公路,日军肆意杀戮的卡车、摩托车,从腾龙桥及简易便桥通过。腾龙公路与腾龙桥及涉江桥梁,滇西抗战时期,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曾起到过重要军事交通运输作用。是滇西抗日战争重要遗址。</p><p class="ql-block"><b> 一</b></p><p class="ql-block"> 腾龙桥,位于中印公路,即史迪威公路北线,龙腾公路至龙川江(K15+625m)处,跨越喘急的龙川江,连接陡峭的龙腾两岸。扼腾龙咽喉,居龙腾要害之地。从民国六年《龙陵县志》刊本记载可知,腾龙桥最先曾是一座清代建立巳有百年历史的铁链桥。它是龙江上游百里间,与龙江桥,龙安桥齐名的三座清代铁链桥之一。</p><p class="ql-block"> 《龙陵县志》民国六年刊本记载腾龙桥:<b>“在龙江蛮掠渡,距厅四十里,为腾龙往来通衢,向皆以竹筏相渡,既险且延行旅苦之。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同知龙文泰将苏应瑞劝谕,腾商张以芳倡捐银壹仟两、张鑫和倡捐银伍佰两,其余腾龙各商号量力捐助,创修铁链桥,复以桥头两岸修观音财神龙王土地等祠,委熊兆克卢贡南监其功,阅三年告成。行李称便,先是由蛮掠过,邦腊掌底,龙陵道路险窄,宣统初(公元1909年),防营管带龙德桂修理两傍,开挖宽大,并督修镇安道,舆人称颂之。</b> <b>”</b>从民国六年《龙陵县志》详细记载看,腾龙桥最先是一座清代建立巳有百年历史的铁链桥。 </p><p class="ql-block"> 腾龙铁链桥,滇西抗战时期,军事琐钥咽扼作用,与交通运输作用巨大。《保山地区史志文辑》抗日战争专辑之三收录《腾冲县政府民国三十二年度工作报告书》附录一《大事记》记载<b>“九日,刘伯龙离腾。前第二区区长封维德由龙江乡前往腾南边境破坏腾龙桥,以敌已越过,未果。猛连失陷。十日,腾冲失陷。敌先头系今石部队。”</b> 从此条大事记载知,1942年5月9日腾冲沦陷前夜,腾城地方士绅曾众推乡贤封维德临危受命率兵去毁腾龙桥阻敌,虽至桥边,但日军已过桥而未果。</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日军占领怒江以西期间,使用腾龙桥老铁链桥无法通车,在人马驿道基础上,由盘踞腾冲城、龙陵县城、松山主峰之日寇强征民役,修筑军用简易公路与便桥通行。</p><p class="ql-block"> 1944年5月,滇西大反攻战役打响,腾龙抗日战区之龙陵会战隆隆枪炮声中,国民抗日政府组织民工,夜以继日,赶修中印公路。在美国盟军工兵主导下,紧急征集中国民夫劳役参加,从缅甸密支那紧张赶修通车,故也把中印公路称“中美合作公路”。</p><p class="ql-block"> 1944年9月14日,11月3日,腾龙两县收复,抗战政府抢修中印公路北线支线,即龙陵至腾冲段公路,1945年1月修成通车。中美工程兵在龙川江上架起公路贝蕾桥。采用简易钢桁梁木桩木柱做桥墩,用木板及竹笆板铺架成工兵浮桥。从历史照片看,美军工兵钢板贝蕾桥,桥面全部采用钢板与木料方板铺陈,为简易公路桥梁。腾龙公路,腾龙工兵桥,当时主要承担着国民政府紧急把盟国援华抗日物资,从印度雷多(列多)运输回国内的运输任务。1945年10月随援华抗日物资运输完成,此条公路荒废。国内段雨季坍塌损毁严重而日渐弃用,时断时续。</p><p class="ql-block"> 滇西大反攻时期,抗日远征军十数万军人,浴血奋战,可歌可泣,气吞山河。腾龙公路,跨过龙川江之桥梁,几经更迭。腾龙桥作为一座边疆重要道桥建设具有重要军事与国防意义。</p><p class="ql-block"><b> 二,腾龙桥,钢索吊桥</b></p><p class="ql-block"> 清代光绪年间所建腾龙桥(铁链桥)已毁,遗址遗迹无存考,也未列入文保,已被世人淡忘。抗战时期工兵简易桥,也已被新桥取代。在现代人印象中比较熟悉的腾龙桥,是汽车通过的钢索吊桥。 </p><p class="ql-block"> 腾龙桥钢索吊桥,始建于1956年,于1957年8月通车投入使用。它横跨龙江,跨径97.72米,为柔性钢索吊桥。宽4.5米,高11.1米,长117米。桥梁两端为石砌钢筋混凝土浇铸八米高门型桥墩,四根钢索上下悬挂。初期纵横桥梁为木梁,1971年改为钢梁。桥面用枋板铺设,每隔年更换。2010年11月,笔者采访走过桥梁拍摄时,车辆仍在桥上来往通行。经历两年之后,在2012年12月5日停止使用。该桥使用历史年限达55年,已超过国家规定一般吊桥50年设计使用年限,超期使用5年。作者2010年12日首写采风日志网络文章误写该桥使用历史57年,屡见引用者也误导说该桥梁年限57年,请引用者纠正,以免以讹传讹。</p><p class="ql-block"> 腾龙桥在超期服役期间,在日常管理养护中,龙陵县交通局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及管护措施,采取3人专人管护,24小时值班,限载5吨,限速5公里,严禁超载超速,严禁双车过桥等办法。但整桥依据国家部颁JTG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标准,在每年桥梁定期二次检查记录中,已连续两年评定为四类(危桥)、五类(危桥)。该桥已成为腾冲龙陵两县农村公路管护中,最大安全隐患点。驾驶车辆,小心翼翼过桥,手心里揑着一把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腾龙公路,是抗日战争时期,在腾冲与龙陵县境内的一段重要的战略性军用公路。中印公路起点从印度东北部边境小镇雷多,也译称“列多”终点到昆明。它联接印度、缅甸、中国,从印度雷多至缅甸密支那后,分成南线、北线。南线从密支那、八莫、南坎、中国畹町。北线从密支那、甘稗地、中国猴桥口岸、腾冲、保山。因此,此段也叫保密公路。北线公路至腾冲又分正线支线。正线,从腾冲翻越高黎贡山大蒿坪、大蛇腰丫口、坝湾、怒江东风吊桥、道街、蒲缥、大官市与滇缅公路汇合。支线,从腾冲至龙陵,即腾龙公路。南北两线,最终都接驳汇合与滇缅公路相接互联互通。腾龙桥最初阶段用工桥兵方式通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从地理地形图上看, 整个西南在横断山脉切割下,有几条湍急大江穿插形成“川”字型状。国家人文地理版图中形成大三江并流自然地理人文状态,之间,又有许多个小三江并流自然地理人文状态。<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物多样性与民族文化多元化富集一体。</span>其深谷沟壑间,布满奇特的热带雨林河谷风光,又是交通急流的屏障。因此,从边界边境边疆进入祖国内地,十分困难。从内地把盐巴布匹运输到边疆,也隔江隔河相当不容易。滇缅公路通车前后约在一个世纪之时光年代里,从昆明至滇西,至大理以西,大江阻路,需跨越过澜沧江霁虹桥吊桥,澜沧江功果吊桥,怒江惠通桥吊桥,怒江惠仁桥吊桥,瑞丽江之瑞丽江桥吊桥,大盈江之大盈江吊桥,畹町河之畹町铁桥。 每一座吊桥都是天界。</p><p class="ql-block"> 腾龙桥,连接腾冲与龙陵之间,使分离的两个区域能够不再舟楫泅涉。这是边疆故土江河两岸的父老乡亲,妇孺期盼的好福祉。腾龙公路以及横跨龙川江上那一座座历史桥梁,在滇西抗战沧桑岁月里承载了国破家亡的历史。日寇使用机械化摩托化,追击杀戮中国军民。十数万中国远征军,保家卫国,滇西大反攻,经历腾冲攻城攻坚战,龙陵三次会战,彻底歼灭日本军国主义,率先把日宼赶出中国领土。在《滇西1944》《中国兄弟连》《中国远征军》《大马帮》《梁金山传奇》等影视作品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了腾龙桥所属的历史背景,雄奇险峻的一座座江桥。岁月沧桑,江桥已完成历史使命,成为一座座历史丰碑。这座龙川江上文物一样的腾龙钢索大吊桥,也载入滇西人文历史自然地理名桥史册。</p><p class="ql-block"><b> 三</b></p><p class="ql-block"> 腾龙桥,在腾龙边区非常重要,峥嵘岁月里发挥了巨大的军事战略与国防前哨边防边卡作用。1978年7月,梁河县有八名初中学生考上省级重点中学德宏州民中,第一次乘坐大客车,从梁河县城出发上行到腾冲县城,往东穿越腾东南丘陵山坝,通过腾龙桥,到龙陵县城,过南天门下到潞西县坝子,在芒市读高中。当时潞盈公路即芒梁盈公路,还没有修通。客车从梁河到芒市,车票四元六角,在当时地理上走了个“几”字形状。两年高中寒暑假来回四趟都经腾龙公路,跨过腾龙桥。</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中国改革开放之路刚刚启程,边疆地区许多地方还未开放,特别在边境地区,过江桥相当麻烦。腾龙桥,有解放军边防部队守桥哨兵,荷枪实弹在桥头堡站岗检查。过桥需要公安部门开具《边境通行证》。每到假期回乡都要凭借学校或者大队证明,加学生证,去县公安局办理边境通行证。一九八二年七月暑假,学校要求大学生利用暑假返乡社会调查,笔者从北京返回西南边疆故乡云南梁河县时,还与云南同乡澜沧县杨春同学专门去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局办理边境通行证。那时,在边疆边境线过桥时,全幅武装的守桥哨兵安全检查旅客身份,检查行李物品,检查夹带走私违禁品危险品,每一样都没有问题了最后放行,人车分离,跟在空客车后面,摇摇晃晃,走过吊桥。到对岸再逐一登车乘车。有时候乘车人中有人手续不全身份可疑,耽误就比较多,检查耗时很长,来往车辆旅客,在江边桥头车水马龙形成排队过桥的壮观景象。</p><p class="ql-block"> 每次经过吊桥,步行高高的桥面,尤其是雨季江水暴涨季节,桥下洪水滔滔,翻江倒海一样,充满震耳欲聋的震撼力。即使江面风平浪静,江水只闪耀着蓝光静静的流动,大家常在水边,也知道东南亚这种河流的复杂情况,江流表面平静其实水深流急,水中可能暗藏危机,还有蟒蛇鳄鱼与吃人水鬼,每联想至此心里还是有一些紧张与害怕。1980年高考,笔者幸运地考上北京一所大学,离开故乡云南。许多年没有机会再走此路,再过此桥。之后,中国大地劲吹改革开放春风,边境地区工作中心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边疆瑞丽江、大盈江、龙江、怒江、澜沧江,逐步以江为界限,打开国门,建立特别边境管理区,边境贸易开放区,边境经济开发区。边境线开放区域逐步扩大范围地域。边境地区,政治边防,对敌斗争,周边紧张的战争状态的管制氛围,也随之逐渐改善。 腾龙公路,从对敌斗争的边境前哨,逐渐改变成改革开放的边疆贸易口岸与改革开放之路之大后方。</p><p class="ql-block"><b> 四</b></p><p class="ql-block"> 阔别三十多年,又一次来过腾龙桥,已是那年冬季, 小四驾车来芒市接我。当时因为潞盈梁公路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赶工期,交通管制。芒盈梁公路,从下午3点至晚上6点封闭施工。只好从芒市走龙陵,走上腾龙公路,走过腾龙桥。</p><p class="ql-block"> 重走尘封已被世人遗忘的老公路老吊桥。桥头堡,没有了那一面猎猎飘舞的红旗,没有了守桥部队哨兵手握小三角红旗,在过桥前严格检查的繁缛仪式与程序。与当年比较,如今行程趋于平淡,没有了庄严感神圣感。只有桥头两端钢索架上鲜红鲜红的五角星,阳光灿烂般照耀着高高的吊桥。</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山河依旧。当天,天气阴雨沉沉,天空不时飘着霏霏雨丝,我顾不上戴帽打伞,徘徊江边,抚今忆昔。江桥雄风,依然使我浮想联翩,流连忘返。三十年沧桑巨变,化作春风化雨。如今边地各种交通工具都可以自由来往,惠民利民,免收过桥费。这巨大地便利了乡村交通的广大参与者。那一天,我看见看护吊桥的守桥人员,在桥头堡边从容地烤火取暖,悠闲自得。所以,腾龙吊桥照片上,一股靑烟在桥头升腾,饮烟袅袅,<span style="font-size:18px;">充满人间烟火气</span>。一幅国泰民安景象。那一天,我看见乡里年轻村妇大摇大摆走过吊桥,轻松惬意,一幅闲庭信步的样子。那一天,我看见腾龙桥边龙江二级电站,正在大兴土木一幅热气腾腾的施工场景。那一天,我看见一条崭新的腾龙公路,高标准的高速路正在修建,新路线在原来弯曲狭窄的历史老线上,裁弯取直,距离缩短,路面指标提高,通行提速升级。更令人欣喜的是另一座跨越龙江的现代化超大型桥梁巨大桥墩正在江边拔地而起。不久,一座崭新的龙江龙腾大桥就将会代替腾龙桥老吊桥。站在桥头堡边,江风轻拂,耳畔依稀想起当年客车上轻轻哼唱过的《那就是我》这首深情款款的歌。江水荡漾向南流,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感叹人生,多多少少生发出许多关于岁月流逝家国情怀,生发出许多关于边境边防边关重地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与深情回忆。</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美丽的风景叫桥。故乡的江水,故乡的小河,故乡的水磨。故乡的袅袅炊烟,伴随着故乡的风景,映入眼帘,久久让人念想。(曹歌 撰文)</p> <p class="ql-block">滇西抗战历史时期,腾龙公路龙川江腾龙桥,是为保证汽车通行的工兵架设的简易公路贝蕾桥。(资料图片)</p> <p class="ql-block">龙江腾龙桥,桥头堡。 2010年11月26日 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龙江腾龙桥,车辆通过在桥梁上。在日常管理养护中,龙陵县交通局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及管护措施,采取了3人专人管护,24小时值班,限载5吨,限速5公里,严禁超载超速,严禁双车过桥等办法。 2010年11月26日 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龙江腾龙桥上,守桥梁的人员,正常检查通行车辆,交待安全要求,桥上均速低档通过,桥梁上不能更换档位,停车。2010年11月26日 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龙江腾龙桥上,正在通过的车辆。 2010年11月24日 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龙江腾龙桥,桥头上有五角星。 2010年11月26日 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龙江腾龙桥,两边都有站岗放哨的桥头堡。 2010年11月26日 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龙江腾龙桥上,按荷载负荷量,按规定只能单车通行。 2010年11月26日 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龙江腾龙桥老吊桥附近因新建水电站,水位抬升,老桥梁使用设计寿命结束,正在新建更高大上的腾龙新大桥。 2010年11月26日 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岁月沧桑,使命必达,江桥已完成历史任务,成为一座座历史丰碑。这座龙川江上文物一样孤凉的腾龙钢索大吊桥,也是滇西人文历史自然地理中一座有名的桥。石祖清 拍摄</p> <p class="ql-block">2012年12月5日停止使用,完成历史使命。该桥使用历史年限达55年,已超过一般吊桥50年设计使用年限,已属于超期使用5年。石祖清 拍摄</p> <p class="ql-block">龙江腾龙桥,按荷载负荷量,只能单车通行。 2010年11月26日 曹歌 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