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十个一”】写经典诗文,书翰墨情怀——江南小学五年级举行古诗文书写活动

江南小学六年级

<p class="ql-block">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为贯彻落实“十个一”之“一首诗”的要求,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江南小学五年级在3月11日下午举行古诗文书写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游子吟》</p><p class="ql-block"> 明诗意:</p><p class="ql-block">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p><p class="ql-block">知作者:</p><p class="ql-block">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人(一说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p><p class="ql-block">解诗题:</p><p class="ql-block">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p><p class="ql-block">【临】将要。</p><p class="ql-block">【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p><p class="ql-block">【谁言】一作“难将”。言:说。</p><p class="ql-block">【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p><p class="ql-block">【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p><p class="ql-block">悟诗情:</p><p class="ql-block">《游子吟》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p><p class="ql-block">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p> <p class="ql-block">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一首好诗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开阔自己的视野,书香味不仅留在孩子们的唇齿间,更从孩子们的笔尖流出,孩子们用手中的笔将一首首隽永的诗词工整地记录在纸上,让经典流淌在孩子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学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  诗言志,词写情,曲叙事。四言诗经,五言古风,唐诗宋词,构成了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象。希望孩子们可以遨游诗海,领略美不胜收诗词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古诗文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增强了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营造良好的练字和学习书法的氛围,形成经典古诗文教学与书法教学齐抓共管的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审核:王鹏飞</p><p class="ql-block">摄影:五年级全体教师</p><p class="ql-block">编辑:杨崔娥</p>

古诗文

母爱

学生

春晖

慈母

五年级

孩子

游子吟

书写

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