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一共有两个家庭,第一个家庭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家庭;另一个是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家庭,也就是自己“当家”的家。家庭会塑造我们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等许许多多的方面。而对于我来说,我会将我的“第一个”幸福的家庭记录下来,是我对我的家人表达我的爱的最好的方式之一。</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我们的CCTV播出了一台十分具有烟火气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我记得他的序幕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活、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短短几行字,仿佛看见了一个家庭,千千万万个家庭,那么我们该如何使这颗家庭树枝繁叶茂成为参天大树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b>家庭树的幸福根茎—孝与礼</b></p><p class="ql-block">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但我更相信孝顺是发自内心而不是需要用仁义礼智来约束我们思想后才产生了孝的思想。成年以后认为孝顺父母就是听父母的话,比如我该选什么专业,该去哪工作,该找什么对象,这种听话其实只是顺没有孝。真正的孝顺我认为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真正的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为双方做的事情。我们只有让一棵树的根茎稳固,家庭才会更加的美好幸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家庭树的幸福绿叶—宽容</b></p><p class="ql-block"> 即使是自己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会产生很多问题,大部分困扰,通常来自于相互间的不妥协和没有耐性。宽容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张笑脸。避免误解的黄金定律即是多学习容忍、谅解和耐性。需要彼此的宽容、关爱、理解和信任。但最优先的法则,还是宽容。人是单独的个体,我们对父母的一些做法可能有一些意见,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可能也更严苛,所有问题产生后解决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宽容法则不仅适用于亲情,同样适用于其他感情。宽容是家庭这颗大树更加生气勃勃。</p> <p class="ql-block"><b>家庭树的幸福雨露—分享</b></p><p class="ql-block"> 有可以无话不说的父母。并且愿意和他们分享,说明每每得到的反馈都是正向的,家庭关系就越来越温馨。有些人尽管很爱他的父母,但一般涉及到个人生活的事都不太愿意告诉她们。交了男/女朋友怕父母问东问西,怕父母要盘根问底,怕父母催着干这干那。工作中有什么不顺心告诉父母又怕他们大惊小怪,要你辞职,要你回家考公务员。买了喜欢的东西怕父母怪我乱花钱,要我懂得储蓄的重要性。中国父母缺少和孩子平等沟通的能力,总想抓住机会干预,控制孩子的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也不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世间千万存在皆是普通人,但无论怎样,我们在父母嘴里,依然是那个优秀的人。即使没有骄傲的地方,他们也会在一些小事上自觉安上放大镜,总认为我们是最好的,那我们何不敞开心扉,积极与父母沟通分享呢?只有得到充盈雨露的树苗才能够可能长成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亲情也需要平淡中的坚守和积淀,需要甘于平静的勇气,但这都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有大多需要我们经营的东西。在人们看来,亲情并不与他者形成矛盾,而如何让家庭中的其他感情之前和谐相处,相互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急需家庭中每个人的智慧。幸福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审 核:张世哲</p><p class="ql-block">图 文:吴 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