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这样一个人。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企图以自己的游侠行为来复活过时的骑士制度,把单抢匹马打抱不平当做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p> <p class="ql-block">他沉浸在幻想中,完全丧失了对现实的感觉和判断:他把穷旅店当作城堡,把妓女当成贵妇,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在他眼里,处处有妖魔为害,事事有魔法师捣乱,因此他到处不分青红皂白,对着臆想出来的敌人横冲直撞,乱劈乱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果呢?虽然他是出于善良的动机,怀着满腔的真诚,但却只能是四处碰壁,受尽嘲弄和伤害,使自己成为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令我们为堂吉诃德感到辛酸的是他的爱情梦幻。《堂吉诃德》中写了许多的爱情故事,但这样的爱情故事没有一件是发生在堂吉诃德的身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梦幻中的心上人杜尔西内亚,可以说是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但我们又看到她无时不在堂吉诃德的左右――他成功时梦到她,失意时想到她,寂寞时想到她,热闹时也想到她。他可以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污辱,但他不能忍受别人对杜尔西内亚美貌的怀疑; 他在冒险途中遇到过无数个美女,但他认为没有人能和他的杜尔西内亚相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直到最终他被击败,他还在为杜尔西内亚的美丽辩护――为此,他不惜放弃自己的荣誉和生命。堂吉诃德在最后一次返乡途中,念念不忘的不是自己已经被毁掉的名声,而是爱情给他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当然只有他想象中的杜尔西内亚给得了他。堂吉诃德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一个爱情梦幻,至多算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但他为此却受尽了磨难,尝尽了屈辱,这又是多么的可笑、可悲、可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我们又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许这就是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但他对此是如此的迷恋和执着,如此的不可思议,已完全变成偏执;而且这种偏执不是一般性的,在他心目中它已经是全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偏执而行为变得疯狂,于是大家都把他当疯子,觉得他可笑。但他从不怕人们议论与讥笑,更不怕侮辱和打击,虽然四处碰壁,但却百折不悔,一片赤诚,无论什么都不能使他改变初衷。对于他来说,人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他说,他之所以珍重自己的生命,无非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活着是为别人,为自己的弟兄,为了铲除邪恶,为了反抗魔术家和巨人等压迫人类的势力。他坚信自己的理想,愿意一片挚情地为这个理想而尽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有,我们可以这样说,堂吉诃德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他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挺枪拍马冲过去;他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不顾一切的提矛杀去;他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纵马大加杀戳。他跟比斯盖人进行恶战,跟杨维斯人进行搏斗; 他为一个被曾经诱骗她的人无情抛弃的女人,而和抛弃她的人进行决斗;他甚至敢单枪匹马面对一头凶猛的狮子而毫无畏惧之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堂吉诃德并不一直是糊涂的,他也是有严肃认真的一面的,只要不碰触他的理想,他可以是个头头是道,学识渊博的智者,只有在此刻才会正视他的现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与卡迪纽等一行人聊天时所阐发的关于文武两行的精辟驳论,甚至之前的由一把橡树子所引发的关于“黄金世纪”的论述都可略见其见地深渊,学识渊博,乃至后来的那一大段在桑丘赴海岛总督之前的谆谆劝戒都不由得令人惊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来他的确也是一个严肃的道德家,他有着极强的理性和想法,是一个深可敬佩的人,有谁能想象的到曾经让人百般讽嘲笑竟有此般见地学识的一面,应该说他对骑士道之外的一切是毫不含糊,对于那个时代,他有着深刻的认识:“多灾多难的时世”“可恶的时代”“现在这年头,懒惰压倒了勤快,困难压倒了美德,傲慢压倒了勇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说他也是一直严肃认真地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并且有着随时为这个理想实现而竭尽全力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有着对时代,自己有这么清醒深刻的认识,他始终坚持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指导桑丘一样:“你不能只听富人的声音,该眼看穷人的涕泪,可是也不能心存偏袒”“富人许愿送礼也罢,穷人的哀苦哭求也罢,你得尽力查明真相”他劝导桑丘做一个正直光明磊落的总督,将自己无以实现的希望或多或少地灌输在桑丘身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想,如果不是本身的清醒认识,堂吉诃德能阐述得出此番大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结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 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 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堂吉诃德真的是一个可笑的人物么?为什么我认为他是个伟大的人?</p><p class="ql-block">我知道鲁莽和怯懦都是过失,勇敢的美德是这两个极端的折中,宁可勇敢过头而鲁莽,不要勇敢不足而怯懦,挥霍比吝啬更近于慷慨的美德,鲁莽也比怯懦更近于真正的勇敢。——《堂吉诃德》</p><p class="ql-block">作者塞万提斯将堂吉诃德的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的非常有趣儿,我记得我刚接触唐吉柯德这个人物的时候还是在读初中吧。</p><p class="ql-block">以前在初中课本里面有介绍到关于堂吉诃德的那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我在这里就简单给大家复述一下吧:</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堂吉诃德骑着一匹骡子假装骑士在外面巡逻的时候看见了几十个大风车,要知道这些风车都是西班牙农民用来推磨磨麦子的,而被唐吉柯德视为一群为非作歹的巨人。</p><p class="ql-block">堂吉诃德举着手上的红缨枪便要上前与这些所谓的“巨人”决一死战,殊不知风车的威力太大,连着红缨枪和堂吉诃德都被大风车卷飞了出去,堂吉诃德并未因此折服,重新爬起来又往前冲,直到最后实在干不动了为止。</p><p class="ql-block">最后堂吉诃德也并未服输,他扬言要等下次恢复元气继续再战。</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堂吉诃德同样是骑着一匹骡子外出巡逻,看见了牧羊人赶着一批山羊正往自己行驶过来,因为搞得尘土飞扬,唐吉歌德便认定这群羊是伪装的敌军。</p><p class="ql-block">说时迟那时快,堂吉诃德二话不说,直接提着骡子冲了上去要与这批羊大战三百回合,这一回合下来牧羊人的羊确实是损失不少,堂吉诃德也感到非常满意。</p><p class="ql-block">但是牧羊人他心里可不爽呀,面对这么一个疯疯癫癫的人物,一群牧羊人围了上去逮着堂吉诃德就是一顿暴打,堂吉诃德不仅没有落荒而逃,还大声向牧羊人解释道,这群山羊是被巫师下了咒,他们其实是敌军,作为骑士,我要维护你们的安全。</p><p class="ql-block">唐吉柯德就是这么一个人物角色,他从小就受骑士小说的影响,便发誓长大后要成为一个骑士,但事与愿违,国王并未看上他,所以他只有自己把自己打扮成为一个骑士,每天骑着一匹似马非马的骡子外出巡逻,把一切会动的物体都当作是自己的敌人。</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周而复始,在所有的眼里,他都是一个疯子,没有人瞧得起他,但他依旧活得自在活的无拘无束。</p><p class="ql-block">这样一个人可笑吗?</p><p class="ql-block">笔者认为并不可笑,他有自己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骑士。</p><p class="ql-block">相比一些只说不做,只会动嘴皮子功夫的人来说,唐吉柯德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毕竟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使自己向着实现梦想更进一步发展。</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他太疯狂,太痴迷,的确如此,但实现梦想不就是需要这种精神吗?你不疯狂,哪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并将自己的潜能转化为实际成果呢?</p><p class="ql-block">正如塞万提斯说过,宁可勇敢过头而鲁莽也不要勇敢不足而怯懦,笔者非常钦佩像唐吉柯德这类人物。</p><p class="ql-block">因为社会上能说的人太多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确实屈指可数,如果社会上多一些像堂吉诃德这样不畏艰难,不畏强权而敢于为自己的梦想吹响号角人,事实上就没有那么多庸人和懒人了。</p><p class="ql-block">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p><p class="ql-block">堂吉诃德是一个沉溺于幻想,脱离实际的人物,他爱读骑士小说,羡慕骑士作派,赞赏骑士精神,于是就想当骑士,在装备,服饰,举止,行动上,处处模仿骑士,亦步亦趋,完全沉浸在骑士小说所创造的幻想世界当中。固执的在被日常生活逻辑支配的现实世界中按照幻想世界的逻辑行动。</p><p class="ql-block">堂吉诃德的这个人物形象是非常复杂的,它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他是一个可笑,荒唐的人物。他承担了作者对西班牙帝国衰落时代盲目自大,乐观的民族心态的一种讽刺。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位可爱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一个人物。堂吉诃德的还是一个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知识源博,有人文主义理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