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企合作,在很多年就开始热了。如今这些年,产教融合,比较热,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这两个概念有共性,其实也有区别。今天着重聊下区别,再看从这个区别中,看看对我们选专业有什么启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区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校企合作,校在前,企在后。而产教融合,产业在前,教在后。校企合作,学校是甲方,制定标准,企业是乙方,入校,按标准服务。而产教融合,是引产入教,产业入校。学校是乙方,产业企业是甲方。顺序之差,体现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巨大变化。由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中间或许还有一个变种:教产融合,换句话说,虽然有的学校叫产教融合,但实际上还是教产融合,当企业甲方的位置没有坐稳,制定标准的话语权不够,那还是“教产融合”,而不是“产教融合”。</p><p class="ql-block"><b>2、为什么要产教融合?</b></p><p class="ql-block">校企合作,培养什么人是学校说了算,企业说了不算,但要想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让大学培养的人才真正适合,怎么办?那就要形成“产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p><p class="ql-block">产教融合,建立产业学院,就是聚焦人才培养的需求侧,为企业培养好用的人。长期来讲,就是“降低人才撮合的交易成本”。产教融合,就是把产业需要的技能培养,前置到大学的人才培养中去。</p><p class="ql-block"><b>3、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对于专业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个人认为有两点要特别注意的。</p><p class="ql-block">第一,看看产教融合的企业,到底咋样?企业如果没有实力,是很难把员工培训前置的,毕竟这些前置,也是需要成本的,没有长周期的安排,很难说这个产教融合,会执行的好。</p><p class="ql-block">第二,要注意学校本身的开放程度,这个开放程度可以从合作时间的长短,合作企业的多少,合作企业参与的深度等角度来看。比如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联合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四方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简称“机器人学院”),这个机器人学院的实力就很强,如果你选择东莞理工或是广东工业的相关专业,你就有可能就读这个机器人学院。</p><p class="ql-block">强强联合,产教紧密结合,真正的“产教融合”而非“教产融合”,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