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佑吉林抗疫情</p><p class="ql-block"> 李侠</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吉林市,是全国唯一与省会同名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个城市已经很老了,按照人类文字的记载,已经超过两千多岁。大约出生在公元前108年长白山脉松花江边。那时,这里还是无际的森林,因野鸡成群,被称之“鸡林”。</p> <p class="ql-block"> 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留下了人类的足迹。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在此繁衍生息。殷周,这里存有满族祖先“肃慎”氏族部落。国号“夫余”,史称“秽城”,是这个城市的第一个名字,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奴隶制国家。</p><p class="ql-block"> 随着历朝历代的风云起伏,经历了勿吉、渤海、辽、金、元等各个朝代,也有了“南城子”“乌拉国”等别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明朝在这里设置了造船基地。清廷恢复了“船厂”,赐封为“江城”。公元1673年在松花江边建木城,后称为“吉林乌拉”。公元1685年,康熙皇帝赐名的“吉林”,成了至今法定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1907年,清政府设立了吉林省。1948年,成为吉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1954年,随着省会迁往长春,结束了279年的省会史。</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有商周青铜、秦汉砖瓦、魏晋器皿、唐宋衣物、明清陶瓷。有1742年修建的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糅的北山古庙群。有世界最大的陨石——吉林1号陨石,更有汉、满、蒙、回、朝鲜等35个民族。这里有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春短多风,夏热多雨,秋凉多晴,冬长寒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的家乡由于疫情的侵害,按下了暂停键,封闭了城市。但有党有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重新站起来,屹立在东北大地。</p><p class="ql-block"> 到那时,欢迎国内外的朋友们来吉林作客。我的家乡会用满族的炖菜和太平鼓,朝鲜族的冷面和道拉吉,蒙古族的烤肉和“呼麦”招待你,还会为你们讲述这个城和这些抗疫英雄的平凡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天佑吉林抗疫情</p><p class="ql-block"> 李侠</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吉林市,是全国唯一与省会同名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这个城市已经很老了,按照人类文字的记载,已经超过两千多岁。大约出生在公元前108年长白山脉松花江边。那时,这里还是无际的森林,因野鸡成群,被称之“鸡林”。</p><p class="ql-block"> 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留下了人类的足迹。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在此繁衍生息。殷周,这里存有满族祖先“肃慎”氏族部落。国号“夫余”,史称“秽城”,是这个城市的第一个名字,也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奴隶制国家。</p><p class="ql-block"> 随着历朝历代的风云起伏,经历了勿吉、渤海、辽、金、元等各个朝代,也有了“南城子”“乌拉国”等别名。</p><p class="ql-block"> 明朝在这里设置了造船基地。清廷恢复了“船厂”,赐封为“江城”。公元1673年在松花江边建木城,后称为「“吉林乌拉”。公元1685年,康熙皇帝赐名的“吉林”,成了至今法定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1907年,清政府设立了吉林省。1948年,成为吉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1954年,随着省会迁往长春,结束了279年的省会史。</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有商周青铜、秦汉砖瓦、魏晋器皿、唐宋衣物、明清陶瓷。有1742年修建的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糅的北山古庙群。有世界最大的陨石——吉林1号陨石,更有汉、满、蒙、回、朝鲜等35个民族。这里有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春短多风,夏热多雨,秋凉多晴,冬长寒冷。</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的家乡由于疫情的侵害,按下了暂停键,封闭了城市。但有党有国有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重新站起来,屹立在东北大地。</p><p class="ql-block"> 到那时,欢迎国内外的朋友们来吉林作客。我的家乡会用满族的炖菜和太平鼓,朝鲜族的冷面和道拉吉,蒙古族的烤肉和“呼麦”招待你,还会为你们讲述这个城和这些抗疫英雄的平凡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李侠,首批“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优秀民间艺术家,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拉黄氏满族民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吉林省工艺美术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首任会长。吉林化工学院、青年力量商学院等院校客座教授。政协文史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已出版《李侠诗画选》《剪纸话吉林》《剪纸话关东》(吉林省地方志资源立项开发项目)《吉林民间传统手工艺》(吉林省历史文化书系之一)等25部。剪纸作品雕刻在长白山脉,入驻北京世园会(世界最高级园艺博览会),收入《吉林之最》。剪纸邮票在美国、英国等多国发行。小传被收入《世界华人文艺界名人录》《中国民间艺术家传略》等。由加拿大拍摄的李侠剪纸电影纪录片《重拾遗梦》在芬兰等26个国家放映,并获“第四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特别奖”“中美电影节优秀纪录片奖”等多项大奖。</p> <p class="ql-block">吉林乌拉黄氏满族民俗剪纸传习所(省级)制版20220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