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认真落实《石嘴山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石嘴山市教育体育系统2022年“工作落实年”实施方案》中关于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相关要求,深入推进学校2022年教科研工作部署,充分展示交流学校各教研组的教研目标和工作安排,提高教研工作质量。3月10日上午,石嘴山市实验中学组织各教研组在尚德楼会议室开展了教研组工作计划集中展示交流活动。市师资培训中心教研部主任马寿林、培训部主任高玉贤、语文教研员植广宁老师参加活动并做指导。<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校长祁和平、副校长丁红梅、教务主任马青云和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活动。活</span>动由教科室主任杨婷主持。</p> <p class="ql-block"> 展示活动中,数学、英语、物理信息、化学生物、政史地、音体美组6位教研组长代表各组分别展示了本年度教研工作计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主题鲜明,有特色,有亮点。</p> <p class="ql-block"> 英语组刘晶老师从主题教研、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整合、第二课堂活动、阶段重点、优化听评课和成长计划等方面安排本组教研工作,力争使英语组教师通过教研成为专业引领者和生活达人。</p> <p class="ql-block"> 政史地组李传军老师从教学常规、业务学习、课题研究、集体备课、主题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培养和“双减”下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展示,有计划有安排。</p>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王亚斌老师以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年为契机,通过理论学习促教师素养提升、常规落实促教学提质、课堂改革促教学实效、集体备课强化教研功能、“双减”下作业设计提质量、课后延时服务抓落实等方面展示,活动安排有序,措施具体明确。</p> <p class="ql-block"> 音体美组肖录老师从学生体质健康、体育大课间、教体深度融合、足篮排球联赛、教学示范研讨、中考美育改革等方面展示,内容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化学生物组马媛老师结合“双减”政策和“五育并举”确定教研目标,通过集体备课、网络研修、常规检查落实、主题教研活动、学科特色作业设计等方面呈现了教研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并展示了预期成果。</p> <p class="ql-block"> 物理信息组杜永巧老师从“呈现原始的草根”—“问题的呈现事实”—“想法、感悟以及新思路的形成”—“结合学科素养和课标理论支撑”四个方面展示了教研工作计划,以拓展学生物理兴趣,充实课后延时服务为目标,计划开展包括优秀课堂作业、优秀课堂笔记和优秀学科思维导图三项内容的优秀作业评比展示工作。</p> <p class="ql-block"> 集中展示结束后,马寿林主任、高玉贤主任和植广宁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指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马寿林主任从计划展示活动扎实有效,为学校教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教研计划能够关注时代要求;各组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突出三个方面肯定了本次教研组工作计划展示活动。从计划整体、教师成长、内涵发展做了指导,一是教研组工作计划要有大局意识和总体规划,要聚焦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五育并举”、“双减”、作业设计等时代要求,提升整体计划的理论性和指导性。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措施要到位,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渠道要精准,新时代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落实要到位。三是要触及计划的本身及内涵,既要开展本组活动,又要落实学校整体安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高玉贤主任从教研工作计划展示的目的出发,对学校用研究的态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树立比学赶超的教科研意识提出肯定。接着对教研组工作计划交流展示做了指导,希望教研组长在相互交流的同时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教研组工作计划的使用范围是哪些?二是教研工作计划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否实用?三是作为计划的执行者,计划能否完全落实?最后明确了教研工作的着力点,一是教研工作要着眼于当前全区、全市、全校的工作重点。二是学科工作要有分类,既有宏观层面又有微观层面,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践应用。三是教研计划要突出学科特色和亮点。</p> <p class="ql-block"> 植广宁老师以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肯定了各组特色、丰富、多元的展示,同时提出要理清“教”和“研”之间的关系,从学校内涵式发展出发,强化“双减”、“五育并举”、美育改革等工作。</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既为学校各教研组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又为各组相互学习创造了机会,教研员前瞻性的指导,也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明确了方向,为今后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