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散文/我给妈妈第一次买衣服的故事

路边老牛

<p class="ql-block">文/路边老牛</p> <p class="ql-block">  美国著名首富比尔、盖茨曾说,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情是孝顺。</p><p class="ql-block"> . 作者题记</p> <p class="ql-block">  流年似水,时光荏苒。弹指间,妈妈已去世离开我二十一年了。每每打开相册,每每看到我和妈妈在北京重逢合影几张旧照片中,妈妈穿的两件不同上衣,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四十年前我给妈妈第一次买上衣的往事(回忆这起不足挂齿的小事,并非是为了显摆和炫耀作者是孝子,只是为了把文中照片上当年发生的真实经过用文字记录下来,不仅慰藉花甲的我今生对妈妈诸多地方仍尽孝不够愧疚的心,而且还便于向后辈传承家风和收藏。)……</p> <p class="ql-block">  那是1982年国庆节前夕,妈妈千里迢迢从湖北老家农村来北京看望当兵的我,母子分别快三年后重逢特别高兴。那时农村才开始实行分田到户,家里要购买许多农具(水车、犁、耙等),经济上很困难,我在当兵,二弟上大学,三弟在学木工手艺,全靠父母和大姝种地的微薄收入维持糊口过日子。由此,父母和弟妹们一年到头很少添买新衣,一家大人小孩逢年过节串门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我城里的姑奶奶和小姑妈给的半新半旧衣服(永远感谢她们的帮助和接济,妈妈这次平生出远门到北京看望我的路费,还是我从每月的8元津贴积攒的55元中,拿出25元邮寄回家的,那时孝感到北京火车硬座票价18元左右)。妈妈这次来京上穿一件陈旧且不合身的浅灰色秋装,下穿一条深蓝色的裤子,脚上的鞋是小姑妈给的一双旧鞋(鞋子见第二张照片上)。我看到妈妈的上衣秋装后,心里就打定主意这次要抓住她来京的机会,一定要给她买件(计划在40元左右)上衣。因我手头上当时才30元,所以头两天我带她外出游玩时,只好把我的一位在原沈空当兵的高中吴同学送给我的工作服上衣先让她穿上(见照片1),两天后正好又发津贴,我有了38元后,就带她上地安门百货商场拟挑选衣服(她开始不同意,怕我用了钱,经我劝说后才同意买衣服。),那个年代正时兴流行穿“的确良”和“的确卡”料子的衣服(是涤纶、合成纤维织物不起皱褶、免烫等。),妈妈看中了一款灰色“的确卡”上衣(价格在35元,就是照片4这件上衣,据网络上有关资料介绍,1982年的10元,相当于2025年的241元。),美中不足的就是两个袖子有点长(照片4中妈妈把两个袖子各卷了一截),其它试穿都很合身后我给妈妈买了这件衣服,这也是儿子第一次给她买衣服,妈妈穿上后十分高兴(也是妈妈从出生到四十七岁时候穿的衣服中布料最好的一件衣服)。这件上衣虽然用了我四个多月的津贴,虽然我平时十分节俭(每月仅用2元多买牙膏和肥皂),但是为她买衣服我舍得花这钱,妈妈含辛茹苦把我养这么大,我尽了微不足道的区区小小孝心是应该的,由此我也很开心(后来听大妹妹讲,妈妈穿着这件衣服返乡后的那天,逢人就说这是我当兵的大儿子买的,让乡亲们都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 作家毕淑敏说过:“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现在想想世界上唯一不能等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尽孝不能等,更不能迟到。因为父母等不起,因为尽孝的机会是有限的。不论自己能力大小,只要有尽孝的机会就要及时尽孝不让错过,否则,一旦“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就会留下永远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 (1)</p> <p class="ql-block"> (2、八十年代的北京市地安门百货商场,图片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3,当年妈妈穿上这件上衣,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路边老牛(网名),男,大专学历,已逾花甲,湖北孝感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