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真精彩:龙门石窟(中国)

李新利

<p class="ql-block">龙门位于洛阳之南约12公里,东面香山,西面龙门山,伊河穿山谷中流过。伊河两岸崖石壁立,形似天然门阙,古称“伊阙”。后因隋炀帝杨广以洛阳为东都,皇宫正对此门,故称“龙门”。</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洞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等东西。石窟寺的产生与出现,却是在古印度佛教兴起后出现的,并在以后传入我国。</p> <p class="ql-block">🔻比龙门石窟略早的山西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时期。后来北魏迁都洛阳,龙门石窟就成了北魏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为集中的地方,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河两岸星罗棋布地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秀美的伊河静静地流淌着,河面波光潋滟,两岸垂柳婆娑,微风过处,碧绿的柳条随风曼舞,摇曳生姿。</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后,我们随大批人流慢慢朝前走,逐个欣赏这些艺术宝藏。</p> <p class="ql-block">🔻伊水河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易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这是龙门石窟十分有利的自然条件。</p> <p class="ql-block">🔻前面上楼梯,有一排三个洞窟,这便是著名的宾阳三洞,由于位置的关系,我只拍到二个洞窟(南洞和中洞)。</p> <p class="ql-block">🔻这是宾阳洞的南洞口。公元499年,迁都仅仅6年,北魏孝文帝去世。次年,其子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做功德,开始营造宾阳洞石窟。“宾阳”意为迎接初升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宾阳洞的南洞和中洞。</p> <p class="ql-block">🔻宾阳中洞。中洞进深和宽均为11.10米。正面是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p> <p class="ql-block">🔻宾阳洞的中洞和北洞。北洞完工于唐代初年。</p> <p class="ql-block">🔻整个宾阳洞前后共建造了24年,其富丽堂皇的程度实为龙门众石窟之冠。现在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不再受到侵坏,所以在洞前加铁栏杆,游客只能在门外观看了。由于距离太远,看得不太清楚。</p> <p class="ql-block">🔻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故而佛雕造像也追求清秀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的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唐代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p> <h3>🔻洞内佛像脸部清秀俊美。</h3> <p class="ql-block">🔻由于自然与人为的破坏,这里的很多佛像已经没有头了,实在是太可惜了。</p> <p>🔻这一组美妙的群雕早已伤痕累累,令人心疼不已。</p> <h3>🔻不少地方看上去千疮百孔,惨不忍睹。</h3> <p class="ql-block">🔻据说,1907年-1918年是龙门石窟于近现代被大规模破坏、盗凿的开始阶段;1918年-1935年间,是龙门石窟有史以来遭劫难最为严重的时期。</p> <p>🔻许多洞穴里空荡荡的,好惨。</p> <p class="ql-block">🔻这是梅兰芳先生最喜欢的一座佛——观世音出游。在戏曲《洛神》的出场中,梅兰芳的造型就是复制这座佛像的形象。只可惜佛像的头部已经被毁(偷盗失败),真的太可惜又太可恨了。</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在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总计有15000多尊,故叫“万佛洞”。</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阳洞。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p> <p class="ql-block">🔻这是莲花洞。之所以命名为莲花洞,是因为在这个洞里面的上方有一个大莲花雕塑。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p> <h3>🔻这是一座中华艺术宝库,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br></h3> <p class="ql-block">🔻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许多洞穴不让入内,虽让人遗憾,又感到是应该的。</p> <p class="ql-block">🔻1500年前,在当时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古代工匠能在这光秃秃的悬崖峭壁上用简单的工具雕刻出如此巍峨壮观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实在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这条路上曾经走过多少历史人物和普通百姓?!</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奉先寺。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在龙门唐代石窟中,奉先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奉先寺的布局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另外还有两个供养人。</p> <p class="ql-block">🔻其中的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高17.14米,其中头高4米,耳朵长1.9米。大佛雕塑好以后,取名叫做卢舍那。梵文卢舍那是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p> <p class="ql-block">🔻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卢舍那大佛开凿于唐贞观23年(公元650年),也就是唐高宗即位后的第一年,此时武则天25岁。佛像一凿就是25年,直到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才告完工。</p> <p class="ql-block">🔻这座高高的卢舍那大佛似乎就是武则天皇后的形象和仪表,大佛的头部就是武则天25岁时容貌的再现。</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佛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有一种神圣与威武,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更加动人,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卢舍那大佛,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虽然手足有些残破,但其整体仍显示出当时佛雕的高超技艺,令人叹服。</p> <p class="ql-block">🔻开明、开放、富强是大唐的标志,这些在卢舍那大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p> <h3>🔻一群小学生在卢舍那佛像下的平台上写生。</h3> <p class="ql-block">🔻为这些热爱艺术的孩子们点赞!</p> <p>🔻药方洞。因药方洞内有一百四十多种药方而闻名。</p> <p>🔻沿山体建设的参观步道大大方便了游客,也保证了参观的有序进行。</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一座雕像,无论是否损坏,都是古代无数工匠他们的智慧和血汗的结晶,甚至是其一生的心血。</p> <p>🔻现代的我们,很难理解、想象古代工匠劳作时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有谁还记得那些为雕造佛像而付出毕生精力的工匠们?</p> <p>🔻这是一座中华艺术史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古代工匠在为神佛和帝王造像的雕刻过程中,融进了大量的现实生活元素,将各种人物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动人。</p> <h3>🔻这是一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雕刻博物馆。<br></h3> <h3>🔻这个佛像雕刻精美,保存完好。</h3> <p class="ql-block">🔻比起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地的恶劣自然环境,这里一片青山绿水。出生在此的佛祖、菩萨和大王们,千百年来日夜与青山绿水相伴,他们的心情一定很愉悦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