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灯冒着微弱的光,在门口闪烁着。</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人的老礼儿,过年春节家里有人没回来,门口得挂一只年灯,一直到十五元宵时才能取下来,但这礼仪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慢慢从人们心中抹去,整栋楼里,只有爷爷还记得这老礼儿 。</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直没回来,公司上班时要转交手机,年夜饭上一直留着那位空席。</p><p class="ql-block"> “爸爸不回来吗?”我问爷爷。</p><p class="ql-block"> 爷爷朝我笑笑:“会的,会的……”他的笑容一直凝固在空中。</p><p class="ql-block"> 饭菜皆冷了,空席依然是空席,爷爷无神地望着门口,先是叹了口气,随即对我笑笑:“看来爸爸迟到了。”他从椅子上缓缓起身,走至仓库,摸索着拿出一只类似马灯的笼,它是由竹片编织的,用红纸糊上,两头糊白纸,中间有个放蜡烛的底座。爷爷点着了蜡烛,把他挂在了门口……</p><p class="ql-block">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蜡烛已经烧完了20多根。正月十四,春节的倒数第二天,我突然注意到,爷爷时常会抹一把汗。</p><p class="ql-block"> 爸爸回来了,他在十四晚上回来的。爷爷可高兴了,今天又做了一次大岁,到十五早晨时,我看到了烧成灰的年灯,它大致是点着了。它完成了亲情的使命,我想:那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火花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