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3月9日,星期三,初二历史组开展了第三次历史集体备课,本次备课主题为《土地改革》,主备人连素芳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备教材:连素芳老师针对教材,就本课知识点进行来分析,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 ①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②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和基本完成情况④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分享了本课的教案以及课件,课程设计逻辑缜密,流畅调理清晰,对于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很深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的中国农民着眼:从受压迫剥削的封建土地制度里一直憧憬的土地梦,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能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然后激发起学生对于党、对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备学生:针对八年级不同类型学生,历史备课组,进行了有区别的学情分析及及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连素芳老师:优秀的学生加强对于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如:《土地改革》本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程,土地改革也是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的一个政策,并没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仅仅是从剥削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化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的私有依旧保持,一直到三大改造私有制才消除,新中国才从新民主主义性质过渡到社会主义性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宫文英老师: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对于历史的深度理解较为吃力,可以考虑先为这些学生架构历史的时空观念,将本单元联系起来,按照新中国筹备、建立、巩固的逻辑顺序,将本单元的内容条理出来,进行有效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宇老师:基础较差的学生历史理解能力欠缺,时空观念混乱,但对历史故事较为感兴趣,可以淡化知识点,将难记难背、枯燥无味的知识点,选取相关史料,将其转变为一些有趣味性,可读性较强的历史故事,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备考题:针对易考题、易错题,连老师对练习册的两道题进行了分析,以对本课知识点进行补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施的区域应当是全国范围: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在全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可见是全国性质的的实施,与之前的土改是有区别的,不能混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题二:对我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政策的归纳:本题较为简单,但考查的知识点贯穿八年级历史,比较综合,归纳性强,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再到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学生要互相区别,比较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杨老师对本次集体备课进行了总结,并给予肯定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但历史教学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共同挖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