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假如我是赫尔巴特笔下的园艺师,书告诉我育花的奥秘;</p><p class="ql-block">假如我是歌德诗里最美的天空,书告诉我包容的真谛;</p><p class="ql-block">假如我是康德哲理中不变的宇宙,书告诉我必然的存在;</p><p class="ql-block">假如我是贝多芬乐曲中跳动的音符,书告诉我聆听的美好……</p><p class="ql-block">没有假如,</p><p class="ql-block">阅读等待你我!</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9日,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七期125班全体学员围绕《普通教育学》一书,开展了晨读、班级自学、小组研讨和班级交流活动。活动由昆明市官渡区六甲第一小学武玲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放声晨读</p><p class="ql-block">上午8:10,伴随着武老师领读,第一次晨读活动开始,教室里书声琅琅!</p><p class="ql-block">《普通教育学》是西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的经典著作,被称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内容主要包括三编: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的多方面性、道德性格的力量。主要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p> <p class="ql-block">凝神自学</p><p class="ql-block">上午8:30,全体学员进入自学状态,大家聚精会神阅读每一个自然段,认真勾画重难点, 仔细领会抽象概念。</p> <p class="ql-block">交流研讨</p><p class="ql-block">下午2:30,全体会同学齐聚教室,开展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会。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柳教授走进班级,围绕五个论述问题进行细心指导,让学员们茅塞顿开。随后各小组开展了充分的讨论、交流。</p> <p class="ql-block">论述分享</p><p class="ql-block">下午4:00,紧张而激动的时刻到来,论述分享会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首先,曲靖市麒麟区北关小学段乔政老师代表5组,论述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段老师说: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后来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科学教育之父”。他的教育学理论中有两个基础一个是伦理学基础一个是心理学基础。其中伦理学指明了教育的目的,他的主要内容是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强调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完善人的道德和性格。赫尔巴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统觉、兴趣和注意等心理学问题。统觉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它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然后,安宁市一六街小学朱娅莉老师代表4组,从赫尔巴特教育学理论中兴趣观、兴趣观的特点及分类、赫尔巴特兴趣观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朱老师谈到:赫尔巴特认为欲望与兴趣结合在一起,兴趣是同欲望,意志和审美有共同之处的,视同漠不关心相对立的它与上述三者的区别在于他并不支配其对象而依赖其对象。</p> <p class="ql-block">接着,丘北县八道哨乡中心小学校尹正菊老师代表3组,简要阐述了赫尔巴特的主要的教育观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传播情况和影响情况,以及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局限性五方面的观点。尹老师谈到:在理解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以及国家教育培养目标,立足时代要求,做到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尽管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他对教育科学的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是不朽的。</p> <p class="ql-block">随后,第2组代表凤庆县新华乡新华中心学校李跃彪老师,从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教育性教学的条件、教育性教学的途径、教育性教学的主要环节四个方面,通过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生动论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的原则”这一问题。李老师说:教育的整个过程需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德育。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所以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最后,墨江县龙坝镇小学李春乔老师代表1组,解读管理和训育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教学实例,分析赫尔巴特的管理和训育思想对当前学校教育实施的启示。李老师认为:赫尔巴特的管理和训育思想,经过几百年的实践验证,对当前学校教育和管理是非常实用且必不可少的。</p> <p class="ql-block">优秀笔记分享</p> <p class="ql-block">大展风采</p><p class="ql-block">3月11日下午,项目办组织各班召开《普通教育学》读书交流会。交流会采取随机抽签、班级交叉评分、专家点评的方式开展,125班被抽的16名学员逐一领取题目上台发言。</p> <p class="ql-block">发言教师将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各抒己见,发表观点。</p><p class="ql-block">老师们论述道:“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并提出“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五个道德观念。这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可理解为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一直是放在学校教育首位的。</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认识到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有双重理论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正如他所说:“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出途径、手段和障碍。”在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中,伦理学主要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即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而心理学则为实现教育目的确定方法、手段。</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阐述了赫尔巴特兴趣的理论基础,多方面兴趣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多元兴趣对课程的作用与基于多方面兴趣理论的课程设置,多方面兴趣与教学的关联及其对教学的 促进。基于赫尔巴特的思想系统梳理其多方面兴趣理论,厘清其兴趣导向下的德育观、课程观以及教学观,可以为当今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乃至德育工作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觉得对儿童的管理要通过威胁、监督等必要手段才能实现,提出训育的措施可以是抑制、惩罚等,这与当前的教育是相违背的。他强调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被赋予了专制独裁的身份,教学的主要方式为说教式,即我们今天所说的 “满堂灌”式教育。他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忽视学生经验心理逻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提出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揭示了一种作为内化的道德规范,只有在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教育才能体 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其观点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对我 国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在传承中出现 了一些理解上的误差。为什么我们的德育工作收效甚 微,以致个体对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缺乏责任感?怎样才能理解并在教学工作中体现教育性的作用的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反复体会、学习消化。</p> <p class="ql-block">读书交流会结束后,陈柳教授对本次交流会作精彩点评。随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125班召开班会,对学习《普通教育学》系列活动进行经验总结。</span></p> <p class="ql-block">此次读书系列活动的成功之处有很多,不仅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加深了同学们的感情,使相互间的交流更加深层次,而且同学们通过互相分享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提高了同学们对《普通教育学》的整体认识,使同学们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 武玲 李载雪</p><p class="ql-block">图片编辑:李载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