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

傅金华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虎山是我们信丰第一高山。</p><p class="ql-block"> 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曾组织过一次登虎山的活动;那是我第一次去到虎山。</p><p class="ql-block"> 当我再次去虎山已是二十二年后。也正是这次,乐山乐水的性情立刻喜欢上了这片清幽静谧的天地;兴致好时来这感受生活,烦闷时来这释放压力。</p><p class="ql-block"> 这么些年,或独行或结伴,来过多少回已是数不清。领略了这里的春花秋月,夏阳冬雪四季变换之美,也感受过自然宇宙、天文地理万象变幻之奇。</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对摄影有点小爱好的我,也用镜头捕捉了那些美丽的画面,精彩的瞬间。在这里也把它们微缩成一个篇章,把我们家乡的山水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海拔刚过千米的虎山,山顶面积狭窄,不过一个多篮球场大小。巍峨磅礴、雄伟壮阔这类字眼很难用在它身上。更没有游人如织,跟那些名胜相较它只能是藉藉无名。但,对于“名胜”,我还是一如既往的那番见解--所谓“名胜”不过是各人的观感心得。有些景点虽在盛名之下,却也不过景色平平。就像是“人云亦云”,人们跟风捧出来的而已。相反,有些山水籍籍无名,却也有幽微美妙之处,不是“名胜”,倒能引人入胜。跟着我的眼睛看你会发现,虎山也自有它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在九十年代以前,每隔三、两年就会人为放火炼山。烧山时远在一二十公里外的圩镇上,可以清楚看见冲天大火把虎山这边的天空照的一片通红。</p><p class="ql-block"> 那时,山顶、半山腰这一带全是丝茅芒草这些一年生的低矮植物,生长周期长的乔木灌木在频繁的火烧山中是存活不了。</p> <p class="ql-block">  早些年常有许多人在端午节这天相约登虎山。二十多年后再去,我也选择了端午节这天。</p><p class="ql-block"> 这时马路已通至半山腰,正常来说一个小时就可登顶。以前要从山脚在曲折迂回的羊肠山路上走两、三个小时。此时,尽管时间已过去那么多年,那些登山过程的情景依然清晰,只是虎山在我的记忆中只剩下了一个模糊的轮廓。仿佛初来,眼前的一切都觉新鲜。</p> <p class="ql-block">  初夏季节,草木葳蕤,山峦叠翠。除了那浮漾于一座座山尖上的云雾,目光所及之处一片翠绿;仿佛脚下是万顷碧波,而那云雾则是海面升腾的水雾。远离人间烟火的侵扰,这里的空气也非常洁净怡人,真的可以说是纤尘无染,深吸一口沁人心脾。人迹罕至,宁静致远,感觉这是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心情好似“撞入桃花源”般激动。也就在那一瞬间,我深深喜欢上了这方天地。</p> <p class="ql-block">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虎山全貌。高空鸟瞰可以很好地看到整个虎山的地貌形态。</p> <p class="ql-block">  时间是2020年正月初2,天气还很寒冷。树上还结着厚厚一层霜冻。看上去就像是一树树盛开的繁花。</p> <p class="ql-block">  春天是虎山最艳丽的季节。由于海拔及土壤的原因,山顶一带没有高大的乔木。这就给低矮的灌木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环境。在这里杜鹃的长势非常繁盛。花开时满山遍野的杜鹃竞相绽放,一团团,一丛丛。像火焰,似红绵,开得那么放肆,那么愤怒。染红了整片山野。</p> <p class="ql-block">  由于海拔高,山上的气温也低。因此,花开的季节也更迟。这里的杜鹃盛开期比低矮的丘陵地带要迟二十天左右。</p> <p class="ql-block">  最美的春天,最艳的色彩,随便一个快门就是“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春迟虎山</p><p class="ql-block"> 青岭回车迟东风,</p><p class="ql-block"> 丹山晚妆傲紫阳。</p><p class="ql-block"> 云外节物逐云散,</p><p class="ql-block"> 惟是虎山最惜春。</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有一群热爱自然,热爱户外运动的朋友。时不时会凑在一起,到各处去登山。在我们没时间远足却又心瘾难耐时,近在咫尺的虎山就是我们露营放松的最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露营时的五人组。</p> <p class="ql-block">  “月光,真是一种奇妙的光,不太美好的在他的照耀下会变得美好,原本就美好的,在他的照耀下就成了神话,或是童话。”--第一次在虎山露营那天是六月十五,天气很好,月亮很美,更巧的是还遇上了月全食。当时的心境感触、月色之美,我不知该怎样去描写才能完全体现出来。我想借助莫言小说中的这段话是最合适不过了。</p> <p class="ql-block">  愉悦的心情和放松的环境可以把酒量放大。这晚酒喝空后我又下了埫山去背酒。这种兴致人生能有几回?换作现在打一棍也很难让我连着走两个来回;诗酒趁年华啊!</p> <p class="ql-block">  虎山顶峰乱石居多,有一草地只能放最多五顶帐篷。同晚还有伙露营的人只能扎在半山的仙人台这个位置。</p> <p class="ql-block">  醒时明月,醉时清风,一夜好睡。清晨醒来,晓风吹露晨曦吐彩,天空纯净通透。在以后虎山的露营时这样的好天气到目前为止在没遇见过了。第一次露营真的太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  在一次露营时,我们走到近山顶突然远处的天空下起了雨。从高处看无数条长长的雨线从天空垂下,有风阵阵吹来,雨线犹如一窜窜帘珠在天空中来回摇曳。这是我看过最美最有诗意的雨。</p><p class="ql-block"> 雨过后,天空出现了瑰丽绚烂的云彩。一道道霞光变幻莫测,整片的云就就像刀整齐劈开成扇形。夕阳下的天空波谲云诡,如梦如幻,看得大伙如痴如醉都忘了整理营地。</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晴朗的仲夏夜,只要走出家门抬头就能看见繁星闪烁,密密匝匝挤满了整个天空,在没有月光时也能把大地耀成一片银白。曾几何时天空不再澄澈,这种景象也一去不复返。幸好身边的不远处还有这样一片洁净的天空。天气晴朗时这里依旧繁星如织,抬头仰望依稀还有儿时看见的那般感觉。</p> <p class="ql-block">  想拍几张这里漂亮的银河、星轨,来过这么多次都因为时间、天气,离村庄不远光污染严重这些因素,一直都拍出感觉。</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在崇义齐云山露营时拍的星空。月尾时间没有月光,也没有灯火的干扰,天空通透洁净,星空银河梦幻般美丽。</p> <p class="ql-block">  那次在齐云山仰望星空,时不时能看到几颗流星。在那么多次登虎山中也曾见过一次更美,更不可多得的火流星。</p><p class="ql-block"> 那次俩人去看日出,走到半山腰,眼前一道璀璨耀眼的光芒从天空划过,把眼前的景物都点亮了。俩人不约而同地喊了声“流星”。虽然只有那么短的一瞬,但那种美在脑海中已是永恒。</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看日出,它可以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感知生命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从铁灰色的天空到寂静的天光氤氲,到天际线出现一道红边,再到一轮红日缓缓升起。这过程有美好的期待,有无限的遐想。当太阳穿破天际线,阳光照耀大地,让万物充满生机朝气,自然的一切生命都鲜活起来。世间美好的事物众多,如若没有阳光,一切都是虚无。</p> <p class="ql-block">  日出之美,撼至心灵。看日出的念头,及到浓时就算独自一人也要挑灯夜上虎山。就像林语堂先生说的“此处果有可乐,我既别无所畏。”</p> <p class="ql-block">  有次特意带朋友去看日出。原本繁星闪烁的天空,临了天亮天际线却一片云雾。等了许久未见散去,这让人感到沮丧。正在这时阳光如一柄柄利剑穿透云层薄处,一道道光照在对面山上。亘古连绵的群山飘飘缈缈。山头上一座座的电风机隐隐约约。这又是一种不一样的美。</p><p class="ql-block"> 风景可遇不可求,你期待中的美好也许不一定会出现。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另一种美好可能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出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这是《小王子》中的一段经典语录。</p><p class="ql-block"> 任何的事物都要“心”才能感受到它深藏着的美。所以,莫道虎山无风景,无限风光在险峰。用你的另双一眼眼去“看”,去感受,相信也能发现它不一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造化钟灵,鬼斧神工。仙人台也是虎山一奇景。整块巨石四面悬空,石面平整如凿。钻进石洞,沿着仅一人宽的裂缝而上,很是险峻,胆小的望而生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杨梅树众多,上山的前一段路都是从杨梅树下穿过。杨梅成熟时一树树红彤彤,多到你不想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至于味道如何,自己看图慢慢体会。</p> <p class="ql-block">  在其它山上较难找到的山荔枝,在这里也还属常见。</p> <p class="ql-block">  风景,并非远足才是觅处。其实就我们生活中每个不经眼的角落它也是无处不在。一朵花开,一片云飞,这便是风景;只是“熙熙攘攘为利往,挤挤挨挨为利来”的忙碌蒙住了我们的眼睛,使得那些近在咫尺的美好事物却又远隔千里。假如能适时放慢匆匆的脚步,驻足静观默会。你就会发现身边那些抬头可见,道是寻常的事物就是一道风景,同样也是值得我们景仰追寻的啊!</p> <p class="ql-block">  人俊景美,就算拿把柴刀背个帐篷又何妨;同样不失睥睨群雄之气魄。</p> <p class="ql-block">  烟岚云岫。云海的形态总是不尽相同,每次都能感受不一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  城市的胭脂香水,市井的喧嚣纷扰着实使人容易倦烦困顿。每当这时“乐山乐水”的性情就会使我想到这方幽静的天地。我喜欢站在山顶极目远望,感天地之无穷,容人所不能容。寄情于山水,忘情于自然。一念静心,纵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仿佛一瞬间也丢于这脚下的千沟万壑中。</p><p class="ql-block"> 一览众山小,“览”的就是这样一种淡然的心境,一种豁达的胸怀。</p> <p class="ql-block">  在马路未修通时,上山的路口就是在山脚的小瀑布旁。那年学校组织的登虎山活动中,多数同学走到一半就坚持不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  这么多次的登山中,在脑海中画面浮现最多的要数第一次。时间过去最久却最是清晰……</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下山后大概是下午四、五点钟,同学们都是断粮断水了--我嘴馋,带的包子和汽水更是不到中午就吃完了,又累、又饥、又渴大家都争相到小瀑布前接水喝。当然,还有你想不到的,这时竟然还有两位卖冰棍的师傅嗅到商机,早候在这里了。看着那些有钱买冰棍吃的同学,那个馋啊,口水咽满了一肚。</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天空没被污染的年代,人们登虎山时,在天气晴好时都说能看到四、五十公里外县城的大圣寺塔。对此说法一直以来我将信将疑,直到有晚用长焦拍下县城一隅这个夜景--尽管模糊,以及胡叔说的这段话后,我彻底信服了。只是大气污染严重的今天,远眺大圣寺塔已成了绝景。</p> <p class="ql-block">  三九寒天,丛林隐色,草木哀荣。如果没有最具代表“冬”的雪,那么原野就谈不上什么景致了。赣南偏又少雪,想要领略银妆素裹中的虎山的另一种美这实非易事。有次</p><p class="ql-block">碰运气地前住还真是不负有心人。走到山腰远远望见,与林清涧肃的山下迥然不同,山顶处是白茫茫一遍,草木全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山脚山顶之间是步可丈量的距离,风光却仿佛南北而异,实在令人意外。</p><p class="ql-block"> 从真正定义上来解释这些并非是雪。与雪的从天而降恰恰相反,它是由下往上而生;当降雨后水气的升腾遇到低温时就直接凝华,或遇到温度过低时雨水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雾凇。我们也俗称作“桐油垢”。</p> <p class="ql-block">  冬天要看见这种自然景观其实也不是几率很小的事。就虎山而论,你只要看到本地气温低于2度左右,且有降小雨(牛毛细雨更易形成雾凇),那么这时山上肯定会有形成雾凇。因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拔每高百米气温至少要下降1-2度,这时虎山的气温在夜间已经是零下了。我们都知道水的凝固--冰点,就是在零度以下。假如冬天你想要看雾凇,以这些为参考就绝不会让你失望。</span></p> <p class="ql-block">  浓见度很低,山上所能看到的除了一片雪白就是白雪一片。色调单一,找不到突出的主体,拍出的照片就没有特性可言,端起相机一时竟不知怎样按快门。当时就想要是有几个穿红着紫的人来应景那该是多美啊!</p> <p class="ql-block">  虎山的杜鹃最是有趣。仿佛它们是开不倦,开不败的。春天初开,此后的每个季节总能看到它们的影子。就是冰天雪地中你也能看到一星夺目的红惊艳地别在枝头。</p> <p class="ql-block">  经过冰雪的粉饰,平日里再普通不过的芒穗、野果,也焕发着不一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  山中有雪,画面便丰润许多,自然便多了几份妩媚的韵致。寻常不过的草木也有了细腻灵动之气。</p> <p class="ql-block">  轻霜微染的杂草,冰雪压枝的松树。强烈的对比突现了雾淞的奇妙。</p> <p class="ql-block">  白雪皑皑,一树树一挂挂,层层叠叠。似花非花,非花似花。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真实写照。我想一千二百多年前岑参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句时,所看见的情景大概也是这样的吧!</p> <p class="ql-block">  虎山不知来过多回,同行过的人也许许多多。看待这方天地时给我们带来的感触也许会不尽相同,可对环境的保护我们都有相同的意识。乱石遍布,山体陡峭。就算只手空空上下山都不轻松,但每一次离开时我们还是会自觉把产生的垃圾带走。</p><p class="ql-block"> 2015年第我二次去,那时去登虎山的人并不常见。随着路况一年近一年好,人们的闲情逸致也逐渐增广。近年虎山四季都不乏游人,因此山上随处都可见于环境格格不入的生活垃圾。在此特别呼吁一下登山的朋友们,在自然带给你美丽快乐的同时,也希望你还它一份洁净--请尽你最大的努力把垃圾带下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