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溪水绿--一个荔湾人的感悟

欣然

<p class="ql-block">每天遛弯我会选择花上一个多小时的徒步,行走在荔枝湾涌美丽的栈道上[微笑]荔湾旧城改造带来了新荔枝湾涌的耳目一新,感怀……</p> <p class="ql-block">历史久远的荔枝湾有着很多的史料记载和故事。据有关资料介绍,新荔枝湾涌指的是广州龙津路到多宝路一带,包括泮塘周围的(上、下)西关涌。清代西关行商富贾多聚居于此并修筑园林宅邸。岭南名园“海山仙馆”也建于此。“荔枝红熟,绿树丛中”,此情景延续至解放初。</p><p class="ql-block">......由于广州城区的扩展;人口增加;工业的兴起...由于河涌的污染水质恶化,逐渐改变了原貌,部分水道被覆盖,这里不再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山水园林图了</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末荔湾区有识之士提出了“复建荔枝湾故道”,经过市、区几届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从决策到推进,从人力到财力...;还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市民的理解积极配合......终于我们又看到了美丽如画的新荔枝湾涌,广州城区闹市里重现了这幅岭南水乡风情图</p> <p class="ql-block">黄永玉先生题写的荔枝湾地标</p> <p class="ql-block">荔枝湾涌的一处截污闸,有着泄洪和排放上游污水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荔枝湾文塔又称文笔塔、文昌塔,是广州市中心唯一的文塔。它坐南朝北,为六角两层楼阁式砖塔,攒尖顶,高约13.6米,宝顶为高达2米的陶塑葫芦,似文笔插入云霄,青砖石脚,檐口均设素胎瓦当和滴水,窗花装饰朴实精巧,用白缮土制成,素白高雅,首层门头和二层楼窗顶分别嵌有"南轴"和"云津阁"楷书大字的石刻,关于文塔的建筑年代未见文字记载,有文物专家根据其建筑形制和细部装饰推断它是明代中期至清代初期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荔湾区博物馆--是一间综合性的博物馆,主要展示有《西关藏珍》等以西关家居、生活情态等方面的内容。96年底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涌内建有五座桥。此为龙津桥,与文塔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大戏台--粤剧“私伙局”可在此组局开锣唱戏</p> <p class="ql-block">小画舫斋坐落在荔枝湾涌边,原为西关商人黄诏平及妻子黄子靜旧居。昔日为一船型建筑,连花园约四五百平方米。主楼为“船厅”,约两百平方米,两层木结构,一面临水,周围遍植花草树木。正门位于三连直街,水磨青砖石脚墙壁,大门正中有石刻“小画舫斋”魏体字,乃广东大书法家苏若瑚手笔</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习惯叫旧院名)</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第二十九中学就在涌边</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p> <p class="ql-block">隔涌远眺广州粤剧博物馆--西关是粤剧发源地也是名伶聚居地,在此建立博物馆,可有助促进粤剧的传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小孙子也来这里打卡要帅</p> <p class="ql-block">真的很羡慕在这居住的市民,每天都能享受到美景带给他们的惬意生活</p> <p class="ql-block">说的好!“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p> <p class="ql-block">广州城区闹市中的水乡情怀</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与荔枝湾涌连结。东连上下九商业街,南衔沙面,这里是西关旧址地域。按照“老城市,新活力”的总体要求建设,注入了新时代的城市生活形态,是广州市致力打造的、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代都市生活融合的新城市标杆</p> <p class="ql-block">图中所拍照片暂时是新荔枝湾涌复建的“尽头”[偷笑]荔枝湾涌的建设和治理一直在路上!期待政府继续加快复建和改造步子,旧城改造带给市民的是福音,这些解决民生大事的路子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相信污水和水浸街等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美丽的新荔枝湾涌必定会绽放更多光彩熠熠的闪光点[胜利][胜利][胜利]</p>